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丽娟
摘 要:伴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改革创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政策逐渐得到了全面的实施。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我国的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合作教学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受到教师广泛关注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合作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有效性的合作学习可以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活力。本文将在以下围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展开探究,以此来保障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合作学习 有效性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44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诞生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起新型的师生互动模式,同样也可以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通过更加密切的合作互动学习,有助于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语文学科是小学教学阶段的重点内容。通过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入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仍处于发展中的阶段,需要教师进一步完善。保障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小学语文教师的关键教学任务。
一、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优势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受到小学语文教师广泛应用的一种信息教学方式,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限制和弊端,具有十足的教学优势。首先通过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起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较单一,小学生只可以在固定的教学模板中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小学生的个性教育发展受到限制。合作学习的方式突破了小学语文课堂的单一性弊端,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保障。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更加侧重于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力。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为每一位小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语文学习空间,学生的语文个人能力发展受到了尊重。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中,小学生处于被动的语文学习地位,使得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到限制,然而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下小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显著增强。总之,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明确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于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收获个人价值的体现,确保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教学问题
1.合作小组的人数分配不合理
由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我国的教育界仍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因此当前的合作学习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仍存在着较多的教学问题,使合作学习的最佳效果无法得到发挥。首先,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素养存在不足,导致了教师在进行合作小组的人数分配时缺乏合理性。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资源有限,然而教师为学生分配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存在人数过多的现象。合作小组的人数过多将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率,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同时,人数过多的合作学习小组中学生无法发挥出个人的价值。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数分配。
2.教师参与到合作中的时间较少
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应当得到更新和完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蕴含的教学理念包括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却忽视了合作学习的教育内涵。小学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较大,教师的地位过于严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参与的时间较少。比如,教师为学生开展了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课堂,教师为学生准备了充分自由的讨论空间,然而教师自身并没有参与到问题的讨论活动中。教师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之路中的引导者,因此教师需要发挥出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小学生指引正确的合作学习方式。为了保障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师需要更加积极地参與到合作学习的模式中,与学生构建更加亲密的师生关系。
3.合作学习方式的不灵活
小学语文教师在为学生开展语文合作学习的课堂时忽视了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灵活性。教师往往为学生设置单调的合作学习内容,比如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语文学习讨论。在讨论的单调形式下,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流于表面,使得小学生无法培养更加高效的语文学习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培养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合作课堂。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策略
1.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分配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以往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小组分配存在不合理的特性,导致了学生无法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中取得有效的学习效果。首先,教师应当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数划分。教师应当结合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为学生完成人数的划分,在合作学习的语文课堂中小组的人数不可以过多,也不可以过少,通常在5—7人更加合适。同时,教师在进行小组人员分配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合作学习小组的能力水平相等。许多教师忽视了学生本身的语文能力,导致了最终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形成了能力不等的局面,使得语文合作学习丧失了公平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的考虑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姓氏歌》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时。为了保障小学生可以完成高效的语文合作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教师为学生分配好人数,保障每一位小学生都可以有充分的空间来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分配小组人员时应当注重小学生在语文能力上的差异性,教师应为一个小组安排一位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作为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有助于提升合作学习小组的整体实力,使每一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成长。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可以确保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
2.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起来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需要及时地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教师应当积极地融入合作学习的课堂中,使自身参与到学生的语文学习中。通过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小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保障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同时使教师完善了自身的教学设计。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关于“雷锋精神”的语文讨论。教师可以率先进行分享,教师为学生讲述自身遇到“雷锋精神”的事迹。通过教师将见闻进行分享,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鼓励了学生勇于讲出自身的见闻和观点。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局限于学生之间,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合作,积极地构建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保证语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3.丰富合作学习的形式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时不应将教学的形式进行局限。教师应当以语文知识的内容为基础,为学生延展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比如为小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合作实践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形式的丰富,教师为学生构建了更加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小学生参与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受到激发,确保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海的女儿》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应当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创新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海的女儿》这篇课文的情境演绎。学生在合作演绎的过程中对语文课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感,保障了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为小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得到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邴永秀《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学周刊》2019年29期。
[2] 柳巧娜《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读书文摘》2016年26期。
[3] 杨晓梅《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课外语文(下)》2019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