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6-08 12:54谌圣杰
校园英语·月末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践应用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有助于学生直观高效地对知识进行梳理、构建体系,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笔者简要概述了思维导图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几点思维导图在实际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和教学案例。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实践应用

【作者简介】谌圣杰,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十小学(武汉小学光谷分校)。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最早由英国著名学者Tony Buzan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一种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并通过辐射展现知识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模拟了大脑神经的生理结构,以图像和关键词的方式呈现知识体系,是一种有组织性且便于记忆的视觉化呈现方式,能够帮助学习者快速梳理学习内容,更高效地构建并记忆知识体系。这种思维方式强调立体思考,将不同的知识相互联系,从而产生新的思考,形成立体的、全面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以现代脑科学理论、思维可视化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为基础。

思维导图具有简洁明了的特点,以图文的形式呈现,能够帮助人們具体、直观地抓住关键信息,以提高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具有逻辑性,用线条的形式将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将零散的知识构建成体系,使逻辑关系具体化、可视化,能够较好地整合知识,同时促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导图具有发散性,以放射性的结构将发散性思维具体化,能将引申出来的知识进行整合归纳。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思维导图在教学方面的实践与应用较早,很早就被用作教学的辅助工具,并且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新加坡、英国等国家已经把思维导图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国外还将思维导图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产生了诸如e-learning的互联网学习工具。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对滞后,这一概念于二十一世纪初被引入中国,此后,思维导图的相关研究也开始迅速发展,并提出一些新的补充概念。例如,杨昌周与范蔚提出的“伪放射”与“乱放射”的概念,指出了思维导图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此外,思维导图的相关学习软件在国内也层出不穷,许多学习软件与教材均开始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设计编写。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导入情境,激发兴趣。在阅读前的导入部分,教师创设情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熟悉所学内容。首先,教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组织阅读内容,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然后,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先梳理一下阅读的内容,做好预习笔记,并带着问题意识去看文章,在梳理和组织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内容,带着疑问进入课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进行阅读教学导入部分,教师经常就故事的背景进行提问:When? Where? Who? What? How? 等等,这些问题就可以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并且用图片和关键词的形式将答案的关键词呈现出来。相比用长句和篇章来展示文段的相关信息,思维导图更加具体、直观,且便于理解、抓住关键信息。

以人教版的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Unit 5 《Hobbies and Jobs》部分为例。在导入部分,教师需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兴趣与职业的有关单词。在此部分,教师就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合学生以前学过的相关单词与本单元的新授单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写出3-5种兴趣和相对应的职业,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自己和组员所写的异同,然后分小组对这些单词进行简单的分类。

2. 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几个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思维导图来展示分析思路、梳理文章脉络、组织文章内容、理解文章大意,提高学说的自主思考能力。再通过小组合作,给学生分享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积极开展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课堂参与度。教师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进而引导和指正。

以人教版的英语教材六年级上册中的Unit 5 《Hobbies and Jobs》部分为例,教师分三次进行阅读教学。在第一次阅读时,让学生自己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文章主题Hobbies and jobs以及文中的三个人物Hubin,Sarah和Robin。第二次阅读时,教师要求学生细读文章,在小组内完成有关三人兴趣爱好、职业梦想和工作地点的思维导图。第三次阅读时,教师引导学生一起阅读,将思维导图中的空白信息补充完整,还可以使用图片使思维导图更加有趣。

3. 总结反思,加深理解。课堂结束时,要通过课堂评价体系进行总结和反思。一方面,可以通过总结复习回顾课堂内容,巩固所学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更深的认识,有利于他们不断改进,稳步提升自身的阅读水平与思考能力。且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后,背诵与记忆更加轻松,能够使阅读学习更有趣,做到寓教于乐。

四、结语

思维导图是逻辑思维过程和思考问题过程的呈现,最终目的是整合知识便于学生进行理解、内化,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但在实际的课堂中,学生对思维导图的逻辑性理解不清,做出的导图中往往没有形成包含主题、关键词和分支的层次体系,导致思维导图浮于表面,没有真正的内涵,也并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把学生引到知识理解与学习本身上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荣.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创新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

猜你喜欢
实践应用思维导图小学英语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税务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践应用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微课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新模式中的应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