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四川 崇州 611230)
民歌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马克思曾说过,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是社会发展的镜子[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它们自身世代传承的民歌,除了每种民歌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之外,还可以通过这些民歌了解每个民族的发展史。川渝民歌也有着不可代替的文化价值。
“巴蜀”是成都和重庆两个地区的总称,川渝两地是古代中国蜀人和巴人的发源地。其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上游,地理环境鲜明而突出,总体地貌特征是四周被高山包围。东边有巫山、湘鄂相连;南边与云贵高原以及大娄山相傍;西边与青海和西藏相接;北面与大巴山、米仓山以及陕西接壤。在高山围绕的巴蜀境地,根据地貌特点可将其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部是高原地区,海拔约3000-4000米,属于青海高原东延地带;东部是四川盆地,海拔约500米。成都平原是在盆地的西北方向,中部为丘陵地区,向东的方向是平行峡谷地带;除此以外,长江水系的四大支流乌江、沱江、岷江和嘉陵江贯穿始终。这里气温湿润,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形成了巴蜀以农业为主的农本文化,在劳动过程中也形成了巴蜀人民幽默诙谐的人文性格,充满了浓厚的乐天派意识。
巴蜀是一个少数民族较多的地域,其中汉族占据很大比例。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传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巴蜀地区的汉族人口还是最多。至今巴蜀地区仍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社会风气上保留了较为传统的带有巴蜀色彩的特点和方式,所以巴蜀地区的民间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艺术形态。比如:在川江航运有着著名的“川江船工号子”;传统节日会有游街活动,其中春节之时有最为盛大且丰富多彩的“灯调”;春天栽秧时节所唱的“栽秧歌”;婚嫁之时所唱的“嫁歌”等等。这些都源于巴蜀独有的自然环境,这些悠扬的曲调中展现出了独具特色的巴蜀音乐文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川渝人“既保留了南方炫丽丰富的文化,具有灵巧轻扬的个性;同时又有着西部雄壮坚韧的文化,充满直率粗朴的特点”[2]。
川渝民歌的魅力蕴藏于川渝地区的特色方言之中。以山歌为例,其语言和衬词生动形象,让单一的旋律更加丰富,比如一些吆喝声和生活用语的使用使得歌曲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特色的地方语言和优美的旋律相结合更能体现歌曲的艺术魅力。这些方言和土语在增添歌曲的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加强了歌曲本身所表达的意境。重庆和四川地区的山歌在语言和咬字方面有一定的差别,四川盆地东部也就是达州、重庆地区的山歌语言直接,高亢明朗,带着豪爽、粗犷的特点,例如著名的《太阳出来喜洋洋》就是一首典型的重庆民歌,详见谱例1。
谱例1
相比四川盆地东部的山歌,川南地区的山歌显得相对柔情,曲调悠扬绵长,演唱时节奏较为自由,语速有时根据情况即兴处理,《槐花几时开》便是川南地区一首广为流传的山歌,详见谱例2。
谱例2
这首歌曲寥寥四句歌词就把一个坠入爱河的农村姑娘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把少女期待情郎早日到来的焦急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刻画了母女两人各自的心境和神态。全曲构思巧妙、语言生动淳朴,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听起来格外的生动风趣。歌里的衬词大多采用了自由拖长的形式,乐节、乐句的结尾部分经常出现自由延长音,节奏很自由,并没有《太阳出来喜洋洋》这么规整,旋律婉转优美,唱起来朗朗上口,因此被广为流传。
装饰音在我国各个地区的民歌中都运用得尤为频繁,虽然有些装饰音与歌曲主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联系,但对民歌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各个地区根据语言音调特色在旋律上增加装饰音线条,可以体现地方的特色和风格特征,例如:颤音、滑音、倚音、波音等等。演唱地方色彩较浓的四川民歌时,需要利用特殊的装饰音来修饰整个歌曲的风格,使歌曲更能表现出川渝民歌的特征。几千年来,巴蜀文化一直传承至今,经久不衰,川渝民歌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与川渝方言、川渝两地的乡土风俗、民间小调等融合,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渝民歌,川渝人诙谐、幽默、热情、乐观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川渝民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决定了川渝民歌诙谐的特点。
川渝民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与外来文化的结合会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它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并没有发生改变。正如德国学者恩斯特·卡西尔《人伦》中所说:“民间文化具有自己的生命,具有某种不朽性,由此它们可以在人的短暂的生命结束之后依然存在”[3]。过去口口相传的传承方式就它本身而言具有不稳定性,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消逝。比如,由于老一辈的歌唱家相继离世,四川省内很多优秀的民歌也相继消失,无人传唱,特别是彝族、羌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歌曲,能用本土语言来演唱的人也越来越少。所以最近几年国家对这些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出现的潮流音乐形式和演出形式带给人们新的感受,人们可能认为民歌这种音乐形式与现代的大众审美有些偏差。这就需要专业的音乐人行动起来,在传统川渝民歌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和创新,使人们重新看到民歌淳朴的艺术魅力和无法取代的文化价值,从而唤起人们的保护和传承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