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森 彭莉红 周 倩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2020年伊始,突发的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打破了中国新年祥和与喜庆的氛围,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抗疫情。疫情就是命令,疫情也是考验。图书馆作为学校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人员密集且流动性大,防控工作是头等大事。在此背景下,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人牢记自己的使命与担当,迅速成立了抗疫情、保服务的领导工作小组。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工作部署,紧密配合学校的抗疫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服务开展,切实做好防疫和事业发展措施的落实、落地和落细,有力地保障了学校疫情期间资源服务与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国内疫情扩散的第一时间关闭图书馆,让馆舍空间与外隔绝,暂停一切实体性的空间和资源服务,这几乎是疫情暴发初期所有图书馆采取的最为直接的应急措施。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在春节法定假日期间便通过门户主页、微信公众号、馆外信息显示屏发布了无限期闭馆的通知。为了在防疫期能为读者及时解惑释疑,图书馆确保了电话、邮件、网上留言等多种咨询方式的有效畅通,同时对已外借的图书延长了使用时限,闭馆期间未归还的图书均不计算逾期。这些短平快的措施切断了图书馆与读者在物理上的联接,有效规避了图书馆成为病疫的交叉感染之地,也让图书馆与读者保持了在信息上联通,为之后各项服务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资源服务是图书馆的立足之本、发展之基,在暂时无法为读者提供实体服务的情况下,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将资源服务的主阵地转移到线上。通过强化线上服务,实现资源访问的24小时不间断,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数字馆藏为广大师生读者的提供有力的文献保障。
疫情下严格的校园管控使得读者不便入校,因此图书馆需要为所有的读者开通校外远程访问数字资源权限。在2020年1月底,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便及时拓展了VPN(虚拟专用网)使用授权用户范围,实现对本校在职教职工、博士、硕士及全日制本科学生的全覆盖;扩容了VPN的用户并发数,在文献保障方面全力支撑学校师生的学习、教学、科研的开展。
2月中旬,图书馆开通了CARSI服务。CARSI(CERNET Authentica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Infrastructure)即CERNET统一认证与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是VPN之外的另一种校外访问途径,可以支持读者在公网下通过学校统一身份认证访问学校部分购买的数字资源,并能全程通过浏览器实现在线资源的不间断访问,为学校学术科研活动的有序顺畅开展提供便利。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指示精神,根据学校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图书馆联合教务处、研究生院、信息中心,紧急搭建起电子科技大学2019—2020年第二学期在线课程资源平台,该平台于2月14日正式上线,共有本科生、研究生教材1 000余本、教参1 100余本。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积极收集整理了包括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人民网公开课等在内的150多个免费在线课程平台、电子教材的访问信息,通过图书馆官微、主页向师生发布。为疫情防控期间学校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源保障。
实体图书馆关闭,师生无法直接进入图书馆借阅图书,但部分读者对阅读纸质图书的渴望依然强烈。为急读者之所急,切实满足这些读者对纸质图书借阅需求,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的“书送达”服务应运而生。
使用“书送达”服务,读者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官方微信平台对检索到的在馆图书进行线上或电话预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24小时之内按照读者提交的信息将所申请的图书在进行消毒、装袋后及时送到读者手中。
图1 “书送达”服务流程
