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

2020-06-08 15:23向秋阳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针灸治疗运动能力

向秋阳

【摘要】 目的:探讨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脑性瘫痪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牵拉负重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低于研究组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独立性、运动能力及智力发育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性瘫痪患儿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儿智力发育、运动能力及独立性,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牵拉负重康复训练 小儿脑性瘫痪 脑活素 针灸治疗 运动能力 智力发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traction and weight-bear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palsy in children. Method: A total of 50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traction and weight-bear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 which was lower than 96%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rious abiliti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dependence, motor ability and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raction and weight-bearing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motor ability and independence of children,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s high,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小兒脑性瘫痪是一种脑瘫症状,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儿脑组织缺损,脑内部出现非进行性损伤,从而导致患儿行为怪异,运动障碍。严重脑性瘫痪症状会导致患儿出现癫痫和惊厥症状,视觉功能与听觉功能异常[1]。如果没有及时给予脑瘫患儿治疗干预,极易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其语言表达功能障碍,相应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按照当前最新研究可以看出,在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康复性训练干预,有助于恢复患儿的认知意识和行为意识,全面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2-3]。此次研究主要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脑性瘫痪患儿,纳入标准:满足脑性瘫痪诊断标准;可以理解和配合任务训练;年龄2~11岁。排除标准:无检测记录可供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者;突发疾病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0岁,平均(6.23±1.02)岁。研究组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1岁,平均(6.34±1.1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同意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给予脑活素(生产厂家:香港千草堂中药厂;批准文号:HKP-07776),口服,3 ml/次,1次/d。针刺双曲池穴、双肾俞穴、双峰池穴和双三足里穴,1次/d,治疗10 d为1个疗程[1]。共治疗10个疗程。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具体如下:康复治疗师按照患儿的病情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锻炼方案,避免锻炼方式过于复杂,确保患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康复锻炼中。对于年龄小于5岁的患儿,需要应用机械牵拉方式开展锻炼[4]。对于年龄≥5岁的患儿,在康复锻炼中应用关节矫正器具,开展辅助性牵拉锻炼[5]。同时注重患儿的稳定性训练,增加坐位训练难度和站立体位训练难度,以免关节挛缩,提升患儿治疗效果[6]。针对伴发痉挛的患儿,必须开展负重训练,合理控制肌肉张力,同时开展运动锻炼。患儿康复训练的具体时间为0.5 h/d,10 d为1个疗程,共训练10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基础能力改善情况。

基础能力包括智力发育、独立性及运动能力。运动能力采用粗大运动能力量表进行评价。评估量表共包含88项,涉及患儿卧位、翻身、坐位、爬跪、行走等运动发育,总分264分,评分越低,表示患儿运动能力越低[7]。独立性采用独立性评测量表进行评价,共包含18个项目,每一个项目评分为1~7分,总分126分,评分越低,表示独立性越差。智力发育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5个能区:动作能、精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判定标准如下:小于25分:极重度发育迟缓;25~39分:重度发育迟缓;40~54分:中度发育迟缓;55~75分:轻度发育迟缓;76~85分:边缘状态。评分越低;说明患儿智力发育越迟缓[8]。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患儿基础活动改善,然而未达到独立活动标准,则为显效;患儿基础活动有所改善,改善效果不明显,则为有效;患儿基础活动能力无改善,且出现加重情况,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低于研究组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运动能力、独立性、智力发育情况对比

治疗前,两组各项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是一种脑瘫症状,疾病发生机制多是由于患儿脑组织缺损、脑内部非进行性损伤,从而导致患儿行为怪异、运动障碍。严重脑性瘫痪症状会导致患儿出现癫痫和惊厥症状,视觉功能与听觉功能异常[9]。如果没有及时给予脑瘫患儿治疗干预,极易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导致其语言表达功能障碍,相应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按照当前最新研究可以看出,在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同时,给予相应的康复性训练干预,有助于恢复患儿的认知意识和行为意识,全面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10]。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50例脑性瘫痪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脑活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脑瘫患儿的影响。

脑活素是使用猪脑蛋白制成的肽制剂,可以修复受损脑细胞,恢复脑功能,有效改善脑组织代谢。胞二磷胆碱可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循环的自动调节机制,纠正脑细胞缺氧缺血状态。脑活素还可以促进磷脂合成,提升脑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应用脑活素治疗脑性瘫痪患儿的作用显著[11]。通过牵拉负重康复训练方式,可以提升常规治疗效果,通过感觉刺激和运动刺激,促进脑部神经发育,同时可以使脑细胞体积增大,增加树突,形成神经腱鞘,全面促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能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给予脑瘫患儿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智力发育、运动能力及独立性。

综上所述,给予脑性瘫痪患儿牵拉负重康复训练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儿智力发育、运动能力及独立性,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亚男,巩尊科,周敬杰,等.情景互动智能步行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9,34(10):521-524.

[2]金炳旭,钱旭光,赵勇,等.脑性瘫痪儿童医院康复与医院-家庭康复模式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0):1231-1235.

[3]黄珂,杨桃,胡乔,等.功能导向的脑性瘫痪儿童个别化体育活动与运动康复研究——基于ICF-CY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0):1130-1136.

[4]王东升.基于引导式教育的悬吊训练在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下肢肌张力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5(5):36-39,45.

[5]费维维.基于小组形式的构音训练对脑性瘫痪后构音障碍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5(5):40-45.

[6]谢晓明,朱登纳,袁俊英,等.腕手矫形器联合康复训练对脑性瘫痪痉挛型偏瘫患儿腕手关节功能活动的疗效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38(3):219-221.

[7]王维.头针四项对脑性瘫痪儿童认知功能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研究[J].中國医药指南,2019,17(20):167-168.

[8]戴燕琼,唐亮,曹思绮,等.体外反搏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性瘫痪并语言发育迟缓的疗效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3):2457-2459,2469.

[9]荀静平,林卓婷,李玉秀,等.引导式教育理念在脑性瘫痪儿童家庭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OL].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8):187,198.

[10]王珂.牵拉负重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效果探讨[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7,15(1):68-69.

[11]徐珊.全方位密集运动训练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痉挛及运动状态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45(3):87-90,96.

[12]吕楠,尚清,马彩云,等.康复机器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的康复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20(7):45-47.

(收稿日期:2019-12-20) (本文编辑:桑茹南)

猜你喜欢
针灸治疗运动能力
抗心衰药物联合有氧运动对慢性心衰患者的红细胞、心功能以及运动能力影响情况
针灸治疗耳鸣耳聋研究概况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针灸治疗便秘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Meta分析
面瘫的传统与现代康复治疗
老年人膝关节本体感觉研究
浅谈对中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培养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法概述
膝骨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进展
脊髓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