◎王 婧 孟禹熙 从菡芝
“客观、公正”是西方媒体声称奉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而“新闻自由”则是其自证不受政治影响的依据,然而在关乎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新闻报道上,众多西方媒体却屡屡失去了应有的公正立场和理性态度, 运用新闻导向将中国卷入充满偏见的舆论中,大小新闻皆可被政治化。本文以2019年10月23日英国媒体爆出的“埃塞克斯郡货车中发现39 具尸体” 新闻事件为导入, 以23日至25日,BBC 和CNN 的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基于批评性话语研究中菲尔克拉夫(N.Fairclough)的三维模式理论框架,对新闻案例进行解读和批评性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不仅是对现实的描述和反映, 而是由社会问题为研究源头,以边缘、弱势群体的问题和困境为研究议题, 将来自权力和资本的力量影响作为批判的对象所进行的研究。 冯.戴伊克(Van Dikj)将改变种族歧视和种种不平等现象视为促进语篇语法发展到批评话语分析的重要因素之一。洛克(T Locke)认为批评话语分析中批评的含义包含三个方面:首先,批评揭示了隐含的意义;其次,批评实践是一种自我反思;其三,批评实践具备社会变革的性质。 三维分析模式(three-dimensional model)是由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菲尔克拉夫提出的,他融合了Foucaul 关于“话语的权力本质”的思想发展出自己的理念,他认为语篇产生于交际过程或话语实践,有生产、传播和接受三个环节,每个环节会收到特定的社会实践条件的影响。 “话语作为社会实践的话语,具有三维概念: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话语的这一性质要求话语分析也是三维的:对语言学进行描述(description),对语篇与话语实践过程之间的关系作出阐释(interpretation),对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之间关系作出解释(explanation)。”因此,批评性话语分析可揭示隐藏于话语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 通过将已内化于语言中的偏见、歧视、歪曲等从分析中抽丝剥茧、逐一剥离,将语言真正的意思公诸于世。
菲尔克拉夫的三维分析模式中的文本分析 (对语言学进行描述),是从词汇、语法、连贯和文本结构四个方面着手逐一分析,包括词汇选择、隐喻、及物性、情态、主体结构、衔接方式等。 而话语实践分析则是指分析文本生产者基于背景、 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等影响因素从而在文本中留下的语言痕迹,话语实践反映了文本和社会实践的关联,可以揭示文本中的偏见、不公正和不合理等。 社会实践分析环节,主要是阐述文本生产者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语境。
本文基于三维分析模式、 运用文本分析, 从词语的适用、措辞方法,语句结构描述语言特征,同时辅以话语实践分析和社会实践分析,结合当前的国际关系、社会语境等对文本进行解释,研究隐藏在新闻报道背后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和误导问题。
2019年10月23日晚,英国独立电视台爆出“警方在一工业园区内,发现了一辆有39 具遗体的货柜车”的新闻,第二天经过BBC 与CNN 的报道, 指明此案件遇害者为中国国籍。 25日,CNN 驻华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将“英国埃塞克斯郡货车39 尸案”和“中国70 周年国庆”相关联,将中国推上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按时间线对BBC和CNN 的相关新闻进行梳理可以得出,BBC 和CNN 将舆论引向中国的节点是10月24日,并于24、25日围绕“中国人如何偷渡? 为何偷渡? ”等话题进行集中报道,25日后因越来越多实证的出现,新闻焦点遂转移。
