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

2020-06-08 09:38王小平
文教资料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

王小平

摘    要: 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永恒话题。本文以高校一线教师的视角,从拓展思政课教育功能、改进教材编写、丰富课件制作、完善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思政课    教育教学质量    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对广大思政课教师而言,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是他们日常工作中的永恒话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一线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教师“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1]。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希望是对广大一线教师的信任和鼓舞,思政课教师更应该通过教学实践,承担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责任。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从以下四条路径探讨如何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一、拓展思政课的教育功能

实现教育教学功能,是我们进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首先应该丰富和拓展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功能。思政课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教育教学功能呢?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正如人们经常把它描述为“党课”和“国课”。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政社〔2005〕5号)对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属性作出明确规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可见,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实质是通过思政课教学,使广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无疑十分重要。时代在变化,新的形势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个时候更要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形势,把握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国情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有这些正是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要直面和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存在一个明显不足,即没有把意识形态教育与国家意识培育(实质是爱国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影响思政课的实效性。当前中共中央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从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可见一斑,这份文件的“总体要求”第3点明确写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2]。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应有之义,爱国主义教育与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彼此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有学者指出,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即“对爱国和爱党、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内涵和关联阐释不够深刻”[3]。

那么,国家是什么?国家里有什么?至少我们应该懂得,国家是我们赖以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共同体,包含人口、领土、主权等。无论是把党与国家割裂,还是把国家与党割裂,在现实中都容易犯错。对于党员而言,应该把党与国家有机统一起来,在考虑党的时候,不要忘记国家的存在。对于非党员、非团员的普通群众而言,应该把国家与党有机结合起来,看到国家的时候,也不该忘记中国共产党在国家历史当中的角色、地位。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代表中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国家主权的象征,我们是爱国的,就不可能剥离国家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主权——来谈这种爱。

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意识形态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政课教育的实效性。事实上,中国共產党从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一路走来,靠的就是牢牢把党的理想与国家理想、党的利益和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凝聚民心,形成坚不可摧的统一战线,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爱党、爱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从来就是统一不可分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所指出的:“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对于习近平同志本人而言,他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格言,是共产党人把党的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最好诠释。

二、改进教材编写

构建思政课“立体教学”,还需从教材的丰富和完善上入手。思政课作为“党课”“国课”,其重要性和特殊性决定一线教师不能自编教材,由此教材编写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和教师的备课思路。在这几年教学中,我们感觉教材编写最大的缺点是可读性不强,如果说把教材比作人的有机体的话,我们的教材是缺乏血肉机体,这样的弊端很大原因归结于上述第一点,即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没有很好地与人文、科学教育功能有机融合。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哲学、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也可以适当介绍西方哲学家休谟、康德、黑格尔等人的思想;经济学方面,可以适当介绍李嘉图、斯密等人的思想,学生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产生的背景、与西方文化的联系与区别。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上,可以适当对早期的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王明、博古、李德等人进行介绍,一方面通过这些历史人物向学生阐释中国共产党当时所走的道路是存在诸多博弈的,而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道路十分不易,另一方面,透过这些历史人物,让我们看到这些历史人物真实人格的另一面,他们身上具有的一些闪光点。比如陈独秀,可以适当介绍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他的国家情怀及他作为知识分子身上的品格。类似,还有清末民初的一些历史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袁世凯等。以袁世凯为例,他在历史上是比较有争议的,然而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他是有贡献的。因此,思政课教育功能的拓展,应当首先体现在教材的编写上,教材要做到既强调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又能有机融合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功能,才能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

