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贵州是中国9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实施农村扶贫攻坚战略的地区。在城镇化率不断加快,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的情况下,在贵州少数民族乡村一味推行传统产业扶贫政策并不是最佳的选择。贵州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引入地方民族文化艺术作为一种新增生产要素,规划好文化艺术扶贫路径,以促使扶贫政策更好地和贵州少数民族乡村的生产力特点相结合,更有效地帮助当地居民实现其劳动价值,使他们从根本上摆脱贫困。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艺术 扶贫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9-0170-04
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标志着我国实施农村扶贫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了关键阶段。贵州是中国9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对象,近年来,中央和本地政府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强化推行文化艺术扶贫路径,建立了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打造了一批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了一批民族特色产品,这一方面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是为物质意义上的扶贫,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又促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政府和企业在受益驱动机制下日益注重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开发和利用,使曾经一度衰落的民族文化艺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是为精神文化意义上的扶贫。
如何从根本上消除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现代社会中,导致贫困的根源在于贫困人口难以有效地实现其劳动价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认为:贫困的真正含义是贫困人口创造收入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缺少获取正常劳动生活的能力。当前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农村扶贫战略的一个关键,就在于能否因地制宜地选择好扶贫路径,帮助当地贫困人口最大化地实现劳动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贵州少数民族贫困乡村掀起了一股外出务工潮,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留守在农村的人员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是当代社会典型的弱势群体,也是扶贫战略中最需要攻坚的对象,如何让他们有效地实现自身劳动的经济价值是当前农村扶贫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基于生產要素论的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扶贫政策分析
生产要素论是一种经典的价值决定论,该理论最初把劳动力、土地和资本作为创造价值的三大要素,后来随着认识的发展,该理论又加入了技术、组织管理、信息等参与价值创造的新要素。根据生产要素理论的观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应该按照自身的要素禀赋特征来安排产业结构,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从而在社会分工中实现劳动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贵州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平原的山地省份,也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农业土地资源有限,文化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生产资金不足,技术缺乏是贵州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从传统生产要素论的角度分析,贵州少数民族乡村属于经济发展要素禀赋较差的地区。目前在贵州实施的扶贫政策主要是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扶持、市场扶持来改变生产要素匮乏的现状,努力开发产业扶贫的道路。这些扶贫政策在推动贵州少数民族乡村居民增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个明显的误区,这就是没有充分重视当地的人口结构和生产力特点。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贵州少数民族乡村青壮劳动力流失情况日益严重,这给当地后续的扶贫攻坚带来了诸多难题。在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失的情况下,扶贫政策中的资金扶持、技术扶持很难找到最佳的切合点。由于劳动力不足,一些乡村发放的扶贫资金难以转化为生产性资金,一些优良的生产技术难以得到推广应用。由于贵州少数民族乡村的留守人员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的生产力特点决定了一味推行种植、养殖、初加工等传统产业扶贫政策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例如:贵州乌蒙山区是少数民族连片贫困地区,国家在该地区重点实施了产业扶贫政策,建立了优质烤烟生产基地、脱毒马铃薯标准化基地、人工改良生态草场、经果林基地、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双低”油菜产业化基地。但是,由于该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情况比较严重,本地留守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都相对不足,导致该地区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的产销明显缺乏市场竞争力,传统产业扶贫政策面临强烈的劳动力瓶颈效应。
为了促使扶贫政策能够更好地和贵州少数民族乡村留守人员的生产力特点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当地居民劳动的社会经济价值,现有的扶贫政策还需要新的思路,应当从传统的种植、养殖等产业扶贫向文化艺术产业扶贫之路扩展。
二、国外文化艺术扶贫经验的借鉴
在 2010年~2013年联合国发表的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决议中,明确了文化对于消除贫困的重要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是不发达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文化论坛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发表了“杭州宣言”“巴里宣言”和“弗罗伦萨宣言”,再次强调了文化对于减贫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等国际机构也都积极参与到文化减贫的工作中。
