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

2020-06-07 02:02高小梅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3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文化建设教学质量

高小梅

摘 要: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初中教学工作在教育领域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还要将文化建设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一直是学者们都在思考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将教学任务作为重点,还要对班级文化建设多做贡献。本文将围绕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班级文化建设为话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教学 文化建设 教学质量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3.063

在初中学习阶段,教师身肩重任。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将教学重心放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对班级文化建设有更加深刻的体会,积极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中。文化建设作为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加强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班级管理缺乏创新性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班级管理工作得到了一些成效,但是从中也发现了问题。当前社会背景下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很明显缺乏创新性。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发现,管理方式相对来说比较老旧单一。这样的管理方式,并不能提高班级文化建设的成效,严重缺乏创新性,学习氛围相对来说枯燥无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缺乏学习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厌倦学习,甚至会产生排斥的心理,严重影响了文化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仅仅是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并没有对课程进行深度剖析,这就使得学生无法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一般会将知识单方面传递给学生,无法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导致了学生之间缺乏学习交流,学习积极性严重下降,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2.班级文化建设意识薄弱,认识片面

班级文化建设可以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一味地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得学生成为只会学习的机器,将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固化了学生的思维模式。经过调查发现,不少的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地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很多家长缺乏对文化建设的认识,认为文化建设华而不实,只有考试成绩才是最重要的,禁止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任何课外活动,耽误学生学习。教师和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文化建设活动,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理论知识,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掌握学习技巧。

3.班级文化建设参与性不强

班级文化建设工作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还需要学生的配合和帮助。以往在开展文化建设工作的时候,由于教师的方式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学生缺乏参与感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可以创新文化建设的方式,让学生提高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当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初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1.提升初中学生班级主人翁意识的内在要求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作为课堂参与的主体,占据重要的位置。以往在开展文化建设工作中,大部分的教师将自己的地位看得非常重要,处于领导者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认为学生就应该听从安排,将管理班级的权力攥在自己手中,這样循规蹈矩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文化建设工作的提高。学生也受到了这样模式的影响,认为应该听教师的话,教师让做什么才可以做什么。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主人翁的意识。在初中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加强自我意识,将班级看作大家庭,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应该尽自己的力量,认识到主人翁的地位,自觉维护班级的纪律和学习秩序。

2.提升素质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

初中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加上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将学习成绩看得十分重要,很多学生的心思都用在如果提高成绩上面。有些学生为了有比较高的成绩,在考试的过程中抄袭他人的试卷,这样的行为是明令禁止的。教师在进行文化建设的时候,不能仅仅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提高,还要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行培养,让学生可以全面发展,不能为了取得好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班级文化建设工作需要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3.提升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方式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没有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初中生各种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善,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网络信息充斥着学生的眼睛,各种信息良莠不齐,学生缺少明辨是非的能力,很多学生对新鲜事物存在很大的好奇心,电视和新媒体等存在不良的文化元素,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这样的心理很容易让学生走入歧途。因此,教师要通过良好的文化建设,让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让学生可以得到自我完善和发展,帮助学生抵制不良信息,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初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

在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理论知识,还应该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对于中学生而言,班会的形式并不陌生,班会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教师在开展班会的时候,应该创新思维方式。班会内容大致都是和学习成绩或者是思想道德有关系的,建议教师在举办班会的时候,应该让学生选择主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演讲或者辩论的形式开展主题班会,让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释放权利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班会,让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思维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喜闻乐见的学生文娱活动,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

文化建设工作虽然一直在进行,但是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原因就是教师的方式严重脱离实际。因此,在进行初中文化建设的时候,教师应该贴近生活,利用生活的元素开展文化建设。班主任教师应该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开展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和集体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不同的文娱活动。让学生可以发挥最大的能力,挖掘自身潜力。教师可以根据兴趣开展教学工作,如果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教师可以举办乐队的形式,让学生可以参加歌咏比赛,通过才艺展示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举行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提升班级文化建设水平

除了上述的活动形式以外,教师还可以举行其他有意义的活动,以此来提升班级文化建设的水平。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涉及传统文化的学习,教师可以举办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节庆活动、学生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和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心理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观的形成。参加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塑造人生观,还可以提高班级的向心力,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总而言之,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班主任教师应该创新模式,丰富内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通过举办有意义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学生的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张莺《浅析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年第35期。

[2] 颜斌《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班级文化建设实践探究》,《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年第5期。

[3] 郭丽《浅谈初中班级管理精髓——争做主人,敢为人先》,《新课程学习》2014年第4期。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文化建设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浅谈初中班级高效管理策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