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会
摘 要: 目前,我国许多院校已将圣经文学课程作为英语专业选修课开设。作者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圣经文学课堂的实践和探索表明,这一教学方法的植入能够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诸如学生对该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差等弊端,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其语言水平、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有效改善该课程教学现状。
关键词: 圣经文学课 任务型教学法
一、圣经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圣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还是史学百科、文学巨著和语言宝库。作为西方文明发展的“基石”,《圣经》已经融入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和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时至今日,《圣经》文本不断被翻译、传播,其影响已波及东方各国,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
近20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掌握,培养专业技能、扩大知识内容、改善知识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年)明确指出,英语专业学生应该“在扎实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大纲》在“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描述”列出了英语专业知识课程中的社会文化课程,其中包括《圣经》。因此,不少高校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了与《圣经》相关的课程,如“《圣经》导读”“圣经文学欣赏”“圣经文化导论”“圣经的文化解读”,等等。诚然,对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来说,熟悉《圣经》,了解其基本内容和蕴涵,应该是一种“基本功”。对《圣经》的文本进行“原汁原味”的阅读,对其进行文学和文化的阐释,是了解英国和西方文化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丰富学生社会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1]。
目前,我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将圣经文学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在二年级下学期开设,教材选用《圣经文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目的是为三年级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毕竟,在英美作品中《圣经》格言、典故俯拾皆是,《圣经》的意象、结构模式、观念等也在英美文学中被广泛引用,对《圣经》的了解非常有助于对英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和赏析。但是,笔者在这几年从事圣经文学与英美文学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圣经》课程的学习重视程度不够,这不能不说是我校英语专业教学的一大缺憾。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学生仅仅把《圣经》当成神话故事来读。初读一两个还饶有趣味,多了就味同嚼蜡;二是教学方法的陈旧。选修课多是大班教学,如果采取传统的授课方式,领着学生一句句读经文,那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毕竟二年级学生是要参加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的,英语专四考试词汇量要求是7000个—8000个,自己阅读英文版的《圣经》没有多大难度,基本都能看懂;三是课时的限制,老师如果一句句地讲解经文,再加上自己的理解、阐释和评议,一个学期下来,能把《创世纪》和《出埃及记》讲完就不错了,对于整个《圣经》来说如同管中窥豹,学生根本不能感受到《圣经》对于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二、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语言教学由英籍印度学者珀拉胡(Prabhu)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是基于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和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特定的交际方法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众多语言活动形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2](1)。任务教学法正是利用了学生完成任务时的“成就动机”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十分有利。因此,在过去几十年间,任务型语言教学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机构课程改革中的核心内容。大卫·纽南(David Nunan)在亚太地区五个国家的调查中发现,任务型语言教学已经成为语言教学课程大纲的中心原则[3](16)。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方面做出了诸多实践与探索,如:杨梅在《任务导向的E+大学英语教学》(2017)中提出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建构[4](144-160);吴茜、陈曦等在《大学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2017)中提出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创新[5](140-141),等等。但到目前为止,将任务型教学应用于英语基础教育学科建设仍处于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阶段,而且从国内刊发的有关任务型教学的文章看来,将任务性语言教学法应用于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依然较为少见。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圣经文学课中有效应用的实践方法
英语专业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完全具备完成任务的可能性:他们具有较高层次的语言水平,具有一定的元认知策略,并且具备了利用网络占用资料的能力[6](6)。结合我校学生学习现状和新课改的要求,笔者将任务型教学法引入圣经文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适宜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既能够对《圣经》的文本进行“原汁原味”的阅读,把握其基本内容,又能够体味到《圣经》的语言魅力、文化内涵,还能够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辨性思维,激发创造性和责任感,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下面,笔者以《出埃及记》中“十灾”的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为例,说明这一教学方法在圣经文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效果。
1.圣经文学课堂中任务教学法的任务设计
以任务为单位组织教学必须考虑任务的分级、编排和任务之间的组合问题。所以,教师首先应该根据每位学生的语言水平差异,设计好各组组员名单。
根据大卫·纽南提出的任务型教学活动的六大原则(真实性原则、层次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挑战性原则和突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原则)[3](19),在“十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通过话题或主题和通过任务链两种方式设计任务。当然,任务的难度是任务设计中必须关注的焦点问题。威利斯(Willis)认为,一般来说,任务可分为六种类型:列举型任务、比较型任务、信息差任务、整理型任务、解决问题型任务以分享个人经验型任务[7]。龚亚夫、罗少茜(2003)指出教学任務的设计应该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并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及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8]。根据以上理论,紧密围绕教材和教学大纲,笔者将本课任务活动设计分为六步:
(1)熟悉学习任务的背景知识。即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对即将学习的“十灾”的相关背景知识提前了解。
