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军
摘 要: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是学生进行思维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教语文,依托文本,找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把读写训练切实有效地融入阅读教学,巧妙地引导学生表情达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积累;拓展;迁移;倾听;读写结合;指导策略
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语文能力,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很多互通之处,关联密切。因此,借助阅读来巧妙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是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巧积累——扩写
好词佳句不仅能给文章添砖加瓦,更能在文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低年级学生虽然早就学会了说话,但无法把话说得准确生动,所以就要让他们大量接触规范的语言文字作品,感受其中的精彩,丰富表达的词汇量。低年级的课文语言生动、优美,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词汇。尽管低年级学生还没能力去欣赏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但要求他熟读成诵并不困难。在熟读过程中,教师适当点拨重点词语,并让学生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棉花姑娘》一课的第六自然段时,笔者先让学生读第六自然段,找出形容棉花姑娘特别美的词语。学生们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找出“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接着通过创设语境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再抛出问题:“如果老师把碧绿碧绿的叶子换成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换成雪白的棉花可以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体会不同词语的表达效果。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还见过碧绿碧绿的和雪白雪白的什么。学生回答:碧绿的草地,碧绿碧绿的禾苗……学生一下子说出了许多词。之后,笔者还引导学生说说还有哪些描写颜色的ABAB式的词语,他们能根据上面的形式模仿着说出来;课后,還要求学生记忆背诵这些词。这样,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一见到这样的场景,脑中就会立即浮现出这些词语,同时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了语言材料。这样的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有效地加强了文字与生活的联系。
二、设拓展——续写
编写故事也是读写结合的重要手法之一。它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创造出新奇的结果。在教学中,一些课文的结尾处往往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让学生意犹未尽。教师就要抓住这个训练点,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拓展续写。例如,在教学《蜘蛛开店》一课时,课文的结尾写道:“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笔者抓住了句中的“竟”字来引导学生:“蜘蛛赚到了钱吗?他的心里会怎么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试着编一编吧。”有的学生写蜘蛛害怕得逃回网上,继续过以前的日子;更多的学生写蜘蛛继续开店,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与经历,进行续写练习。
又如,在教学《一分钟》一课后,学生能从主人公沮丧、后悔的心情中领悟到要珍惜时间,但个别学生却愁眉不解,看到了似曾相识的一幕。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地问:“经历了这一次迟到,明天早上,元元又会怎么做呢?”此时,学生都朝着元元如何珍惜时间的方面去写。这一次借助阅读情境来续写故事,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深了学生对珍惜时间的重要性的理解。这样合情合理的续写练习是对课堂的延伸,是思维的碰撞,是想象的展开,是读写的锻炼。
三、善迁移——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儿童天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模仿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的可仿写之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经典词句段进行仿写。这样,他们在仿写时有了参照物,有了写作的“指明灯”,就能激发写作的兴趣,打开写作的思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句式仿写。一年级的语文教材藏着一个个优美的句子,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仿写。一方面,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另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笔者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荷叶有什么特点,学生一下子就说出“圆圆的”“绿绿的”;接着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示苹果、香蕉等图片,让学生模仿文中描写荷叶的词句,说一说苹果、香蕉的特点。学生回答说:“苹果大大的,红红的”“香蕉弯弯的,黄黄的”。学生竟能一下子抓住苹果和香蕉的形状与颜色,并运用了叠词,真是“润物细无声”啊!这样的训练,既是对文中句式的仿写,又是对叠词的应用,同时延伸了故事的画面情景,一石三鸟,何乐而不为?又如,低年级课文中常会出现“一……就……”“……像……”等句式,通过对各种句式的练习,能让学生的语句表达更通顺。
结构仿写。低年级学生对段、篇的结构非常模糊,在教学中不作强调,但我们可以借教材中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引导学生进行结构仿写。如在《荷叶圆圆》一课中,第2到第5自然段的构段方式相同,都是“荷叶是我的( )”的比喻句式,让我们了解荷叶的特点和作用;然后,写小伙伴们在荷叶下做了什么。在教完这一部分内容后,笔者根据构段方式,问学生:“还有哪些小伙伴把荷叶当成了什么,他们又在荷叶下做什么?”这一小小的举动,既让学生学习了课文,又让学生练习了写作。