日本是开展文化艺术扶贫活动时间较早且成效显著的国家,大分县“一村一品”文化运动是日本文化艺术扶贫活动的典型代表。20世纪80年代,大分县是日本一个典型的落后、贫困的地区,当地政府开展了著名的“一村一品”扶贫运动,鼓励各乡村挖掘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把地方文化艺术与特色旅游项目、特色农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打造各个乡村的特色产品品牌。“一村一品”运动不仅推动了大分县的经济发展,使当地居民的收入得以大幅提升,还有力地保护了当地濒临消亡的民间艺术和历史文化遗产。
韩国在文化扶贫中特别注重开展文化建设和文化艺术教育活动,在2009年~2011年实施了农村新文化空间建设项目,该项目通过对农村文化设施的一系列改造与合理利用,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艺术文化素养,实现了文化艺术的空间化、文化艺术的资源化,促进了有形文化设施与无形文化艺术资产的高效开发,在对农村居民实施精神文化扶贫的同时,也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南非于2011年实施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利用非洲多元文化艺术资源开展产业扶贫活动。该扶贫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建立文化创意孵化器,大力培育文化艺术创意企业,增加贫困人口的就业率。其次,设立国家艺术银行,为贫困地区各类艺术品的展示和租售提供资金帮助。第三,南非政府对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并利用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举办了国家艺术节、开普顿国际音乐节、喀拉哈里沙漠节等大型文化艺术展演活动。南非文化创意产业战略刺激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大量接受文化教育和就业的机会[1]。
以上国家实施的文化艺术扶贫战略对于现今贵州少数民族贫困乡村的扶贫政策具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在青壮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的背景下,应当总结好目前扶贫工作中凸现的留守贫困人员参与程度低,财政扶贫资金使用准确率不高,传统产业扶贫项目发展缓慢等问题。应当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合理调整扶贫投入结构,加大文化艺术扶贫政策支持力度,做好贵州少数民族乡村的扶贫攻坚工作。
三、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文化艺术的生产要素禀赋分析
生产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地区发展产业经济所具有的独特资源条件,也可称之为资源禀赋,它主要由资源的特色和资源的数量所决定。传统的资源禀赋是指可以产出物质产品的各种资源条件,在现代社会经济中人们不仅需要各种物质产品,更需要大量的精神产品,或者说文化艺术产品。就贵州少数民族乡村留守人口结构和生产力特点而言,在物质产品的生产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在提供地方民族文化艺术产品方面却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优势,有很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如前所述,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当地人民在相对原始和封闭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保留了纯朴的民俗民风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
在民族音乐方面,贵州地方民族的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在许多少数民族村寨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歌善舞,其中苗族飞歌、侗族大歌、布依族“浪哨”情歌、黔东南山歌、花灯戏、傩戏等民族歌舞早已蜚声海内外,侗族大歌更是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民族歌舞和戏剧艺术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其中一些节目被搬上了“多彩贵州”“西江苗寨艺术节”等大型文艺旅游活动的舞台,部分参演者就是来自贵州各个民族地区的乡民。
在民俗民居方面,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具有很强的多样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例如:黔东南苗族依山而建,气象万千的吊脚楼,黔东南侗族极具艺术魅力的风雨楼、鼓楼,黔西布依族朴素简洁,装饰考究的石板房,安顺地区独具古代西南边陲战争文化内涵的屯堡,乌蒙山区彝族规模宏大的土司庄园等等。这些民居建筑集合了贵州各民族独特的建筑文化艺术,在居住实用性与民族建筑美学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目前围绕贵州特色民居为主题的旅游业正在日益蓬勃地发展,许多县乡开发建设了一批特色古镇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截止到2017年,国家民委已批准贵州挂牌命名213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贵州省已自行审批命名514个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目前贵州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一位。在贵州特色民居主题旅游中,一些贵州民俗民风体验游活动也得以开展,苗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等各个民族的节日、婚嫁、祭祀活动已作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被开发和利用。
在民族手工艺品方面,贵州喀斯特地区手工艺品是贵州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子项目,也是贵州开发民族手工艺资源的一张重要名片。喀斯特地区手工艺遗产主要包括苗族刺绣、蜡染、银饰、苗族乐器、布依族蜡染、簸箕画、安顺傩戏和地戏面具、牛角梳、水族马尾绣等。这些手工艺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合理开发贵州喀斯特地区的手工艺遗产对于延伸旅游文化产业链,提高旅游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具有重大意义。
由此可见,贵州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禀赋是独特而丰富的,并且这些资源根植于贵州少数民族乡村居民的传统生活习俗中,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在贵州扶贫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当注重对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禀赋的开发和利用,使之成为一支能够创造出优秀文化艺术产品,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新兴生产力。
四、贵州推行文化艺术扶贫战略存在的问题与几点构想
