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剑慧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学校培养未来学生的目标,其中“批判质疑”“理性思维”“解决问题”“乐学善思”等基本要点,也是小学数学学科所着力渗透的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地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作为课程总目标之一。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仅是一种学习的形式,更是一种数学学习的目标。
然而反思传统的教学行为,我们扪心自问:给学生时间和机会提问了吗?指导学生提问的方法了吗?设计的情境适合学生提问吗?课堂教学需要进行变革,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来撬动以“教”为中心的课堂,优化课堂生态。问题化学习的原理就是以学生问题为起点、学科问题为基础、教师问题为引导,灵活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乐学善思,最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以学生问题为起点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当务之急。
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有主见、思维活跃的学生。课堂让学生先行提出问题,预示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启动。教师可以通过预学、课题提问、情境创设来为学生铺设问题化学习之路。
数学学习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预学”。在中高年级,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阅读课本预习“新课”,完成课本中会做的习题,在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习欲望会更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学生提出问题后,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然后教师汇总全班的问题,以其中的主要问题为起点,进行课堂教学。
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课前教师请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问题,如图1所示,课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发共鸣,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图1
在低年级,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从“是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等角度提问。随着学生提问经验的积累,到了中高年级,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基于“五何问题”(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由何)来提问:课题内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怎样解决问题?学习后有什么收获?与相关知识有什么关系?长此以往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
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一课,教师先提出一个引导性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脑海中呈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你有哪些数学问题想和大家一起研究?有学生说:“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也有学生说:“怎么计算圆柱的表面积?”“与哪些旧知有关系?”“圆柱的表面积与圆的面积有何关系?”“学了圆柱的表面积,有何应用?”……当然,提问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提问能紧扣课题,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
当学生对课题内容本身缺少生活经验与关联知识的支持,不能直接对课题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面积”一课的拓展练习,教师可以这样展开课堂教学。
师:用12根小棒来搭封闭图形,你觉得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生:围出图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生:围出的图形谁的面积大?谁的周长大?
生:移动小棒,围出图形的周长或面积会发生变化吗?
师:你能画出搭的图形吗?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学生搭出不同的图形,并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教师在课始创设的情境“用12 根小棒来搭封闭图形,你觉得可以研究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将头脑中的“周长”“面积”概念放在一起去观察思考,去发现新的规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的情境与提出的引导性问题,可触发学生进行新的思考。
问题化学习的数学课堂教学更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设问。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尝试探究、合作分享,体验成功的愉悦,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能帮助学生形成问题化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个新的学习内容,教师通常需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情境或学习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在对比中说出心中的“真问题”,以便在课堂生成中捕捉有效的教学资源。
例如教学“两位数被一位数除(竖式计算)”一课,除法竖式的算理及算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而,“除法竖式为什么这么列?其中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48÷2,随后根据生成情况,把两种主要的解答方法呈现在黑板上。
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第一种方法,被除数、除数、商一目了然,小部分学生列出了第二种算法,但对算法不甚了解。一番观察后——
师:对于第二种算法,大家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4”的下面要写一个“4”,“8”的下面还要写一个“8”呢?
生:商不是“24”吗,为什么最后又要写“0”呢?
这两个问题,恰恰是学生心中感到疑惑的问题,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明晰算理,对算理和算法进行沟通。
师:好,让我们联系分小棒的过程,看看这里的两个“4”、两个“8”、1个“0”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及时抓住学生的真问题,让它成为统领全课的核心问题。
在组织学生探究方法、归纳规律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性问题能促进学生自主设问,帮助学生生成问题、聚焦问题、扩展问题与解决问题。
如教学“观察物体(三)”一课,教师推荐了一种观察记录的方法,如图2所示。
图2
师:你看得懂吗?有问题吗?
生: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生:为什么不从正面、左面观察呢?
师:老师现在把这个立体图形变一变,现在又该怎么记录呢?
教师在教学设计与运用上适度改变或增补一些背景内容,让学生经历思维的“预热”,之后提出的问题会紧贴教学的重点难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
课堂操作活动给学生创设了手脑并用的学习空间,在学生双手操作的同时,大脑也会进行积极的思考,学生的问题就自然而然产生了。
如教学“面积”一课,在比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大小时,一学生认为它们的面积一样大,如图3所示,因为横行与竖列中都是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但很多学生不同意。教师引导学生追问:你们可以用问题来考考他。于是学生提出:9个小正方形这样摆是图形的面积吗?这两个图形为什么不摆满?……
当学生在操作互动中对知识的理解产生争议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相互质疑的方式,将学习引向深入。
图3
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在交流中质疑,在质疑中思考,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有效措施。
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横式计算)”一课,通过自主探索与分享交流,学生在黑板上留下了四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师:看了这么多的计算方法,此刻你们的脑海中一定产生了一个深深的疑问——
生:到底哪种方法最好?
生:这些方法可以分成几类?师:要先解决哪个问题?
生:分类的问题。
……
课堂中的认知冲突并非教学障碍,教师只要合理利用,巧妙点拨,适当引导,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后的困惑是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与其由教师揣摩学生的心思,不如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将心中的疑惑表达出来,让学习“持续”发生。在解决核心问题的学习活动之后或者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可提供学生提问的机会,这样能很好地发展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当课堂学习活动结束之后,肯定还有学生存在疑惑,此时让学生及时提问,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如教学数学拓展课“九宫格”之后,学生经过探究填出了一些九宫格,并且发现这些九宫格“中间都是5”“角上都是双数”“边上中间都是单数”等,还意识到不同方法之间可相互变换,如图4上下两行互换就是图5,左右两列对调就是图6,而外围一圈数字逆时针旋转就是图7……
图4
图5
图6
图7
此时,教师抛出一个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研究到现在,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中间都是5?(中间一定要是5吗?)
生:为什么角上都是双数?(角上一定要是双数吗?)
生:为什么边上中间都是单数?(边上中间只能是单数吗?)
生:为什么和一定要是15?
生:到底一共有几种不同的填法?
生:九宫格是谁发明的?
……
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后续的教学,教师可围绕着这些新问题展开,有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可让学生课后去探究。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深入,真正做到了学习的“持续发生”。
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进一步引问:“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你们还有什么需要研究的吗?”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适时加以指导,如在与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找问题,或者从新知识的特征、定律、公式上找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结束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学了三角形内角和有什么用?”“两个三角形形状、大小完全不一样,怎么会都是180°?”“除了内角和,难道还有外角和?”等。“有什么用”正好能用作练习的引入话题,该课的练习,事实上都是在解释“有什么用”。学生对于提出的问题产生新的学习动机和欲望,促使学习持续发生。
又如在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3 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加起来是3的倍数?为什么2和5的倍数的特征只要看个位就行了?”在得出乘法分配律之后,引导学生提出猜想:“除法中有没有这样的分配律呢?”当学生解决了先前提出的问题后,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实现了问题串的学习形式“提问→学习成果→提问”的循环往复。
学生的提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重在鼓励,成在引导,贵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