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0-06-07 10:48黎娟好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

黎娟好

【摘 要】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切实需要,也是变革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本研究基于小学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与理论演绎,构建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绩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0)34-0212-02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以抽象性和逻辑性为主要表现的学科,难度较高,对小学生而言,有些内容不易理解,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是指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渠道向学生传递学习资源、技能,丰富教学载体,拓宽学生的视野,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能推动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

1   微课与翻转课堂概述

1.1  微課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它的核心是以视频为载体的知识点,同时还包括与知识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等[1]。目前,关于微课的研究集中在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聚焦在微课的内涵、特点、理论依据等方面。同时,微课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具有主题突出、短小精悍等特点[2],它将复杂的知识内容碎片化、情境化、生动化,从而使得学生少时高效地内化知识内容。

1.2  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外借助互联网技术获取并使用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新知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化与应用,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的教学方式。2011年,可汗在TED大会上做了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此后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问题[3]。目前关于翻转课堂的相关研究集中在理论探讨、模式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应用效果的评价等方面。

2  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明晰构建理念

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素质教育理念与翻转课堂理念有机结合,强调知识学习在课前,知识内化在课中,注重将知识向能力转化,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主张能力与素质比知识更为重要、更为稳定、更为持久。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中心工作,旨在全面开发学习者的各种能力,使知识、能力和素质和谐发展,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2.2  构建教学模式

2.2.1  课前前置预学,评价诊断

课前前置预学阶段主要包括明确目标,设计问题;提供资源,传授知识;诊断学情,以学定教三个步骤。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中,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社会需求,即社会背景要求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学习者特征(学习准备、起点水平和学习风格)和教学内容(内容是否适合翻转,技术能否支持)等要素,并据此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预学。

2.2.2  课中针对教学,内化知识

课中针对教学,内化知识阶段主要包括预学反馈,明确问题;教师引导,互动探究;协作学习,解决问题;巩固深化,总结评价四个步骤。课中,教师先根据学生课前作业的完成情况,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突破知识薄弱点和盲点。在对课前预学进行反馈整理后,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也可将预先准备的微课资源推送给学生,让有需要的学生反复学习,内化吸收数学知识。此外,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互动探讨,使学生在互动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协作学习,着重解决实际问题。

3  研究实践与效果分析

3.1  研究设计

本研究选取江门市恩平海外联谊学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中开展教学实践。本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前测设计开展实验研究,以检验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

选取小学四年级(1)班作为实验班,小学四年级(2)班作为对照班,并同时进行前测。然后利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对小学四年级(1)班开展教学实践,对小学四年级(2)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学习一个单元后进行后测。最后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以检验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3.2  教学实践

教学主要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推送的微课视频,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课中组织学生进行预学反馈,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然后教师推送关于三角形的相关微课,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三角形的具体特征。最后教师推送微课视频和课程作业让学生学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3.3  效果检验

3.3.1  前测

本研究在“三角形”单元讲授之前,分别对四年级(1)班(实验班)与四年级(2)班(对照班)进行前测,前测结果分别是O1、O2,测试内容主要是关于“三角形”的知识点。具体前测数据如表1所示。

由表1前测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Sig.为0.035,因此方程差异显著。Sig.(双侧)=0.032>0.05,即四年级(1)班(实验班)与四年级(2)班(对照班)的前测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认为四年级(1)班(实验班)与四年级(2)班(对照班)的学生在实验前的成绩基本一致。

3.3.2  后测

本研究对四年级(1)班(实验班)开展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对四年级(2)班(对照班)进行传统方式的教学,然后在“三角形”单元结束后,分别对四年级(1)班(实验班)与四年级(2)班(对照班)进行单元测试,所得测试分数分别是O3、O4。具体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如表2所示。

由表2后测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Sig.为0.001,因此方程差异显著。Sig.(双侧)=0.000<0.05,均值差异为-2.390,所以四年级(1)班(实验班)与四年级(2)班(对照班)的后测成绩有显著性差异,且四年级(1)班(实验班)的平均分高于四年级(2)班(对照班)。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与教学实践,概述了微课与翻转课堂,从理论上构建了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了该模式的有效性。研究表明,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新型教学模式迅速发展,教师未来需要脚踏实地、扎根一线,开展进一步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9).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3]张辩辩.国内近五年微课研究的文献综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