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华
摘要:审辨性思维详细来讲,就是人们对自身学习到的东西进行个人的价值判断,进而做出合理的反应,这一思维也被称作批判性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审辩思维;培养
新课改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规定,需要教师抛弃传统理念来进行教学。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旧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使得教师只是单纯的改变了教学方法,而不能将其灵活运用,使得审辩思维培养在教学中受到了制约。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辩思维呢?
创设情境培养审辩思维
在历史学科中,其中包含的知识点是相辅相成有着一定联系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时刻注意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是否通俗易懂,是否见解透彻,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便是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到历史。例如,在部编版历史必修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其内容涉及到了洋务运动中地主阶级两大派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设置主题情境,如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教师可以通过辩论赛来探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文化是否正确,学生在经过激烈的辩论后,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到洋务运动的积极性与局限性,使得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的求知欲和求学欲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起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重视教学目标,特别是新课改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因此教师除了要保证教学质量,还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得学生的历史素养能够较好的发展。
阅读中培养审辩思维
在历史学科的阅读中,需要学生能够将教材结构与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清楚,通过课本教材的阅读来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归纳能力、综合能力等,使学生在阅读中参与,在阅读中感知。阅读能力延伸形成其它各种能力,而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表达能力是学生阅读能力最直观的表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可以为学生推荐历史读物,尽量选择简洁易懂,故事性和趣味性强的读物,比如《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或者《国史大纲》等,让学生自己探索高中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与这些读物之中有哪些体现和联系,之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发表总结,教师给予指正和完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的现象进行主动的思考和探索。
质疑史料培养审辩思维
历史学科存在过去性,通常大部分的史论都是间接性获取,同时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加上时代的局限性,使得许多的史学思想都存在许多质疑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对这些质疑空间提出自己的看法,使学生能够敢于发表独特的见解。例如,在部编版历史中,在对“十月革命”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比如“如果西方列强没有入侵中国,那么是不是就没有中国资本主义?”或者“如同十月革命给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那么同理,鸦片战争是否为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等,对于这种问题的质疑,教师应当能够将其进行分类,然后处理,如果由于课时限制,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完全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以此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学会正确的质疑后,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
思维参与培养审辩思维策略
在高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思维参与度,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提前做好预习活动,学生在对新课知识有着初步的了解之后,便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的参与讨论,充分融入课堂后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新版部编版教材中,抗日战争的年限由之前的8年改为了14年,学生初步接触到抗日战争的内容,对之前的8年抗战不甚了解。所以,学生在预习后,教师可以将知识点的这些变化告知给学生,并且进行讲解,让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能力,对其中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积极提升学生的思维参与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并且经过长期的实践后,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能力,能够为之后的历史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结教学培养审辩思维
教师在展开高中历史教学活动后,需要通过学生的反馈来了解实际教学情况,从而对教学整个过程进行总结,针对其中不足之处进行持续改进和完善。同时,总结评价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教学需要对学生的表现、知识掌握等情况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了解自己问题所在,从而进行不断改进。
总之,审辨性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使学生用审辨的眼光看待问题,同时也能让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存占.审辩思维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施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
[2]杨开清.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审辩思维培养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
(作者單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