虽然警方未公布遇难者国籍, 但独立电视台的报道中仍出现了“获悉(learn)死者皆为中国人”。同日,BBC 的全球播报中未出现遇害者国籍信息,CNN 的新闻中虽未言明遇害者国籍, 但文中有关人口贩卖事件回顾时提及了2000年,英国东南部港口多佛发现了58 名中国偷渡者遇害于卡车内。此时的报道中,虽无明确将遇害者和中国国籍关联但已出现端倪:如独立电视台报道中的“learn”,解释为“听到、得知、获悉”,带有道听途说的含义;而CNN 在众多偷渡案回顾中“恰好”选择了2000年中国偷渡客遇害事件。
BBC 刊登标题为 “埃塞克斯郡死亡货车:39 名死者被发现是中国公民”,标题中的“是(were)”以肯定的态度证实遇难者中国国籍的身份, 而据警方证实的措辞是“believed to be Chinese nationals”,“believe”一词意为“相信、认为真实”体现了较强的主观性,而可以省略行为主体的这种被动话语句形式,在新闻中出现“使报道者自身或其代表的权力阶层的意识形态有机会得以隐藏。”文中提及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的推文“怀着沉重的心情”知晓了埃塞克斯郡死亡货车案,正和英国警方密切合作。 从新闻内容来看,警方的措辞带有主观性,是一方之见和未确定性,但标题中的用词却是给读者“证据确凿”的感觉。该新闻一经报道,成为了诸多西媒的引源和效仿, 造成全球舆论哗然的起始正是这篇报道。 同日,BBC 刊登了两篇文章:1. 阿富汗偷渡者贾瓦德·阿米里的回忆文章,标题为“我差点在货柜车里窒息而亡”;2. “敦刻尔克移民都畏惧货车” 。 BBC 的这三篇文章在警方尚在调查取证阶段, 将受众对塞克斯郡死亡货车事件的思路引向“中国人偷渡失败”。
CNN 一篇题为“英国警方称卡车中的39 具尸体为中国国籍”的新闻中写到:“中国国籍:警方称卡车中遇害的8 名女性和31 名男性是中国人。 然而中方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称’尚未能’确认遇害者的国籍”。 这篇新闻的标题和内容口径较为一致,措辞皆适用了“据英国警方称”,既明确遇害者为中国国籍,又标注了消息的出处。耐人寻味的是文中对中英两方意见的不同陈述方式:
句式形成二元对立。 中方的意见紧跟“英国警方”消息之后,且前一句的陈述坚定无疑:“中国国籍:警方称……”,将关键词放在句首、先入为主,后紧跟代表公信度的“警方称……”, 随后用了 “然而 (However)” 一词引出下文。“However”的用来引出与前言相悖的并列语句表转折,这种陈述方式将“英国警方的意见”与“中方意见”对立起来;
措辞激化受众情绪。 对英国警方的陈述显得确定与客观,放佛只是“消息的搬运工”,但在紧随其后,描述中方意见的文字中却出现易引起“抵抗情绪”的词语:“contest ”有争辩;就…提出异议的意思。 同时,英方的消息来源明确指出了警方,而中方却未给出具体消息来源,一个细节的省略却可能给受众带来公信程度的差异。
从句式和词语的分析中可以看出,CNN 使用句式将中英双方的意见对立起来, 先入为主地植入了英国警方的观点,并以指明消息源头、肯定的措词“say 称”、“were 是”营造出一种客观、确定无误的公信力观感。当受众首先接受了“遇难者是中国人”这一观点,之后用“however 然而”形成逻辑转折,再用“contest 争辩”造成一种“狡辩”似的效果,引起受众的抵触、 不信任情绪。 尽管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推文表明中方正在积极配合英国警方调查遇害者身份,但尚未有结果。 但以BBC 和CNN 为代表的西媒已经给39名遇难者冠上了中国籍,中方的声音在新闻中被塑造为“争辩”式的无力辩解,继而被接踵而至对2000年和2004年,中国偷渡客惨死英国的案件回顾给淹没。
