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杨丽萍
【摘要】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概括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而构建开放的初中地理课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是教学过程中发生的一切事件,教学过程就是课程。开放的地理课程不仅来自于老师的“设计”主创,还来自于学生的“探究”配合。《标准》强调:“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地理课程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重视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着力拓宽学习空间,倡导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关键词】时事热点;教学资源;初中地理
但长期以来,我们把课本知识作为唯一的学习资源,从而造成课堂教学以老师为中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任务,使学生的学习游离于生活世界之外,学生作为弱势群体被迫顺从学科专家的权威,变成了消极接受课本知识的“容器”,其结果只能是发展知识,而不是发展人。学生从初一学习世界地理开始,就衍生出厌学情绪,课堂了无生气,效率低下。而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地理时无所侍从,成绩提升高间小。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使教学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这也正符合新课程标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要很好地实现这一转变,就必须正确认识理解地理课程资源和积极有效地开发、拓展地理教学资源。而“时事热点”正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具有时代气息浓、与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等特点,且很多内容与地理学科密切相关,是我们地理教学中的很好的“活教材”。
地理教学资源中“时事热点”应遵循“结合教材,落实课标、使其相互促进,不能割裂”的原则进行选材。应以课标为主线,以教材为蓝本,使老师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模板,学生有学习知识的基础。“关注时事热点,拓展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使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我县地理教师团队在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在时事地理素材的选择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结合当年发生的重大环境现象,选取热点新闻素材
如在完成八上人教版教材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教学后,结合吉林省和我县今年的特大洪涝灾害,针对教材中我国的河流及自然灾害等内容,设计了《东北三省的河流与防汛》一课,从时事素材的选择与地理教材紧密结合的方法入手,使时事地理课堂成为地理课程的拓展与延伸,并为检验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应用提供了平台。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他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二、结合当今政治风云,选取有时效性的新闻素材
时事地理是培养学生挖掘新闻背后的地理知识,学会用知识解读新闻。中学地理教学内容与世界政治风云有内在的联系,中国南海问题就是典型的例子。基于此,开发了《关注南海》一课。设计了“中国南海的问题实质;周边各国对中国南海争端所持有的态度和中国的立场、主张及政策”三个问题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设计“学习指南”和“学习卡片”高效地完成了时事信息的检索、分类、汇总,培养了学生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的技能。在学生讨论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既能牢固掌握课本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全球观念和国际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学生体验到一种快乐学习的乐趣。
三、结合时事新闻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选取时事素材,开发教学资源,进行地理教学
当今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平与发展都是中学地理涉及的重要内容。因此,和这些问题相关的纪念日与地理教学就有著密切的联系。在完成《中东》的教学任务后,正赶上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十周年纪念日。而战乱过后的伊拉克更是并存了上述所有问题,因此设计了《战后十年的伊拉克》教学案例。结合教材知识,从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入手,分别关注了该国的地理位置、近年来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美国对伊拉克事务等方面。在展示“”战争前后伊拉克国家风光图片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从环境、和平、发展等方面谈自己的看法。并非常科学的分析了原因,真正使学生通过时间的变化,历史的进程了解了世界,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