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亭
摘要: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中综合性最强的中心内容,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知识。高中生物遗传学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遗传学内容的“教”与“学”都是高中生物教师应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生物 遗传学 教学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能从基因来认识遗传和进化,《遗传与进化》模块由此向学生展开了生物世界,但是传统的生物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及突破重点和难点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传统生物教学模式在遗传学内容模块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沟通,学生习惯了“满堂灌”。这导致学生上课麻木,缺乏积极性,更不会主动思考,创新思维,也很难做到举一反三。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中综合性最强的中心内容,是高中生物学的重点知识,也是难点所在。
2.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几乎没有机会通过实验获取生物学知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如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构成了经典遗传学的核心,学生通过学习分离定律,初步掌握了如何应用假说——演绎法。高中生思维逻辑已得到初步建立,虽然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但还不严密,也缺乏目的性,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以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思考,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正常逻辑授课,那么学生仅有的探究欲望也会被消磨殆尽。
3.传统教学模式需要配合更多的习题复习巩固
上课40分钟都是教师在讲解,没有教师的提问,也没有学生独立思考、提问的机会,导致学生以记忆、练习为主,不能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严重抑制了创新精神,使得课堂缺乏生机,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学生思维活跃度下降,学习效率降低,只能利用课后习题复习巩固。在现实中,教师没有那么多课时讲解练习,使得学生求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结果恶性循环,不利于学生优质学习。
二、高中生物遗传学内容的“教”
随着高效课堂的提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评价提升”“问题探讨”等学习方式逐步进入高中课堂。
1.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
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指令性课堂要向以学生为主体的非指令性课堂转换,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要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转换。因此,教师要将主导权还给学生,除了传达基本知识之外,担任为学生解惑答疑的角色。这种角色转换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个别指导,或者将学生分成几个讨论小组的方式,能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2.案例教学与多媒体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生物遗传学的特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不能代替教师,真正提高教学实效仍得依赖教师的授课技巧。在授课前,教师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教学效率。
三、高中生物遗传学内容的“学”
1.及时归纳总结
在学习生物遗传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知识的接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建立有针对性的知识架构,罗列出遗传学的知识点。如生物遗传学可以分成遗传学研究方法、核心内容、物种进化和演变、遗传病等,学生可以将这几项内容和学习的具体内容联系起来,采用树状结构画出完整的知识结构图,使知识点更加鲜明和形象。
2.加強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吝于请教教师
目前,中学生存在年级越高,交流越少,沟通不畅的情况,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生物遗传学是非常复杂的一门学科,它的发展和新知识的融合都存在种种矛盾,很适合学生之间相互探讨和交流,公开的讨论和辩论可以增加学生主动性,让他们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
3.基础知识与实验结合,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生物遗传学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将基础知识融会贯通,而多媒体教学方法和实验能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接触课堂知识,所以教师应实施开放式、多功能的实验室运行和管理新模式,构建开放、创新的实验条件,建立基地科研训练项目资助模式和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支持模式。另外,学校还可以经常组织生物实验竞赛,或者设计创新性的实验项目,教师和学生应该积极参加,自觉提高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恒秀.对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提高遗传学教学效果的几点认识[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
[2]唐蓓.面向中学生物教育的高师遗传学教学改革[J].生物学杂志,2014,(31).
(作者单位:宁夏石嘴山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