目前贵州在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实施文化艺术扶贫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首先,欠缺文化艺术方面的扶贫路径。贵州现行的扶贫政策主要是集中采用生产开发扶贫、产业推进扶贫和易地安置的方式,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往往缺乏文化元素的参与。由于片面强调以物质生产发展的方式来改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状况,忽视对地方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忽略对被帮扶者文化素质的教育和培养,导致一方面扶贫项目很难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方文化资源要素的生产力优势,另一方面使被帮扶者难以摆脱精神文化方面的贫困,这是部分农村贫困人口在脱贫后又返贫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整合度不高。目前贵州省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于分散,地方自然风光、民族歌舞和民俗民居这些旅游文化要素相互割裂,缺乏有机的粘合。在许多自然旅游景区没有配套民族歌舞表演和民俗民风展示,许多游客反应旅游体验比较单调。在一些民族特色村寨只有村民自行组织的歌舞演出,这些演出普遍缺乏文化创意策划和专业的编排设计,对游客的吸引力比较低,几乎没有产生经济价值。
再次,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急功近利,缺少整体规划,导致地区间文化产业发展雷同和文化资源的破坏等问题。一些成熟旅游景点的文艺展演活动形式相近,内容趋同,导致旅游文化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呈边际递减趋势。一些古城镇的建筑严重脱离地方民族建筑文化的特点,建筑风格不伦不类,不具备贵州特色民居文化的基本要素。还有一些古城镇在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完全商业化,沦为售卖低端手工艺品和餐饮小吃的市集街道。
最后,开发地方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专业人才紧缺。人力资源是开发文化艺术资源,促使文化艺术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关键要素。目前整个贵州省的文化创意人才十分稀缺,贵州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长期存在着文化艺术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这是贵州实施文化艺术扶贫战略面临的一大障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贵州实施文化艺术扶贫提出以下几点构想:
首先,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合理开发文化艺术资源。在文化艺术扶贫方面,贵州除了可以借鉴前述的国际经验之外,还可以借鉴一些国内的先进经验。福建是我国最早推行文化艺术扶贫的一个省份,从2005年到现在,历经13年时间,福建已经走出了一条资源集约型艺术扶贫的成功之路,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福建经验”对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扶贫的启示主要有:大力整合各个地方的文化艺术资源,促進跨地区文化艺术交流;全面推广文化艺术扶贫教育;科学规划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打造文化艺术与旅游品牌[2]。云南是一个旅游大省,也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发展文化艺术扶贫产业方面有很多同贵州相似的要素条件。云南对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的开发是同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印象云南”“纳西古乐”“佤族木鼓舞”“彝人酒歌”等大型系列展演活动都深入到各个知名景区,大理古城与苍山洱海自然风光,丽江古城与泸沽湖摩梭族走婚,西双版纳热带风情与傣族泼水节交相辉映,体现了人文资源要素与自然资源要素的完美组合。
其次,适当调整产业扶贫政策合理调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现有的产业结构,适当减少在原有种植、养殖、初加工产业扶贫政策上的投入力度,将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文化艺术产业扶贫中去。加大文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力度,提高现有文化艺术设施的利用效率。加强贫困地区的文化艺术产业扶贫导向,有效汇聚各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鼓励、引导文化龙头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源参与文化扶贫事业。
再次,强化文化艺术扶贫的人才引进机制和教育机制。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充分利用艺术院校、文艺事业单位、民间艺术团体三方的力量,全面推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教育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艺术素质,为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培养人力资源。财政扶贫资金的投放和分配应该更倾向于创意人才引进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教育,通过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艺术教育事业,运用社会资源共同办学。
最后,文化艺术产业集约型发展。开辟适合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跨地区整合全省文化艺术资源。依托贵州日益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打造各个地区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品牌,通过各地区文化艺术产业的科学协作与分工,避免地区间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同化。把地方特色民族文化、特色旅游、特色产品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延伸文化艺术扶贫项目的产业链。发挥文化艺术产业扶贫的整体规模效应,引导更多的少数民族贫困人员参与其中,提高贫困人口在文化产业中的就业率,最大化实现文化艺术产业扶贫的社会经济价值,同时注重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实现文化艺术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吉,钟婷,朱荪远.国外文化精准扶贫案例研究与借鉴[J].图书馆杂志,2016,(09).
[2]郑漫雅.借助文化馆平台优势,实现志愿服务集约化——以福建艺术扶贫工程为例[J].福建歌声,2016,(05).
[3]汤雅乔.乡村振兴战略下贵州石门乡民族文化扶贫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9,(09).
作者简介:杨春,贵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艺术、民族文化、民族艺术。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的脱贫效应”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9ssd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