“书送达”服务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师生们的高度认可,送书量逐日增长,目前每日的预约申请已超过10单。但由于学校尚未复课,在校的师生读者不是很多,“书送达”服务的需求量并不太大。同时受馆员人手所限,书本的派送范围还仅限于校园之内。不过这对部分有迫切借阅需求的本地读者来说,仍是一项有效的服务补充。随着社会上各大快递公司业务的恢复,目前图书馆已在考虑进一步拓展书送达的服务覆盖面,通过与快递公司合作,以邮寄的方式将图书递送到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读者手中,使“书送达”惠及更多的本校读者。
高校图书馆肩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开展深入有效的阅读推广工作已是图书馆的一项核心业务及重要职责。长期以来,阅读推广工作是以开展线下活动为主调的,在新冠疫情时期,探索文化活动新形式,将阅读推广更多地转至线上势在必行。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在战“疫”期,通过图书馆及学校的微信、微博、门户网站主要开展了以下线上阅读推广活动。
图书馆通过馆微平台每周定期向读者推送高质量的数字资源,介绍资源的特点、优势与使用方式,让读者能更便捷、准确地使用网上资源,从而帮助其提升学习、研究工作的效率与效果。
携手数字资源提供方,共同开展资源利用活动。如发布微信推文引导广大读者踊跃参与由粤图之星组织的“MET全民英语口语网络竞赛”、博看网举办的“书香悦读、智赢战疫”线上答题活动等。
通过挖掘馆藏资源,每周精选出10余册包括专业技术、心理健康、人物传记、人文经典类等主题的优质图书向读者推荐。同时积极发挥图书馆知识信息中心的作用,针对疫情,及时发布疫情防控资讯、传送防疫抗疫的好文,共筑战疫的决心、必胜的信心,凸显图书馆的人文关怀。
“小图共读”是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策划的一项阅读沙龙活动,以往都是在实体空间内开展的。受新冠疫情影响,馆员将本期“小图共读”迁至了线上,活动吸引了近50位学生读友参与。3月8日,图书馆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云开展了“小图共读云颁奖暨线上分享”交流会。会上,同学们积极分享了近期阅读典经读物的收获与感悟,为大家在战疫期间平淡的学习生活增添了几分活力与色彩。
随着国内的新冠疫情的逐步向好,社会对高校开学复课的呼声渐涨。然而病毒在海外的迅猛传播局势对国内取得的抗疫成果造成了极大威胁,这使得图书馆不允许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因此在学生正式返校之前,图书馆应运筹帷幄,想得更深一点、更细一点、更早一点、更实一点,制订出完善的长效防控预案,对可能再次出现的疫情精准施策、科学防治、及时响应。
疫情防控,人是关键。馆员在防疫方面存在的意识、掌握的知识、具备的能力决定了图书馆的防疫水平。因此,在开馆前应规划对全体馆员进行防疫知识培训与能力评测[1]。这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在线测试的方式来实施。测试不合格,馆员不上岗。
重新开馆,充足的防疫物资必不可少。图书馆除了要准备好必备的入馆的体温检测设施、环境消毒材料、馆员使用的口罩/手套、应急防护服等物资外,还应配置图书消毒设备[2]、供读者使用的消毒洗手液。全力保障复学后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在安全可靠的条件下开展。
提前设定合理的入馆人数,可按使用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人来计算[3]。为有效控制在馆人员密度,可采用入馆预约或门禁限流制度,严格参照安全人数上限,错峰进馆。
在国家层面上没有正式公布全民可摘取口罩进行社会活动的通知前,所有读者须佩戴口罩入馆;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入馆时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读者入馆后,在非必要情形下不得摘下口罩。阅览学习时应错位就座,保证座位间及前后排的间隔大于1米。同时,不得在馆内进行聚集性的群体活动[3]。
正式开馆前,图书馆应关停中央空调,尽可能让馆舍能保持24小时自然通风。对中央空调、新风系统进行专业的消毒处理;安排人员对所有的使用空间进行梳理和排查,暂时关闭馆内通风条件差的密闭空间。
有条件的图书馆还可在馆内通过海报、信息发布屏、语音广播等方式向读者传递防疫知识与安全提示,引导读者增强对疫情防控的警觉性,正确面对,科学应对。
安排专人对图书馆的服务区域每日进行定时巡查,包括对人员、对物资、对设施的检查。如在巡查中发现馆内任何人员有病征或异常出现,即刻向学校医院上报并采取措施疏散读者,及时扑灭病疫传播的隐患。
传染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人流量密集、学生读者自防能力不足的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显著的危机。高校图书馆在对其进行危机管理的同时,开展安全有效的读者服务是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用”的必然要求,是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高校图书馆应努力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对读者和馆员健康的侵害,提供安全、高效的文献资源保障,以优质贴心的服务赢得读者,以优良稳定的秩序安定读者[4],使高校图书馆更好地为广大师生的教学、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