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020-06-07 03:30刘廖姣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探讨小学语文

刘廖姣

摘 要:新课标的出现,要求在语文课堂上要营造好课堂氛围,我们所谓的课堂气氛是指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整体气氛。课堂气氛可以作为衡量教学课程是否顺利进行的重要标准,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素质,以达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气氛 探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7.037

小学语文是一门重要学科。但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贪玩、精神力不够集中、学习松散。小学生的文化储量不高,还集中不了注意力,导致学习无法提高效率,要想提高学习兴趣,就要活跃课堂氛围。为了培育学生的思维智力水平,可以开展趣味课堂模式,这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创新了课堂模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

一、小学语文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的信念,在教学时可以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观潮》这一课时,先用多媒体展示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色,再添加背景音乐的方式进行课前引入。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潮来时”这一片段,老师挑选出优秀的句子或者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记录下来,以此来积累写作素材,然后在让学生大声朗读,这样学生就会喜欢上阅读,更加积极主动,改变了学生进行被动朗读的局面。在日常学习语文词语的时候,教师领读,学生跟读,这完全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性,要在教学环节中,让老师当学生,学生当老师,既然学生都会读,为什么还要老师领读呢?要进行角色转换,这样得到的效果远胜于学生跟读的传统做法,教学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

2.采用先体验,后指导的教学方式

上课的时候教师可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上课的时候再由老师对他们的自学成果进行检查。通过这样的先学后教模式,可以把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能力调动起来,让他们有目的性地看书,不会盲目去看,这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还可以设计当堂训练的题目,在课上检验效果,这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又让教师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在学习《吹泡泡》这一文章时,先在课前让学生在家试着自己做泡泡,用肥皂水当材料,学生在做泡泡的过程中,找到了乐趣,这样就能理解文章作者喜欢吹泡泡的原因。孩子们在课上讨论吹泡泡的过程,说的都非常清楚明白。接着练习用“先……然后……再……”说话,大多数学生都能联系实际进行说话训练:如“我帮妈妈洗衣服……”“放学后我和同学一起打扫卫生……”“爸爸带我去植树……”等等。这样就采用了先体验后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的收获也很大。通过当堂练习题目,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轻松完成,因为学生进行了自学,这样学习效果会很好,知识记得牢固,用比赛的方式进行知识竞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容易被新事物吸引,对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那我们就可以采用生动教学法,这样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感受课堂有趣性。例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篇课文时,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曹冲称象”故事的视频片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免会有厌倦学习的心理,有了这种心理,我们就要及时的调节这种情绪,这种生动的教学模式就可以减轻这种消极情绪。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二、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注意事项

1.以学生为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第一位的,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课堂主角,而要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任何教学方法都在为学生服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2.抛弃传统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般来说对学生比较无趣,缺少主动性。老师要营造一个欢快、生动的课堂氛围。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做游戏来增加对文章的理解,调动积极性。将所有桌子都摆成一个长方形,中间的区域进行学生角色扮演。在学习《比尾巴》这篇课文的时候,先让学生熟悉课文,大声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在中间空白区域进行角色对话或者角色扮演,以此来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老师还可以提出一些课堂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在学习《彩色的梦》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提问“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彩色的梦”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这种多元上课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注意语言的积累

鲁迅曾经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话,这才能酿出蜜来。”学习语文这个学科的时候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有了更多的积累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才能更好地学会说话,会说话。在读课文的时候,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需要激昂高亢的时候就激昂,需要柔声细语的时候就柔声细语。教师要注重引发学生动情的朗读,在朗读中积累知识。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配上音乐、视频、图片,让同学身临其境,把自己置身于文章中,感受文章的美妙。

想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要注重创新教学,采用情景教学法,生动有趣的进行课堂教学,带动教室的气氛,让孩子们爱上学习,激发积极性。小学阶段的孩子好动、好奇心强,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这种问题,营造好的氛围是很必要的,比如在课堂上利用多媒體引入图片和视频,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这都是良好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学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华少年》2018年第26期。

[2] 魏敏《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浅析》,《中华少年》2017年第33期。

[3] 黄宏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亚太教育》2017年第2期。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探讨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浅谈课堂教学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