教材可读性不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技巧的缺陷,表现为肯定句多,疑问句和否定句用得少。疑问句和否定句用得少,就不能引导学生去思考。学生的思辨能力不能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再者,教材编写概括法用得多,叙述法用得太少。往往概括法是缺乏严谨性的手法,如果没有足够的事实描述,就难以支撑概括方法得出的结论。教材应该简约清晰,有思维的连续性和引导性。仍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为例,教学这门课已有10年,教材经过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2018年的不断修订和完善。2018年以前的教材编写很大的一个弊端是语言过于抽象的“高度概括”。比如就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出”内容来看,虽然写法思路清晰,从早期领导人李大钊开始,经过遵义会议、六届六中全会、延安整风、七大这样的过程,但对于这样的过程,我们过度简化和概括,为什么不挑其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好好叙述呢?在谈到共产国际的失误上,书本只简单谈到这种错误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几乎陷入绝境”[4](2),却没有详细介绍背景知识。对于遵义会议,它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然而这样重要的会议教材也没有详细介绍。因此,教材编写不应该一味追求高度抽象概括,而是要运用多种语言表达方法,做到详略得当。目前的2018年版教材在内容结构方面进行了很大的优化,不过在理论的归类和整合方面仍然有大的完善空间。

三、丰富课件制作

打造思政课的“立体教学”,课件制作尤为关键,因为课件是整个教学过程实施的重要载体。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无论从网上下载的课件,还是参考其他同事的课件,我发现老师们制作课件的一个弊端是“内容超载”,即把要讲的内容都往课件里塞,塞得满满的。这样做课件有什么不好呢?首先,从学习效果来看,如果把所有要讲的内容都放在PPT里,那么学生就觉得没有必要听老师讲了,不如自己看。因为他们知道你所讲的都写在课件里了。这样制作的课件很难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的积极性,只是动用了学生的视觉,却很难调动学生的听觉,甚至有时候教师讲课的声音形成了对学生视觉的干扰。教学经验表明,学生如果能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往往更容易记住和理解知识,学习效果也会更好;其次,单纯从视觉效果来看,PPT里密密麻麻的字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不利于学生学习;最后,这样制作的PPT对教师形象是不利的,因为当你所讲的内容与PPT基本一样的时候,学生会认为教师照本宣科。就我的教学实践经验来看,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在课件制作过程中,我往往只把人物肖像或者历史事件中的标志性图片放到课件里,一般不会添加过多的文字内容。这样,我在讲课过程中就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听我讲。学生看到的图片与我所讲的文字内容就可以形成有效的互补,视觉和听觉形成互补,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四、完善考核方法

完善考核方法十分重要,科学的考核方式有利于学生学到知识,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许刚从事大学思政课教学的老师会十分惊讶于我们的考核方法仍然是重期末成绩(占60%),轻平时成绩(占40%),重死记硬背的知识,比如单选、多选题、简答题等(分值占近60%),轻理解和思辨能力的训练,比如材料分析、論述题等(一般分值占40%)。在死记硬背的知识考核中,对于多选题,学生往往错选、漏选、多选都不得分,有些学生十分看重这分值(一般10分),甚至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从题库里看几百乃至上千道多选题。显然,这种考核方法对学生成长成才是不利的。据媒体报道,我国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首位,而我国人民是世界上人均阅读量最少之一。一方面是近视率高,另一方面是国人年均阅读量低,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也许至少可以说明以下两点:一是学生的健康受到了那些死记硬背知识的损害;二是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的智力在早期(比如幼儿园、小学时期)被过度开发,导致大学或中学毕业进入社会学习动力不足。对于第一点所引起的后果,也许前几年的克里米亚危机会给我们以启发。当时新闻画面有这样的细节,即画面里的年轻人很少戴眼镜。对于第二点所引起的后果,看看大学生就可以了,大学本是最应奋斗的阶段,而一些学生却选择了“混大学”。所以,从思政课角度看,应试教育考核方法有必要进行反思和改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N].人民日报,2013-09-1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1-13(6).

[3]张智.今天,我们需要怎样的爱国主义教育[N].光明日报,2019-10-22(14).

[4]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厅无经费课题项目:习近平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拓展研究,编号:2018WQNCX195。

猜你喜欢
思政课
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作用与途径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论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政课的爱国主义教育创新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