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埋籽结合按摩治疗对胃肠手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2020-06-11 08:34杜潇慧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胃泌素耳穴胃肠功能

杜潇慧

胃肠道作为人体消化系统,不仅负责食物的运输、消化等,还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及免疫器官,胃肠手术后不仅会引起消化系统解剖结构的变化及免疫紊乱,手术创伤、麻醉、输液等亦会对胃肠功能造成一定影响,致使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极易引起胃肠道气体、液体等于胃肠道累积,导致腹痛、腹胀等,不利于患者预后[1-2]。术后有效处理会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在增强患者免疫功能及改善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耳穴埋籽、按摩等属于中医无创性外治疗法,在调理器官脏腑功能中效果显著[3-4]。为此,本研究在患者中采取耳穴埋籽结合按摩治疗,旨在探讨其对患者胃肠道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肠手术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女34例,男46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7.29±7.34)岁;胃息肉手术13例,胃癌手术37例,直肠癌手术9例,结肠癌手术18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3例。观察组女35 例,男45 例;年 龄35 ~76 岁,平 均 年 龄(57.34±7.29)岁;胃息肉手术15例,胃癌手术36例,直肠癌手术10例,结肠癌手术17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具有手术指征;意识清醒,精神正常;自愿参与研究,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其他类型手术者;存在凝血或免疫障碍者;严重脏腑功能不全者;对本研究疗法不耐受者。

1.3 方法 对照组在术后进行常规处理,如短期禁食、胃肠减压、早期活动、营养支持,电疗内庭、足三里,经双侧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耳穴埋籽结合按摩治疗。①耳穴埋籽:术后患者清醒时,选择耳区交感、三焦、胃、小肠、大肠等耳穴,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用胶布固定上述穴位,以适当力道压、按、揉,3~5 min/穴,3~5次/d,两耳同时按压后交替进行,3~5 d更换1次。②按摩:术后12 h,要求患者行仰卧体位,双腿并拢,放松,从脐部右侧三横指部位向脐下三横指处(即升降结肠至乙状结肠)进行按摩,力道以患者耐受为宜,手法温柔,按摩5 min 后选择上脘、中脘、下脘、合谷等穴进行按压,5 min/穴,2~3次/d。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胃泌素及胃动素变化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①胃肠道功能:密切监测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及排便时间,时间越短则胃肠道功能恢复越好。②胃泌素及胃动素:于治疗前及治疗5 d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常规离心,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患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③加强术后并发症监测,统计两组腹痛、腹胀、肠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s) 单位:h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比较(±s) 单位:h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 排气时间 排便时间对照组 80 30.29±6.82 51.27±8.21 64.33±8.45观察组 80 25.63±5.57 45.51±7.26 57.09±7.48 t值 4.733 5.517 5.738 P值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比较(±s) 单位:ng/L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比较(±s) 单位:ng/L

?组别 例数 胃泌素 胃动素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 治疗前 治疗后 t值 P值对照组 80 72.24±9.46 79.25±10.32 4.479 <0.05 264.78±55.79 292.65±69.22 2.806 <0.05观察组 80 71.98±9.75 88.62±13.87 9.856 <0.05 263.35±57.12 335.28±74.63 6.846 <0.05 t值 0.171 4.848 0.160 3.746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胃肠道手术后,因手术创伤、麻醉等损伤脉络,影响气机运行,致使胃失和降,气滞血瘀,脾失健运,胃肠运动减弱或消失,肛门不排气,易出现腹胀、腹痛等并发症,若术后胃肠功能无法及时恢复,不仅会影响患者营养吸收、免疫及代谢,甚至导致肠粘连性梗阻,影响患者预后[5-6]。

在胃肠手术后临床多通过早期下床、胃肠减压、营养支持治疗等方式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属于被动等待式方法,在促进胃肠手术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中效果欠佳,需进一步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胃泌素、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在胃肠手术患者中采用耳穴埋籽结合按摩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在中医经络学中[7],脏腑经络与耳穴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各脏腑器官功能在耳廓处均有其对应放射区,交感耳穴为消化系统疾患诊断参考穴,有益心安神,调整胃肠,行气降逆之效;三焦耳穴处于肺与内分泌区之间,有养血通经、下气消食、通便止痛之效[8]。在上述穴位处进行耳穴埋籽,并配合胃、小肠、大肠胃肠对应放射区,能够通过规律性穴位刺激有效调理胃肠分泌功能,促进胃泌素、胃动素的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加速肠鸣音恢复、排气及排便。按摩可通过在患者体表不适或受伤所在地方或特定腧穴,运用揉、按、点、压、推等多种手法,以推行气血、疏通经络、扶伤止痛、调和阴阳。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是大肠经原气所输注之处,可调节胃肠功能,具有和胃降气、通腑泻热之功,且此穴位居于虎口,是人身气血、气机之大穴,能够理血活血、调理气机、通经活络[9]。上、中、下脘穴是胃部疾病治疗保健效穴,上脘位于胃上部,与食管相对应,能够和中降逆,利膈化痰,缓解胃胀、呕吐、恶心等;中脘位于胃中部,直接作用于胃腑,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促进胃部蠕动;下脘位于胃下部,对应小肠,能够促进肠道运动,增强肠消化作用,利于排便[10]。本研究在患者术后进行合谷、上、中、下脘穴按压,能够有效活血行气、通经活络、调整胃肠;同时针对结肠部位进行揉按,更能够增胃部及肠管运动。耳穴埋籽结合按摩治疗,能够增强治疗效果,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道功能抑制引起的腹痛、腹胀、肠粘连,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在胃肠手术患者术后采取耳穴埋籽结合按摩治疗效果显著,能够促进胃泌素及胃动素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加速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胃泌素耳穴胃肠功能
调胃承气汤联合西药治疗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分析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系统化护理对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
如何通过胃泌素G17检查结果判断疾病
“胃溃疡”反复发作警惕胃泌素瘤
胃泌素-17 无创检测胃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