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生社团研究综述

2020-06-12 11:36杨芳芳
新丝路(下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学生活动学生社团

摘 要:国外社团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对青少年教育培养及服务社会、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通过对国外学生社团发展的大致脉络进行梳理,从含义、性质、范围等方面界定国内外学生社团的差异,有助于认识和全面了解学生社团,澄清学生社团的教育价值,丰富现有的关于学生生活、学生活动的理论研究成果,为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学生社团;学生活动;学生组织

一、社团定义

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念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指高校学生在课余组建的所有学生组织,包括高校学生会、各学生兴趣爱好小组、各学生学术课题小组等都涵盖在内;而狭义上是指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学生社团,即学生在课余组织建的“兴趣群体”,它是大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在自愿基础上自由结成的,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的,主要由在校学生参与的群众性组织。高校学生社团打破年级、专业甚至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他们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本文界定的学生社团是广义的学生社团概念。

二、国外社团研究

“学生社团”英文可译为“student club”,“student society”或“student association”。在我国台湾地区和日本,倾向于使用“student club”一词。如日本认为学生社团(或称俱乐部)一般是指:“根据共同兴趣而结合的团体,进行互相协同的定期聚会。”[1]美国也倾向于使用“student club”一词,但在他们看来,诸如管乐队、合唱团、戏剧社、辩论社都不属于club的范围,而属于“学生活动”。可见,国外“student club”所涵盖范围却明显小于我国的界定。有关学生社团的研究,根据关键词学生社团(student societies or student clubs)文獻检索结果,国外研究明显少于国内的研究且寥寥无几,发表时间较早且集中于20世纪六十年代,主要是对国外学生社团的介绍和高校层面的比较研究。

1.欧洲社团

学生社团的发端可追溯至课外活动。起初,学生社团是作为课外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而存在。课外活动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斯巴达和雅典学校开展的各种体育运动活动,而同时期的雅典也产生学生政府组织。中世纪的欧洲以及18世纪晚期英国的大学和学校里也有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以“学生治校”为特点的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为中世纪欧洲学生社团的产生开创了先河。此后,学生社团逐渐成为了学生在学习以外进行文化体育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

2.美国社团

美国是一个崇尚组织社团的国家,其社团组织可追溯到殖民地时期。美国最早的学生社团以联谊会形式出现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强调高等教育要培养完整学生,提出“学生人事服务”和“服务学生”的理念。尤其是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受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影响,学生社团得以蓬勃发展。作为学生课外活动有效载体的学生社团,沿袭并完善了社会上社团组织建设方式,逐步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文献检索情况,目前美国对于学生社团的研究呈现出细化和分化的趋势。有对学术类俱乐部的专题探讨、针对个别对象的专题研究,但专著、期刊较少,可见目前学生社团在美国的研究并没有成为一个热点,主要基于学生社团地位在美国学校已发展成为不可或缺且不容置喙,对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已很少受到异议。

美国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有关学生社团的的专业书籍,将班级或学生组织统一纳入“课外活动”或”学生活动”范畴,并将社团活动作为学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美国习惯于将所有以学生为主体自行组织的活动统称为学生活动。这里的“学生活动”不仅是学生社团活动,还包括以学生会以及班级为主体开展的各类活动。在他们看来,学生社团、学生会、班级活动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一点与我国的理解有所不同,我国一般将学生会、学生社团定义为性质不同的学生组织,在管理方式、工作内容存在差异。

美国学校的学生社团分类与中国有所不同,如哈佛大学的学生社团大致分为五大类:一是信仰型社团,如共和党员俱乐部(Republican Club),巴基斯坦团结委员会(Palestine Solidarity Committee);二是专业学术型社团,如化学俱乐部(Chemistry Club);三是艺术类学生社团,如Hrvard-Radcliffe管弦乐队、魔术协会(Magic society);四是服务型社团,如红十字(American Red Cross);五是地域性社团,这类社团数量最多,如以中国留学生为主体建立的社团,除六个泛亚洲协会外,还有中国学生联合会(Chinese Student Association)、香港社(HongKong Society)、台湾文化社(Taiwanese Cultural Society)等。

3.日本俱乐部

在日本,学校的俱乐部活动已有较长的发展历史,自明治时代已开始。它是课外自发的、自主的活动,由具有共同兴趣、共同要求的感情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通过活动结交知心朋友,培育个人兴趣和情操。这一活动宗旨延续至今。约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日本中学里出现了全体学生必须参加的“必修俱乐部”,并列入学校教育课程。为示区别,过去的课外俱乐部改称为“部活动”。此后,学校就存在两种类型的俱乐部。俱乐部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来班级的界限,促进了跨班级、跨年级之间的同学交往。

4.德国学生组织

德国的学生联合委员会(Allgemeinen Studierenden Ausschuss,AStA)是由学生议会选举出来的联合委员会,对内和对外代表所有学生的权益,负责学校一级的日常学生工作。它为学生提供一些服务,如提供租房信息、办理国际学生证、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等。各系学生会(Fachschaft)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负责新生欢迎活动、教学评价、研讨小组等。针对留学生组建的学者联合会,主要提供生活、学习和工作上的帮助,定期组织文体活动,如迎新活动,春节及中秋的联谊活动等,以丰富会员的业余生活。举办学术活动、讲演、讲座、讨论会即展览促进培训及教育事业;组建足球协会、篮球协会、羽毛球协会等,支持在德国高校体育的范围内的体育活动学术活动,并为相关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帮助。同时不断扩大横向交流,举办展览、讲座介绍和弘扬本国文化,依法维护和争取学生合法权益。

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国外的学生社团与学生联合委员会、学生会等学生组织被认为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学生活动,对学生社团的研究可追溯到对学生课外活动或学生活动的研究和探讨上,二者并无本质区别。而我国一般把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同属校团委领导下并列的学生组织,集中体现在管理方式不同,学生社团以“兴趣”为纽带“自治性”的群众组织,学生会则是兼有“自治”和“他治”的特点。再者国内认为学生社团和学生课外活动,两者并不完全是替代和发展延伸的关系。在课外活动存在的背景下,一定的时期内也出现了学生社团组织。可以说学生社团是课外活动组织的其中一种形式,而不是简单的彼此包含关系。

参考文献:

[1][日]麦岛文夫等编,刘平译.中学生与生活,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111页

[2]kimballwilles(1963),The Changing Curriculum of the American High School,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Inc.p.201

作者简介:

杨芳芳(1989--)女,云南腾冲人,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学生工作处,助教。

猜你喜欢
学生活动学生社团
创设有效的低段阅读教学课堂活动
当前医学类院校学生社团发展中的难题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学生社团管理模式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教科书中学生活动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功能分析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对教学的影响
医学院校将专业教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