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丽
(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 盐城 224700)
机械通气是很多重症患者需要使用的辅助治疗手段,但是在进行机械通气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需要为患者做好镇痛、镇静干预[1]。因此,本文将针对护士主导的早期镇静管理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的影响展开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研究时间选择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在研究时间内纳入的92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通过不同护理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组患者数量均为46例。研究组患者一般资料:男性:24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46.7±10.1)岁;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男性:25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6.2±10.4)岁。采集和分析两组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资料信息。数据结果显示:两组行机械通气患者一般资料的差异性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镇静护理方法进行干预: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用药镇痛、镇静干预[2]。
研究组则采用护士主导的早期镇静管理进行干预:首先,对护理人员展开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让护士能够熟练的掌握镇静控制的相关方法。掌握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流程[3]。包括早期护理中镇静管理的时机,药物剂量控制等。其次,为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镇静管理评估,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镇静方案并实施[4]。在镇静时主要使用丙泊酚、咪达唑仑,剂量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在护理结束后采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谵妄发生几率、插管情况以及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等方面的数据。插管情况包括:机械通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几率。镇静药物包括:丙泊酚、咪达唑仑。
在护理期间收集各组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相关数据,然后通过SPSS 20.0计算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率(%)表示谵妄发生几率、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的计数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利用“”来对机械通气时间、镇静药物使用情况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经t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研究组患者在谵妄发生几率、机械通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为患者谵妄发生几率、插管情况数据分析。]
表1 两组患者谵妄发生几率、插管情况数据分析[n(%),]
表1 两组患者谵妄发生几率、插管情况数据分析[n(%),]
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研究组 46 8(17.39) 181.2±12.4 1(2.17)对照组 46 24(52.17) 251.3±16.2 7(15.22)P<0.05组别 n 谵妄发生几率机械通气时间(h)
研究组患者在患者镇静药物使用情况方面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为患者镇静药物使用情况数据分析。
表2 两组患者镇静药物使用情况数据分析
在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为患者进行镇静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前期患者的舒适程度,尤其在护士主导下,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控制镇静药物的剂量,降低药物对患者的刺激,并保证镇静效果,能够让患者更好的进行机械通气,降低谵妄的发生几率[5]。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在为患者予以护士主导的早期镇静管理后,研究组患者在谵妄发生几率、机械通气时间、不良事件发生几率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在患者镇静药物使用情况方面也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为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护理时,为患者予以护士主导的早期镇静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谵妄的情况发生,并进一步控制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可能性,降低镇静药物的使用剂量,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护理方法,应当在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积极的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