(2)相关能力的阅读训练。即规定阅读时间,要求学生课前自己阅读圣经文本,把握核心内容和信息。
(3)聚焦语言成分。即要求学生针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词汇、语法、惯用法等语言知识点进行标注,力所能及地自主掌握。
以上三步内容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自主完成。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学习辅助手段,组员之间互相帮助解决语言知识点,并做好学习记录。任务结果将在课堂上以口头复述或概述“十灾”内容的形式呈现。
(4)提供更加灵活的练习。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对“十灾”的文本做出阐释和点评。
(5)引入教育性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研究。从“十灾”的文化知识链接、专题及故事集锦、典故等入手,结合实例,详细解释西方文学、政治、经济等话语中对《圣经》的引用及目的,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思辨能力。
(6)整合与反思。引导学生意识到语言是一个整体,强调语言形式、交际功能和语言有意义的融合;引导学生围绕中西文学和文化方面的对比与分析,对自己所学和所做的内容进行反思;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拓展性自主学习。
教师将根据各组成员语言水平和自学能力的不同,将这三步任务指定分配给各组,任务结果将以课堂陈述和提交书面报告的方式呈现。此外,教师还将准备几个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并且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为课后自主性拓展学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任务分配中,要确保学习者人人有任务、人人要展示,尽量保证每个学生机会均等、任务相当,还要根据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注意任务分配上的层次性和梯度原则,确保一般学生有机会表现,优等生能充分开发潜能。任务设计好后,教师给出详细的指令,并且打印成稿分发给每位学生。指令包括:1.组员名单和每步任务完成时间;2.各组专题内容和要解决的问题;3.提交书面陈述的长度、格式和口头报告时间;4.讲解前打印并分发报告提纲;5.评估标准。
2.圣经文学课堂中任务教学法的实践
任务型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强调的是学生的习得过程及知识建构过程,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2](2)。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其终极目标。
课堂是学生展示成果、汇报任务的时间,无论如何,教师始终是保证各项任务能正常实施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各组选派成员向全班展示最终任务结果,教师充当组织者,和全班同学共同评价任务完成情况。笔者一直鼓励学生将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机融合,创造性地使用适宜的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讲解生动易懂,学生多以文档、PPT、DV视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他们在展示任务完成情况时,品尝成功的喜悦,感受英语文化的熏陶,教师及时把握评价的促进作用,增强小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另外,让尚处在兴奋状态之中的学生参与成果的评价,展开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说明每组的优缺点,让他们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正确、理智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达到学习和做人双丰收。
然后,教师可以选择任务过程中某一热门的话题结合事先准备的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其课后的自主性拓展学习做好铺垫。
要注意的是,师生之间的角色冲突是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学生就极有可能会变成被动吸收者。
3.圣经文学课堂中任务教学法的巩固
任务型教学使传统教学中的被管理者转变为肩负诸多学习任务的管理者。这一教学方法并不是以课堂中任务的完成作为结束,而是拓展了学习的外延。一节课下来,许多学生仍感觉意犹未尽,浓厚的兴趣与求知的渴望促使他们课后主动学习,从而拓展了学习空间。从“血灾”拓展开来,探究尼罗河的赤潮现象;从“蝗灾”中研究近东沙漠地区各国对蝗灾的联合治理;有些同学则寻找歌珊的地理位置与炭疽菌对牲畜的传染。笔者鼓励他们展开这样的探索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以报告形式提交,最终将这些报告都纳入期末成绩考核中。当然,最终目的并非成绩评定,而是以此鼓励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独立的学习。
与任务型教学法相适应,笔者在这门课程成绩的评定中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调整了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例,二者各占50%,這样就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布置任务情况的比例。另外,试卷中减少客观知识题的比例,增加主观分析题。像“十灾”的考点不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十种灾难,而是以“十灾”的意义、启示、西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相关典故、“十灾”在西方文化中的表现等主观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拓展空间。
四、任务型教学模式应用的效果分析
笔者从2016年开始教授我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圣经文化课程,当发现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之后,对2016级本科1、2班,2017级本科1、2班两届平行班级的学生,分别应用了任务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进行比较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任务教学法接受程度较高,大多数学生表示课堂气氛更活跃,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学习,而且学习兴趣更浓厚。实施任务教学法的班级课程进度明显加快,学生之间更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主动探究精神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都有明显的提高。事实表明这一教学方法收效显著。
在许多本科院校中,我们注意到了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任务型教学模式恰恰为因材施教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施展空间。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建构者,主动探究相关的信息、资料,对复杂有难度的任务大胆地提出假设并进行验证,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观察、分析、反思语言,既有助于实现语言的系统化,又能培养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仅学会了语言,还学会了学习[5]。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将继续进行大胆的实践,特别是在任务设计、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1989)[EB/OL].https://www.docin.com/p-1844196658.html.
[2]董元元.大学英语任务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光明日报版社,2018.
[3]Nunan, Davi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4]杨梅.任务导向的E+大学英语教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
[5]吴茜,陈曦,单燕萍.大学英语教学创新与实践[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7.
[6]徐姜琴.任务型教学在英专圣经教学中的运用[J].鸡西大学学报,2006(5).
[7]Willis, J. & Willis, D.. Challenge and Change in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2002.
[8]龚亚夫,罗少茜.任务型语言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