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
摘 要:农村地区初中的很多孩子因为缺乏实践、不善观察、不擅写作等原因畏惧作文,而活动体验式写作因为把活动体验与写作过程有机结合,注重写作指导与合作评价,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农村 初中 活动体验 写作教学
一、农村地区初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现状调查
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形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农村初中的孩子大多因为视野狭窄,不爱阅读,老师不够重视作文教学等原因而畏惧写作或写作水平不高。
而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成立于2010年9月,由十多所农村学校合并而成。学生周一到校,周五离校,在校基本上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这些孩子在校生活紧张而单调,而周末回家,因作业负担,缺少父母、朋友陪伴、不爱阅读等原因,让他们视野狭窄,实践不足。而笔者在十来年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怕写作文,写出的作文是套作或胡编乱造的比比皆是。为了了解学生的语文作文的真实情况,故对本校的初二年级16个班的40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的问卷调查,结果
如下:
同时为了了解老师的语文作文教学情况,笔者又对全校27位语文老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二)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调查并进行综合分析,笔者发现学生怕写作,写作水平不高主要因为以下几点:
1.缺乏实践,难以拥有深度体验
文学来源于生活。初中生,特别像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周一到周五在校过着紧张的学习生活,周末回家,他们往往为了完成周末作业大部分时间往往待在家里。长期重复这样的生活,这些孩子往往缺乏大量的生活实践,眼界狭窄,知识储备难以扩充。因此他们在写作时往往会感觉“无米下锅”,于是只能胡编乱造了。
2.不善观察,难以捕捉作文细节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为了追求升学率,不少老师往往没有真正重视作文教学,只是一味地让学生为了考试而写作,作文课往往只是布置个题目,稍作写作指导,学生没有观察与体验,很多时候只能为了应付,胡编乱造,这样的作文往往会缺乏真情实感,也难以捕捉作文的细节,只是泛泛而谈,长此以往,学生必然失去写作的兴趣,出现一提作文就头疼的现象。
3.不擅写作,难以表达深刻情感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语言训练,而我们的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因为老师平时缺少对学生遣词造句方面的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的语言积累不足,这就造成他们不擅写作,不会修改,难以表达深刻情感的写作困难。
4.指导不力,难以把握写作要领
因为不少教师认为农村学生不会写作的关键原因是阅读量不足,实践少,素材积累不足,认为只教授一些写作技能不能解决学生写作实际问题。再加上教学质量的压力,老师对学生的写作精准指导不足,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写作技能不足。
二、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的概念界定及操作范式
(一)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的解读
因为十几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瓶颈,所以笔者不断学习并了解了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而主动搭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大厦,而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应该在学生的学习中为学生创设适宜的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同时笔者又认真学习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如下图)。
金字塔理论启示我们,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只是让学生听讲、阅读或老师演示给学生看的方式来学习,学生是被动学习,学习效率不高。如果我们通过让学生讨论、亲自实践、让他们学会给别人教授知识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学习状态与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就会变成学习的主动者。
而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就是以情境创设、任务驱动、生活体验、即时写作、现场指导、合作修改等活动为载体来提升学生写作興趣与写作能力的一种作文教学形式。该作文教学形式旨在通过活动、写作、评价等方式,让学生把活动体验与写作过程相结合,促进他们在写作中能够表达独特体验与真情实感,并养成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从而助力他们变成会协作、有担当、有文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的操作范式
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在把活动体验与写作过程相结合,同时要求老师在学生活动与写作中应为学生搭建一系列学生需要的学习支架。因此我们操作的一般思路为老师先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情境并布置一定的任务,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体验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进行即时写作并指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评价,如下图所示:
三、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一)明确了活动体验课的一般范式后,下面就以统编教材八上第三单元《学习描写景物》为例,谈谈笔者是怎样执教活动体验式写作课的
