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中声乐课程是必修的实践课程,它的开设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更专业的声乐技巧,同时也能把学生培养成优秀的声乐教师、声乐演员等。本文试从声乐教师职能的转变,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出发,阐述表演人才培养的途径和重要性。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音乐学 声乐表演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9-0094-02
声乐教学既要遵循音乐教育活动普遍的规律,也要遵循声乐教学的特殊规律。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声乐教学和演唱中所教授的音乐知识、所培养的演唱技能和表演能力。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和把握其教学规律、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有效地实施声乐教学,因材施教,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进步的专业声乐教学人才和声乐表演人才。
一、实现声乐教师职能的转变
作为声乐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要不断地自我更新知识,要不断地发挥自身的潜能,在从事声乐教学的同时,以一种“研究”的态度去面对学生的演唱、表演,从以往的“教学型”转变成“教学师范型”“教学研究型”“表演实践型”教师,有效地提升声乐表演教学的质量。
二、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在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上,主要从声乐技术技巧训练、声乐艺术修养、综合修养等方面进行,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一直都在致力于培养音乐专业高水平人才而努力。
(一)训练技术技巧
从歌唱技术条件上看,每个学生的嗓音条件各不相同,在歌唱技巧训练方面都体现着先天素质和后天的技能训练的结合。先天条件很好,但是后天不努力,最终只能原地踏步;反之条件一般的,通过后天努力,最终也会学得很好;也有二者兼备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而男、女声的训练方法是有差异的,不可一概而论和一种方法教到底,应因人而异。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歌唱才能称为声乐,声乐技术技巧的训练也可以说是基本功的训练,“声音的训练”是声乐教学中不能少的基本训练,几乎每天都应该有声音的训练。
在声乐技术技巧的训练中,先是母音的训练,气息的训练,歌唱语言的訓练,然后是歌唱情感的训练,歌唱表演的训练等等,最后在舞台上展现的是一个综合的声乐表演,而并不是只有单纯的歌唱声音。要注意基础训练阶段的音准、节奏、力度、速度、持久力等方面,应跟随老师的步伐走,不要盲目崇拜,要脚踏实地学习,切不可偷懒。掌握科学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规律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
歌唱技术技巧训练应把握好“度”。科学的训练方法体现在训练的时间上、训练强度上,这些训练都应该是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不可操之过急,应该在声乐老师的科学指导下进行。
(二)加强艺术修养
很多人称学生“乐感”好为有天赋,对于声乐表演人才来说,“乐感”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一,无论先天的乐感有多好,但还是要经过后天的补充训练。乐感是音乐表演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对音准、节奏的准确把握,身体协调能力的训练,语言训练等等。作品的表现力主要乐感是通过声音所传递出来的效果,有乐感的声音更悦耳,对音乐作品的节奏、音准、力度、速度的把握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过度去表现反而得不偿失。乐感的体现还表现在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灵活把握,对音乐作品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乐感”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如果父母或者长辈都具备音乐的天赋,那么在这个家庭里面孩子的音乐天赋也不会少,从小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成长,耳濡目染,无疑增加了孩子的“乐感”。这也说明表演人才的培养既要有遗传因素,也需要环境的滋养。因此,在音乐领域中,我们常常会听到“音乐世家”这样的说法。
歌唱“乐感”是可以培养的,乐感的培养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培养,包括音乐节奏感、音色、音准、音高、风格、个性、美感等等。在培养过程中,我们应该遵从歌唱者的先天条件,让歌唱者先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多数人都会主动去找一些自己崇拜的歌唱家,表演艺术家的演唱、表演进行模仿学习,乐感也就自然而然进步了。乐感比起其他技术的模仿更难,如果理解不到位,一味模仿并不一定是好事情,容易把音乐作品该有的表现过于夸张或者理解偏离了。实际上,乐感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并不是某种特定的形式,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领悟的外化表现,它富有变化性和多样性。在声乐表演人才高级阶段的培养方面,应该重视对声乐作品风格的深入研究和理解,重视对自我演唱个性地培养,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去诠释声乐作品,从而产生具有创造性的乐感。
(三)提升综合修养
对于声乐表演人才培养而言,文化修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修养包括音乐文化和其他文化,并不是说学音乐的就只学习与音乐相关的知识,应该更为广泛地去参与其他文化知识的学习。比如说我们在演唱古代诗词音乐作品的时候,就要先去了解并理解诗词的背景,不然我们在演唱过程中无法正确地去表现此作品,就很难说服观众或者听众信服你的表演。
提升声乐表演人才的综合修养,首先是尽可能拓展声乐表演者的视野,不要只局限于音乐本身,应该熟知音乐文化、音乐历史,熟悉音乐作品风格的变化,熟练自身的表演实践,把这几项融为一体。其次,拓展综合文化视野,拓宽音乐研究,和与音乐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从思想上、认识上、实践上对声乐作品进行深度的提升和表演,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和更高的艺术境界。再次,对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还得从音乐气质和音乐性格方面加以提升,我们进行一些针对性地课程来训练。比如“音乐与动作”“解放天性”等。声乐表演者的风格是多样的、变化的,不同性格的人所表现出来的同一声乐作品都可能有所不同。性格和气质对声乐表演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理性地去看待这个问题。外向型性格的人可能更善于表现外向的作品,性格内向的人更善于表现含蓄的声乐作品,这样的论断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有相对性。同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训练,让他们都能表现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这也是我们对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的目的之一,这一过程都体现了一个歌者的综合修养。
三、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的完善和评价
在声乐表演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学习文化知识的、音乐技能技巧、分析研究作品学习、跨学科学习之外,还得从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出发,加强语言艺术和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为了把声乐表演和其他相关学科之间进行一些交流和碰撞,声乐表演的学习应该加强音乐学、作曲、和声、中外音乐史等专业的学习和交流。这些音乐理论的学习除了成为知识性的学习以外,我们还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学科的方法去整理我们声乐表演的资料,去比较音乐知识间的差异性,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去分析其中的原因,形成特有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这一思路完全可以成为我们评价一个声乐表演者是否具有一定的学术背景的能力,是否可以成为一些非遗项目的研究力量,是否能把自己的研究转化成学术成果的能力等等。跨学科对声乐表演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声乐表演实践上,目前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开设的艺术概论、电影音乐等课程只是作为知识性课程来开设,和声乐表演的衔接不是那么的紧密,这些课程的开设如何深入到我们的声乐表演的教学和实践中,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对高等师范院校而言,声乐表演课程的开设是对音乐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是对表演类课程教学的创新。声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教学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符合当前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符合地方高校应用性转型,是师范类院校深化改革、推进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张前编.音乐表演艺术论稿[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孟新洋,柯琳.民族声乐理论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3]高拂晓.音乐表演艺术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彭黄(1984-),女,玉溪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声乐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玉溪师范学院2019年度教改项目:《高师音乐学专业声乐教学实践与转型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936;《本土乐舞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以手鼓演奏课程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