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6-14 08:04王芳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偏瘫脑梗死程序

王芳

(新乡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新乡 453000)

脑梗死作为神经内科常见脑血管疾病,多伴有头晕、眼花、肢体麻木、偏瘫等多种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梗死后偏瘫是脑梗死常见后遗症及主要致残因素,临床以半身不遂、意识模糊、运动障碍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预后康复,因此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从心理、生理、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十分必要[1]。护理程序是指护理人员运用系统化措施实施连续性、计划性、全面整体护理的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护理模式,以满足患者身心需求,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为目标[2]。本研究探讨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 43~64岁,平均(52 23±2 81)岁;偏瘫部位左侧16例,右侧23例,双侧4例。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42~63岁,平均(50 42±4 03)岁;偏瘫部位左侧15例,右侧24例,双侧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偏瘫部位等一般资料均衡可比(均P>0 05)。患者及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新乡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确认符合《第五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简介》[3]中拟定的脑梗死后偏瘫相关诊断标准,且经头颅MRI、CT等检查确诊。排除标准:椎基底动脉脑卒中、昏迷及伴有精神系统疾病者。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依照规定进行病情监测、康复训练、病房管理等。

1.3.2观察组 接受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护理程序主要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5部分,对其进行整体护理干预。(1)评估。收集患者职业、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成员、疾病治疗及现阶段所处状况、精神及情绪状态、饮食爱好等相关信息。(2)诊断。通过望、叩、触、嗅、听等方法及临床相关检查报告,找出患者现存潜在可能的健康问题,如生活作息习惯不好、无法坚持康复锻炼、情绪低落悲观等。(3)计划。以轻、重、缓、急为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展开护理工作,首先从患者用药、康复运动、精神情绪等方面进行干预,其次从饮食、日常娱乐、户外活动等方面干预。(4)实施。若患者用药依从性差,应详细讲解疾病原因、危害及严重程度,并说明按时按量用药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对于能按要求进行康复运动者,应给予鼓励表扬,对于无法坚持锻炼或思想上不重视者,应给予健康教育,使其意识到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从思想、行动上重视康复锻炼;对情绪低落、悲观消极者,采用鼓励、转移、家属陪伴等方式解决。在以上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从饮食、增加户外活动等方面进一步增强患者抵抗能力,促使疾病恢复。(5)评价。护理工作实施一阶段后,通过组织护理查房、护理会诊等方法,找出并解决护理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1.4 观察指标(1)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量表(the 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SF-36)[4]从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等方面评估两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负面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 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干预前后负面情绪,最高100分,最低0分,分值越高,抑郁、焦虑情绪越严重。(3)护理满意度:干预后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效率、护理责任心、护理质量等方面,得分范围为0~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 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SF-36、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干预前后各项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各项评分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活质量干预后,两组SF-36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 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 P<0 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 P<0 05;SF-36—健康状况调查量表。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总体健康对照组43干预前 50.78±5.38 56.76±5.37 61.84±4.96 53.24±4.62干预后 61.62±5.34a 64.45±5.76a 71.27±5.42a 63.40±5.78a观察组 43干预前 50.53±5.24 55.22±5.34 60.27±5.15 52.72±4.33干预后 69.54±5.06ab 76.78±6.67ab 79.66±6.45ab 73.65±6.47ab

2.2 负面情绪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 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a P<0 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b P<0 05;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

组别 例数 SDS评分SA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3 62.83±5.93 46.21±5.45a 62.16±5.84 45.35±5.21干预前 干预后a观察组 43 61.17±6.24 39.45±4.73ab 63.87±6.14 38.14±4.64ab

2.3 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1 48±6 92)分,高于对照组的(82 41±5 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 568,P<0 001)。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由血管壁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液成分改变等因素引起,且与缺乏体育锻炼、饮食不当、吸烟、过度精神紧张、压抑等因素相关。近些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加剧,脑梗死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得以幸存,其中65%~82%患者可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5]。脑梗死后偏瘫需要较长时间的恢复期,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就显得十分必要。

整体护理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可确保护理干预有计划、持续、无缝隙的实施,同时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护理[6]。本研究将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通过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步骤对患者实施护理。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地收集患者相关信息,可为护理诊断和计划提供依据;护理诊断可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方面反映患者现有潜在可能的健康问题;护理计划的制定可依据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及重要性排出护理主次,确定护理重点;通过健康教育、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康复锻炼等方式实施护理,可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确保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完整性;评价可将患者的健康现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促使预期目标实现,确保护理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将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提示将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实施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死程序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凝血相关检测指标在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给Windows添加程序快速切换栏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