1.环节一: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不少学生惧怕写景物描写的作文,为了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首先笔者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首先在多媒体上配乐播放一张张美丽的秋日美景图,然后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对学生们说:“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孩子们,秋天到了,你们向外看看,我们的校园美吗?你们想到我们的校园里寻找秋天吗?”孩子们被多媒体上美丽的图片与轻柔的音乐所感染,他们看看窗外的校园,纷纷想到校园里去寻找秋日美景。在这时,笔者顺势提出今天要上一节关于景物描写的活动体验写作课,接着师生一起探讨景物描写的概念与观察景物特点的角度与方法。
反观我们平时的作文课,往往是直接布置一个写作任务就让学生去写,而学生因为没有兴趣而畏惧写作。而我们活动体验式写作通过创设情境并予以任务驱动,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写作与参与活动的兴趣。
2.环节二:组织活动、观察体验
有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环节,学生对观察校园景物的愿望就变得迫切起来。而学生的细致观察是积累素材、参与体验、深化体验的前提。在写人写景的文章里,要抓住景物和人物的特征,观察很重要。但是很多学生在观察时只会走马观花,缺乏正确的观察指导,不能准确抓住事物特征。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前必须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如观察的角度有:俯视、仰视等,观察时要调动的感官有:视觉、听觉等。所以在执教本次活动体验作文课让他们去校园观察时,笔者给他们编制了这样的观察任务单:
任务一
仔细观察校园的某一处景物,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点进行仔细观察。
认真观察此处景物,可以运用仰视、俯视、平视等方法,从远观与近察等角度观察它周围的环境。
调动各种感官,按照一定的顺序对这个景物进行细致观察,记下它的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的
特征。
认真观察景物周围人的活动并记录下来。
因为活动前指导过观察的方法,在活动时让学生带着观察任务单进行有目的地观察,我们发现在整个活动期间,学生观察仔细,记录也很详细,这样后面他们的写作就不会空洞无物了。
3.环节三:即时写作、修改评价
学生在校园观察完景物回到教室后,笔者立刻给学生布置了第二个任务:
任务二
根据刚才在校园观察到的美景,然后再写写我们美丽的校园一角,围绕“校园一景”进行景物描写。不少于300字。限时8分钟。注意要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同时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情景交融,语言要准确生动。
(二)活动体验后,为了让学生会写、写得好,笔者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通过老师下水作文和名家名篇为学生搭建写作支架
1.加强指导,书写体验
教师指导示范。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然后学生再写作、上交,最后老师批阅。如果总让学生先写,他们没有体验,没有借鉴,往往会无从下笔,而教师写下水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为学生提供借鉴。于是在学生动笔写作“校园一景”前,笔者给学生提供了下面作文
片段:
人人都说月下荷塘美妙无比,我便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去月下观塘。月夜下的荷塘可美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流泻在荷塘中,衬得周围的校园一片静谧。花蕊也在月色的映照下更美更亮了,它们散发着高贵的金黄色的光芒,显得更加神秘动人、韵律
悠扬。
黑暗渐渐退去,晨曦的光芒渐渐显露出来,荷塘也披上了一层银白的面纱,显得格外美丽。不想过了一会儿,在水天相接的天空中出现了几朵乌云,不久,它们飞腾着,好似奔跑的骏马。
嘀嗒—嘀嗒—几点小雨轻滑过花瓣,轻敲着绿叶,在荷叶上汇成一个个小水坑,风像一个爸爸,哄着孩子在荷叶上嬉戏玩耍。哗啦—哗啦—雨渐渐大起来了,荷塘附近的一些植物被雨水淋得七零八落,校园中的同学纷纷到处躲雨,只有荷塘里那一朵朵荷花还在顽强地伫立着,即便被打得支离破碎,也绝不低下那傲然的身躯,也绝不躲到荷叶底下。在这一刻,我看到了荷花高贵美丽外衣下的坚强不屈。
当笔者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和学生交流,又和他们交流当时写作这篇文章的构思、自己采用的景物描写的写作技巧时,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兴趣大大提升,而且写作有了借鉴。这堂课,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师生互动是深入的,他们纷纷表示应该多一些这样的下水作文指导课。
2.名家名篇示范
学生有时不会写作,有时是因为缺乏写作指导。所以老师的指导,用名家名篇来引领示范来促进学生书写自己的体验很重要。所以在这堂课,笔者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自己的下水作文,还给学生提供了朱自清的《春》、贾平凹的《风雨》、沈从文《边城》等名家名篇来作为示范。本来学生在没有范文借鉴的情况下抓耳挠腮,等为他们提供借鉴后,发现他们写作就有章可循,不再那么畏惧作文了。
3.合作修改,交流体验
新《课标》要求作文课堂要让学生学会自改与互改,努力打造语文作文的高效课堂。具体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自评自改,其次组织学生互改互评,最后全班交流展示,老师及其他同学评价给予意见。所以当学生写好了《校园一景》的作文后,笔者又布置了自评与小组评的任务:
任务三
请学生参照作文评改标准修改自己作品,不少于三处。
参照作文评改标准组内互评同学的作品,提出优缺点。
组内推荐一位同学的写作片段,用横线划出运用修辞和感官的词句,用括号标出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所描写的景物特征。并在旁边空白处写出修改的意见,每篇修改不少于三处。然后在全班朗读展示。
评分标准:
内容、情感:中心明确,能准确抓住景物特点进行细腻描写;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感情真挚。(15分)