片段仿写。在教学中,如果遇到优美的课文片段,教师就要抓住片段的独特之处,把握好学生说话的训练点,让学生进行仿写。例如,在教学《彩虹桥》一课时,各个自然段的构思巧妙,想象力丰富,而且每一段都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笔者在品读课文后,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第1到第4自然段,说说发现了什么。大部分学生通过刚才的学习都能发现,这几段是用问句串起来的,特别是每段的第2句,都是用“如果……不就……”句型构成的反问,且句中也抓住了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如果有这样的一座桥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说什么?为什么这样说?”经过短暂的思考,第一个学生说:“妈妈,那挂在窗前的风铃呢?如果我带着它走到桥上,把风铃一摇,那不就是一首动听的歌吗?你每天晚上听着它入睡,高兴吗?”接着,第二个学生、第三个学生都纷纷举手发言。有的从生活用品上说,有的从交通工具上来说,一个个畅所欲言,这既达到了仿写的效果,也让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勤倾听—促写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而新课改针对低年级学生“听”的能力提出了培养要求——通过倾听能力的训练,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听”的训练。教师可以结合“阅读与鉴赏”中的内容来训练学生们的倾听能力,让学生一边倾听“阅读与鉴赏”中的内容,思考文中的中心思想,一边简明扼要地加以记忆。由于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声音信息在大脑里存留的时间较为短暂,因此,教师还要让学生在倾听活动中通过快速的思维活动来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记忆,进而提升学生在倾听过程中的注意力。另外,教师可以在朗读教材时,有意识地加强一些重点问题、重点语句的重音或放慢节奏,让学生可以在倾听过程中不断被强化“记忆”,使之能有效地对相关问题、语句进行思考和记忆。例如,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先强调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要“听”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并将它们表达出来。此时,学生按照教师给的“线索”,在听的过程中去仔细找出不同的景色,从而在思索中抓住“雷雨的特点”,最终提高自己的倾听能力。
“答”的训练。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学情等创设不同的问题;并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们结合在课堂上所“听”到的内容进行一对一的回答或抢答。这类回答或抢答训练,往往可以促使学生更集中注意力去“听”,使之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养成倾听的习惯。例如,在《父亲和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事先不要提示学生,而是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对要提问之处,加重音量(暗中提示);朗读结束后,教师再进行提问:“父亲用鼻子闻了又闻后,他说什么了?”“鸟最快乐的时刻是哪一时刻呢?”“父亲为什么不是猎人呢?”小學生的回答可能并不准确,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教师要让他们注意倾听。此时,教师则应借势引导学生们要在倾听的过程中,主动去思考问题,找出文中的重点。
“听”“辩”训练。如果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听”而没有“辩”,则达不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目的,因为那只是一种“填鸭式”的“听”。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还要训练学生“辩”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朗读时故意读错一个字或一个词,让学生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去“辩”,去找出读错之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各组学生对此篇课文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在小组的交流中去分析、探究;再将各小组不同的分析结果集中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分析,进而达到“辩”的目的。“听”“辩”的训练,既可以让学生们在“听”中思“辩”,还能促使学生在“辩”中去“听”,进而达到了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倾听能力训练的目的。例如,在《山行》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朗读“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时,通过分析“深”与“生”的差别,来训练学生的“听力”与“辨识能力”,进而训练学生“倾听”的专注性,提高其倾听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通过多种训练方法与途径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小学生倾听能力的训练,使之在提高倾听能力的同时,增强语文学习的效果,促进“说”“读”“写”能力的全面提升。
总之,教材的丰富性决定了读写结合训练的多样性。它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教材,善于挖掘文中的训练点,坚持读写训练的有机结合。这既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素材,习得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从而达到“雁过无声应留痕”的效果;也让阅读与写作和谐发展,成为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陈清勇.浅析低年级读写结合训练方式[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刊),2014(1):14.
[2]管言春.语文教学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B版,2014(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