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语文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有效性

2020-06-08 10:28任守芳申克刚
知识窗·教师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形式创新小学语文

任守芳 申克刚

摘要:语文作为国民基础教育的三大科目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占有很大的比重。同时,语文也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鉴于此,本文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探讨了如何创新语文教学形式,以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形式   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被赋予了更加深远的意义。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形式,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语文知识,还可以深刻领悟文章蕴含的丰富感情,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但是,小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很难保持兴趣,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采取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语文,提升他们的自身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信息技术教学,塑造学生思想观念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文字材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深入挖掘教材,探究教材中蕴含的内涵与道理,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树立美好的理想。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周总理的胸怀和志向,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爱国、奋斗等远大的理想。在教学前,笔者通过多媒体介绍了周总理的基本情况。然后,笔者会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和不理解的语句。等学生阅读后,笔者根据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最后,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周总理的一些事迹。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还让学生感悟了深刻的道理,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核心价值观。

二、拓展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言积累

小学生生活经验不足,语言素材的积累十分少,这不利于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學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提升语言积累,引导学生借助丰富、多元的图书阅读来学习更多的语言知识,达到丰富语言储备的目的,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对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先从诗歌阅读开始。诗歌是语言智慧的结晶,无论是描写景物,还是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向外界输出世界观、价值观和运用语言都充满了美感。如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描写登山景色,而不至于出现“啊,好美的山,好美的景”这样的句子。通过各种类型的文本,学生可以初步积累生活中未经历的语言表达经验,为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扩写文本,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语文是一门依靠实践行为来学习和锻炼的学科,想象力的培养自然也是如此,而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教师可以利用实践行动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课堂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展开文本扩写活动,加强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在实践中帮助学生达到有效拓展想象空间的目的。

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时,笔者指导学生扩写文章,以实践的方式展开了对学生想象空间的拓展。笔者抓住本文的空白处,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描写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束缚在高加索山上受难的过程,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深切感受普罗米修斯如何被鹫鹰啄食内脏受苦,又如何奇迹般地自行复原,以及表达了怎样的意义,展现了普罗米修斯怎样的精神。通过详细描绘和创作这一系列情节,学生想象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和锻炼,使得培养学生课堂想象力的预期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它对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学生思想观念;其次,教师可以拓展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言积累;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扩写文本,拓展学生想象空间,从而为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贺玲玲.关于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

[2]唐美文.新课程改革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9,(17).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坡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形式创新小学语文
把握教学“三优化”,打造高效率课堂
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效率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