25日,BBC 的第一篇和第二篇新闻报道中 “埃塞克斯郡死亡货车:警方开始将39 具尸体搬离现场”和“埃塞克斯郡死亡货车:对39 具尸体进行尸检”,大部分内容关于调查进度的更新, 其中第一篇新闻中平铺直叙地引用了:“警方称相信遇害者为中国人” 以及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的推文。但在第二篇报道中,相同的引用内容,句式却出现变化:“警方仍在审问涉嫌谋杀的卡车司机,相信遇害者是中国人……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说, 已派出一个小组前往埃塞克斯郡, 帮助核实遇害者的身份。 他补充到国籍尚未确定……还有消息称,内政部两年前收到消息称,边境部队在包括珀弗利特在内的东海岸港口存在人员配备问题, 该集装箱载有39 名中国公民。 ” 可以看出此篇报道和上篇CNN新闻使用了相同的技巧,将英国警方的“调查中,仍相信遇害者为中国人”,与中国驻英大使“就此事的工作安排和尚未确定遇害者身份”, 前后陈述形成对比,BBC 的措词与CNN 对比相对缓和,无“露骨的情绪煽动”,对刘大使话语的陈述,使用了“added 补充、添加”一词,起到突出中方强调“尚未确定”的态度。 然而紧随其后,便提及了“两年前收到的关于中国人偷渡的消息”,如此一来,在前有“英国警方称”,后有“英内政部收到的消息”两重“直指和暗示中国国籍”的夹击下,中间的中国官方意见从原本的客观陈述被烘托出一丝“困兽犹斗”的感觉。
BBC 之后的相关新闻是采访、连线类,如电影制片人尼克. 布鲁姆菲尔德, 讲述他记录中国移民偷渡到英国的经历,以及背后黑帮的故事的音频,标题为“中国工人是如何被偷运到英国的? ” ;另有BBC 连线香港时事评论员,讨论中国贫困人口偷渡问题。CNN 其驻中国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例行发布会上向发言人华春莹抛出问题;“你之前提到,为庆祝中国过去7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进步,本月初中方举行了国庆相关活动。 但中国公民却通过这种极端危险的方式离开中国,他们是处于何种动机? 外界应该如何理解? ”,与此同时,CNN 发布题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什么中国人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英国?”。这一阶段BBC 和CNN 的焦点从案件本身转移到了对中国问题的讨论:
借“生命之重”打击异己。BBC 凭从警方处获取的消息,在英国警方尚未官宣、中国大使馆也未核实完毕的情况下,通过前几篇新闻的铺垫和引导, 将埃塞克斯郡死亡货车遇害者定为中国国籍,与中国相关联,并以此案为由展开对中国偷渡、贫困人口等问题的讨论。 CNN 的新闻先陈述23日在英国发现的“埃塞克斯郡死亡货车案”,称此案“引发了全世界的恐惧和反感。对遇害者的身份鲜少有公开披露,但周四(英国)警方称相信遇害者是中国人”。“reveal 透露、揭示”是反映抽象行为的动词,CNN 的字里行间并不是真正关心案件的进展和遇害者, 而是意图借此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案引发了全世界的恐惧和反感,偷渡者是中国人”。
以反问句式讽刺中国。 CNN 驻华记者的提问和新闻标题套路如出一辙,看似是追根溯源的提问,实则是攻击性极强的反问句式:先将“中国取得的成就和进步(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设定为前提,而后以“埃塞克斯郡死亡货车案”中的“中国人”为例证,质疑中国所取得的成就,质疑国民的幸福指数,抨击中国的政治制度。 隐藏在文字中的逻辑是:如果国家好,人们会冒着生命危险离开么?不会,所以“中国不好”,而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渐富裕起来,为何人们还要离开?经济、政治是人们会首先考虑的因素,故而“中国的政治制度”迫使人们冒死离开前往“更为优越的英国”。这套伪逻辑被西媒包装成对“水生火热中悲惨人们”的讨论与人文关怀,实则只是西媒在报道异己时存在的文化偏见,总以自身的政治哲学、经济制度等去衡量,并党同伐异。 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家, 长期以来遭受着西媒的妖魔化和偏见,本次惨案中的数条珍贵生命,在名字和国籍尚未可知的情况下, 便被西媒当成了抨击中国的工具。“人文关怀式的套路”无法掩盖对逝者的漠视与利用,新闻报道后的意识形态与偏见昭然若揭。
