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 惠,王德荣,杜虹蓉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52)
胆道结石为胆石症常见类型,病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胆道感染、胆道梗阻、生活环境及营养支持情况有关[1]。根据部位不同,可将其分为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若不及时治疗,会至严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2]。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传统开腹已经逐渐被微创手术替代。而对患者而言,再微创也是相对的,也存在一定的应激性与机械损伤,因此术后护理及其重要[3]。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胆道结石老年患者实施不同护理。
纳入标准:年龄≥60周岁;经超声、影像学诊断明确诊断;手术指征;可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手术禁忌症;肝胆系统急性炎症;认知、精神、沟通障碍者。将我院(2017年06月-2019年05月)收治胆道结石拟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护理的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65-79岁,平均(70.3±1.6)岁。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的实验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65-78岁,平均(70.1±1.7)岁。(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患者均予全麻下性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术后安返病房。对照组常规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实施护理干预。实验组针对性综合护理:①一般护理:全麻清醒,取头高30-45度,不禁饮,每小时30ml,6小时后无不良反应,可进流质清淡饮食,清除喉部分泌物保持口腔清洁。注意引导排痰,减少腹壁张力。②心理、健康指导护理:讲解疾病病因、治疗、手术过程等,耐心回答疑问,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③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翻身时避免引流管受压、弯曲、脱落,注意防止下床后引流管逆流。同时注意查看患者是否有高热等现象。④并发症及疼痛护理:定期翻身,抬高臀部、踝泵运动等,依据疼痛原因进行相关的方案应对,以多模式的镇痛方法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对照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析。护理效果判断:以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下床活动时间判断。护理的满意率判断:对患者发放护理满意率调查表,总计发放80分份,实际回收80份,每份以100分为满分,100-95分为非常满意,94-90分为满意,89-80分为基本满意,79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
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更佳(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照()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照()
P 0.000 0.000 0.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于8h时间段比较差异(P<0.05)。疼痛VAS评分在术后24h、3d、5h时间段中,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8h 24h 3d 5d实验组 40 0.43±0.040.95±0.070.72±0.060.07±0.01对照组 40 0.42±0.031.31±0.111.24±0.110.33±0.02 t 1.265 17.463 26.247 73.539 P 0.210 0.000 0.000 0.000
实验组护理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护理的总满意率86.67%(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比较 [n,(%)]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传统手术恢复慢,因此以创伤较小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是老年胆道结石疾病有效方式,在围术期辅助有效护理可提高疗效。因此针对我院收治老年患者,于术后进行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实施加强一般护理以顺利度过术后恢复期。心理、健康指导护理以,消除不良情绪,树立治疗信心。引流管护理以防止并发症。疼痛护理以减轻患者疼痛。综合实施下,效果理想[5-6]。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对症护理组,VAS 评分更低(P< 0. 05)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效果更佳(P<0.01)。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于8h时间段比较差异(P〈0.05)。疼痛VAS评分在术后24h、3d、5h时间段中,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护理的总满意率86.67%(P<0.05)。综上所述在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老年患者中,术后以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排便、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