结构:结构精巧,景物描写时层次分明,过渡自然。(10分)
表达:语言准确生动,能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10分)
書面:书写端正美观,不乱涂乱画,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5分)
下面是学生在经过自改、小组合作修改后推荐的习作片段:
这一片荷塘在秋日的微风吹拂下,微微荡起阵阵涟漪,荷塘里那一条条美丽的金鱼悠闲地游来游去,它们一会跃出水面,一会穿梭于那美丽莲花与碧绿的荷叶之间。荷塘边那一棵棵柳树就这样静静地伫立着。它们仿佛这美丽荷塘的卫士,安闲地欣赏这自然的美景,静静地守护着这一方净土。
我不觉再次走近这一棵棵柳树。只见在初秋的朝阳照耀下,这一棵棵柳树像一个个美丽的仙子,她们穿着碧绿的衣衫,伸着长长的手臂,不时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而她们衣衫上那一片片柳叶儿像一个个美丽的蝴蝶结把这美丽的柳树仙子装点地十分迷人。看着这些可人的景色,我和小伙伴们情不自禁地用手抚摸着她们,刹那间,我们沉醉在这片迷人的景
色里。
通过这样指导学生自评与互评,我就把以前老师一支孤笔批阅改为学生几十支笔修改,而且课堂上同学互相交流写作修改的体验,批改兴趣高涨,这样坚持下去,势必会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执教完本次活动体验写作课后,笔者再次对执教的几个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通过对比调查,可见学生对活动体验写作课的认可程度,这一写作教学形式因为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活动实践而深受学生欢迎。
四、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实践策略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笔者认为在执教活动体验写作课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心理学认为,儿童、青少年的形象思维较强,他们的记忆往往处在一定的情境中,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往往能够激活孩子的记忆,有利于唤醒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写作记忆。在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在课前、活动体验中、写作前,通过音乐、图片、语言、问题、游戏、表演、现场实践活动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从而快速激活孩子的兴趣与记忆,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意识,丰富他们的生活与体验,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充分发挥主体地位,这也非常符合建构主义与金字塔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理念要求。
策略二:任务驱动,促进学生主动写作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该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为学生设置一系列任务让学生主动去解决,从而提升其知识与能力。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体验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相应的写作内容,在一定的情境中,设置相应的、有梯度的任务让学生主动去解决,让学生由无意识学习变为有目标学习,从而习得新《课标》要求的相应知识与能力,最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策略三:搭建支架,为学生写作搭建桥梁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論提出了“支架式教学”,他认为为了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情境,布置系列任务,让学生去实践体验,为学生解读相应的写作小知识,为学生提供下水作文、名家范文、同学佳作,为学生提供评改标准等都是为学生搭建支架,可以协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激活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提升他们的写作技能,也能一改“填鸭式”教学,促进语文写作教学的变革。
策略四:合作评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活动体验写作教学中,学生自改、互改习作,全班交流展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取长补短,提升学生鉴赏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自主、协同发展,最终会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总而言之,写作源于生活,在注重体验的现代社会,活动体验式写作以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即时写作、互动评价等过程让学生把活动体验与写作评价有效结合,真正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独特体验,真实表达”的目标,而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笔者所执教的两个班级在各类作文比赛获奖颇丰,其中省级获奖人次六人,市区级获奖人次十五人,二十多人次作文在各级报刊发表,在后期的写作教学实践中,笔者将努力开展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校园、家庭与社会,接触社会热点,努力让家长、社区、媒体等参与作文教学评价,让评价更加多元,同时也要注重作文评价中的过程评价与终极评价相结合,让评价更合理更有效,也力争让学生在活动体验式写作中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许枫《基于叶圣陶生活化作文教学理论—谈小学语文体验作文的课堂建构》,《华夏老师》2019年第3期。
[2] 周智深《高中语文体验性作文教学初探》,《文学教育》2017年第1期。
[3] 郭湘《谈谈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农村中学中的应用》,《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