BBC 的新闻从“讨论中国贫民、偷渡问题”突然转会案件本身, 发布了一则介绍中方如何确认遇害者是否为中国公民的新闻,此篇“科普”新闻的背景是:中方已经完成所有遇害者的指纹比对,并未在指纹库中寻找到符合的记录,同时越南方面已经出现疑似受害者家属的报警消息。 于是BBC 希望以“中性、科普”新闻挽回之前预判失误的颜面,为即将到来的“打脸”实证,做好缓冲。文中有关中方的措词为“help 帮助,faiely quickly 较快速地”,体现了中方积极配合与高效的努力,相较于之前新闻中所用的“否认、尚未”等词消极的感觉,此篇新闻的遣词造句可谓十分友好。随着新嫌疑犯的抓捕、案情审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越南家庭发现失联的亲人可能在遇害者中,BBC 新闻报道中开始 “自证清白”:“最初,埃塞克斯郡警方在声明中说,他们相信所有39名遇害者都是中国公民。 不过,BBC 现在了解到,有些人可能来自越南”,新闻中用加粗的文字标注了“埃塞克斯郡警方在声明中说”言下之意“是警方误导了大家”。 CNN 如法炮制,将误认的“锅”丢给了英国警方。两家媒体之后的报道开始转向越南遇害者家庭和更多案件进展,不再提及中国,仿佛以此事件“抨击中国”的事情从未发生。
“埃塞克斯郡货车39 尸案”关于中国的误报和新闻导向, 再一次暴露了西媒的新闻报道并非完全是 “客观”与“公正”的,其所标榜的“用最接近于真实情况的报道,帮助受众获取事实或真相。 不以自身的意识、意志、情感改变对事实的报道,不有意加工、改造对事实的报道,更不能歪曲事实、黑白颠倒”只是乌托邦式的理念,西方各类压力集团、政治观念、利益最大化动机等因素渗透进媒体集团,影响着其对新闻的处理。在现有国际关系中,西方运用包括媒体在内的一切力量, 希望维持与发展中国家和相对落后的国家的强弱关系,并利用差距保持资本累积的现有顺差,所以基于跨国资本的利益考量,西媒的传播中自带意识形态。西方因政治制度迥异, 对中国的报道长期以来都有 “妖魔化”、“贴标签”、“刻板印象”等一系列问题,而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更是让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如坐针毡,通过各种方式抑制中国的发展,而通过国际舆论抨击中国,如本次借“偷渡惨案”制造新闻舆论攻击中国,也是一些西媒的惯用手段。 面对这些恶意中伤、在长期被西媒“带节奏”的国际舆论场中,中国应有所警醒和采取有效的反击。
学者赵月枝曾建言“中国在国际意识形态场域要敢于说话……中国媒体在重大意识形态问题上往往不敢鲜明发言,不是唯西方舆论马首是瞻,就是主动退让或沉默……中国如果不希望自己用于’软实力’建设的投入落得’打水漂’的结局, 中国媒体就必须在国际意识形态场域有自己的立场……要超越国家利益的话语,以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话语在世界舆论场上赢得道义制高点”。 ] 在此次西媒制造新闻舆论的事件中,中国的进步显著,首先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面对CNN 记者居心叵测的提问,给出了有力而不失人道主义关怀的答复,体现了中国外交发言人对国际舆论场“游戏规则”的掌握,应对西方媒体愈发游刃有余。其次,中国媒体于25号纷纷迅速反应,对西媒扭曲事实、误导舆论的行为予以回击, 从国内舆论来看中国受众的媒介素养普遍提高, 对西媒的新闻偏见有所警觉。 但这场由西媒自己创造的、揭露其客观、公正外衣、警示受众的机会却未能成功从国内舆论场蔓延到国际舆论场,虽有CGTN 于27号发布的“CNN 应该停止将英国卡车死亡事件政治化”一文,但通过对境外社交媒体的相关议题浏览时发现, 真相的声音仍然太小,西媒对议程设置的运用得心应手,国际受众的关注点被迅速转移。
现有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 西媒以强势地位和对多数媒体资源的占有,在国际舆论场中搅弄风云。本文基于批评性话语分析对CNN、BBC 关于“英国货车39 尸案”的涉华新闻进行剖析,揭露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偏见及意识形态,增加对西媒传播技巧和策略的了解, 有助于中国在未来的国际舆论场中能够更为及时、有效地应对危机、逐步改变发展中国家不平等话语权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