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0-06-11 00:43赖冠梅
教师·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品课堂教学策略

赖冠梅

摘 要: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相关的时事“大事件”是小学思品课堂教学中的鲜活教材,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师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是高质量地开展小学思品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新时代思品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的主要意义,然后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用好网络资源,让网络与课堂“连起来”;用好社区资源,让学生从教室“走出来”;创设形式多样的思品活动,让课堂与学生“活起来”。

关键词:“大事件”;思品课堂;教学策略

中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统一,落实新时代思品课改革的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品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极具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时事“大事件”是思品课中的鲜活教材,将这些“大事件”融入小学生的思品“小课堂”,对提高小学思品课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的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时事“大事件”是社会“大课堂”的主旋律,具有传播性强、覆盖面广、易于接受的特点,不仅能够及时给予学生最鲜活的思想滋养,丰富思品课的教学内容,还能创新思品课的教学手段,有效活跃思品课的课堂氛围。因此,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是落实新时代思品课改革要求的重要途径。

笔者从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总结发现,在传统的思政教学中,教材不仅很难及时地跟上时代的发展需求,也很难全面地展现时代的发展面貌。特別是小学思品教材内容的设置,通常更多地集中在学生的品行塑造及对经典历史事件的认知,而较少关注国内外时事,对小学生来讲,普遍缺乏新鲜感。如果教师照本宣科,课堂就会显得枯燥乏味,教学的针对性就无从谈起。每天电视新闻里播报的时事内容(即本文所称的“大事件”)与教材中的素材相比,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对小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激励作用更强,可以及时有效地弥补教材内容乏味的不足。

因此,小学思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教材的基本观点、基本精神,又要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地创新,把时事“大事件”有机融入思品课堂,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热点问题,提升对社会的关注度和关心度,提高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思品教学的质量和立德树人的实效。

二、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的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小学思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都有了新的发展,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思品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一教学特点使得思品课程的教学环境更加开放自由、充满活力,也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与发展空间。基于此,教师采用“用好网络资源”“用好社区资源”“师生协同设计活动”等教学策略,可逐步将时事“大事件”融入品德“小课堂”教学中,提高思品教学的有效性。

(一)用好网络资源,让网络与课堂“连起来”

任何时代都有时事“大事件”,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表现形式及传播方式的不同。在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今天,媒体深度融合,网络高度发达,为时事“大事件”进课堂提供了海量的时事资讯和方便快捷的途径。教师要真正把时事“大事件”引入思品“小课堂”,光有教学热情还不够,光靠“三寸不烂之舌”还不行,必须用好网络资源,做一名热衷于搜寻网络课程资源且善于从中“淘宝”的能手,实现网络与思品课堂的有效连接。

例如,教师在讲授让学生难以理解的“两会”相关教学内容时,便及时上网链接“两会”召开的相关讯息,适时从网络资源中获取授课材料。教师先通过PPT为学生展示“两会”现场的各种图片,播放人大代表走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以及政协委员监督执行的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及时地设问:“人大代表是谁选出来的?选举的方式有哪些?代表反映的是谁的意见?政协委员又是怎样产生的?具有哪些职责?”并对以上知识进行有效的普及。学生通过网络链接的内容,不仅直观地了解了“两会”的相关情况,还从这些材料中获取了更多的时事政治知识,如“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一带一路”建设决策、实现祖国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具体做法等。教师通过网络链接开展思品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得更直观,掌握得更具体,理解得更透彻。

(二)用好社区资源,让学生从教室“走出来”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大多是局限在小小的教室里,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教学形式较为单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思品课“活”了起来,拥有了更多的生机活力与发展空间。同时,“新生”的思品课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的授课目的不能只停留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上,还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并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此,教师在教授思品课时,不仅将授课地点选在教室,还会根据教学需要,及时调整授课场地,将授课地点选在社区的集市、红色教育基地等。如在讲授“我的家乡在广州”一课时,教师先介绍了广州的名人、美景与美食,让学生充分了解广州;紧接着,带领学生前往中山纪念堂,引导学生了解中山纪念堂及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事迹,感受他的爱国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获得了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思想认知,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教师将“大事件”的教学场地转移到社区中,将“大事件”的教学方式转变为社会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提升了学生对“大事件”的真切认知,从而更加明确了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并将思想认识付诸行动。

(三)师生协同设计活动,让课堂与学生“活起来”

小学思品新编教材改变了以往大量空洞枯燥的理论展示,利用形式多样的思品活动来展示系统的理论知识,从而得出教学结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和发挥思品活动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以及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大作用。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协同设计出四种课堂活动形式,旨在提高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的教学效益。

一是开展课堂“发布会”。在思品课前的三至五分钟,教师指定学生以“记者”的身份报道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具体内容由“记者”自行决定,可以是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卫生、科技等方面的时事。在“大事件”内容发布后,教师做简要评论。这种“发布会”每周举行两次,每次发布近三天的重要新闻,如此,能较好地体现了时事教育的及时性和经常性。学生为了准备“发布会”,通常需要在课余时间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时事“大事件”,这不仅有利于他们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也有利于其观察、分析、归纳、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二是开展课堂“演讲会”。教师利用思品课后的短暂时间,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作用,围绕某一“大事件”展开演讲,以表达自己对这一“大事件”的想法与情感。这种教学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加深了学生对学习主题的理解,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讲授六年级“公民意味着什么”一课中,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对“公民”的理解,进行自由式演讲。有的学生结合电影《战狼》讲到“把中国公民接回家”时,不仅使在场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而且使学生对“公民”一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三是开展课堂“讨论会”。 教师营造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针对某个教学内容或时事“大事件”,开展“讨论会”,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好地将知识和生活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将自己内化了的知识与他人交流分享,从而提升“大事件”的辐射力与渗透性。如在讲授“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小型讨论会,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举例分析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重要性。通过组织这次讨论交流会,学生对人身权利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让学生懂得了维护个人尊严的重要性。

四是开展课堂“辩论会”。教师将辩论会引入课堂,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从而产生学习各类知识的强烈动机。同样,开展时事“大事件”相关主题辩论会,能够帮助学生明白“社会是真正的学校”的道理,提升他们对社会时事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如在讲授“学会沟通交流”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分为正反两方,围绕“是面对面沟通好还是手机微信沟通好”这一辩论主题展开现场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踊跃参与,思想活跃,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陈述辩词,从而对正确的沟通方式有了更深的理解。开展课堂辩论会,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也使学生对沟通模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思考。

以上四种课堂教学活动均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学生全程参与活动设计、实施及评价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解决具体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及思品课堂的活跃度。课堂授课方式的调整,使时事“大事件”更加生活化,使思品课更受欢迎。

总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用好网络课程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区;师生协同设计思品课的课堂活动等是将时事“大事件”融入思品“小课堂”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在此基础上创新与发展,才能真正提高小学思品课的教学质量,才能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吴 译.德育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3]孙淑珍.浅谈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方法[J].华章,2010(6):134.

[4]邹留根.基于人才培养的初中思品课时事教育的实施策略[J].成才之路,2014(29):9.

猜你喜欢
思品课堂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培养初中学生思品课堂学习兴趣的经验与思考
思品课堂怎样不让学生“跑龙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