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专业学—训—赛—创—岗一体化育人模式探究

2020-06-06 04:29贾继鹏赵芳琴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19期
关键词:机电专业PDCA循环项目化教学

贾继鹏 赵芳琴

摘  要 以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为例,通过对育人模式进行分析,构建“学—训—赛—创—岗”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挖掘育人模式的核心内涵,提出育人模式的实现途径,并进一步明确必要的保障措施,最终达成全面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机电专业;PDCA循环;项目化教学;专业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9-0122-03

1 现状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高职院校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1]。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必须改革原有的育人模式,应该思考如何科学合理地把岗位技能、创新能力、竞赛技能、实践技能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中,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已经尝试大赛导向、项目导向、创业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大多重视某一方面,对于学习、实训、竞赛、专创、岗位的一体化融合方面综合考虑不足。创新融合“学—训—赛—创—岗”的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的方法和能力,也是当下培养具备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职教人才的关键和重点,更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2 “学—训—赛—创—岗”育人模式思路 :以高职机电专业为例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突出就业导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岗位能力为主导,以创新意识和职业精神为要义[2]。以高职机电专业为例,一体化育人模式的构建就是围绕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职业精神,将“学”“训”“赛”“创”“岗”建立有机联系。

首先,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活中的项目,采取项目化教学,形成通识项目育人[3]。

其次,以集訓的方式,对涵盖专业基础能力的课程,引入机电行业标准、规范,打造学生过硬的技术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然后把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以任务的形式纳入专业教学实训中,实现分层的大赛项目教学。

第三,融入专创融合思想,培养学生的专创意识和职业精神,锻炼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提高学生软素质。

第四,利用就业岗位实训推动学生向社会人技能需求过渡,促进学生增加知识获得感,强化职业精神,最终构建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的一体化育人模式,如图1所示。

3 “学—训—赛—创—岗”育人模式的核心内涵

学:以专业通识项目激发初学者的学习兴趣  “学”主要是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考量高职生源和学情,就必须要对理论和实践进行重新架构。在入学的第一学期,机电类专业就需要以项目的形式开展专业通识教育,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生活中的项目,比如一室一厅配电、台灯的制作等内容。利用任务驱动,在项目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做中学”的乐趣,从而从刚入学就让他们适应学习模式、明白学有所用,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训:以专业基础项目集训作为进入专业学习的热身操  “训”主要是引导学生平稳度过“学”的阶段,进入专业基础项目的实训阶段。这一步,学生要不断接触机电的专业教育项目,要求其掌握机电的基本技能,如电气控制与PLC项目、单片机项目等,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模式,使其掌握足够的专业技能。“训”的效果直接影响后续“赛”“创”阶段的学习质量。另外,“训”的过程中要引入机电行业标准、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赛:大赛教学项目是专业能力提升的大熔炉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风向标,大赛承载了一个专业的核心技术,将大赛精华精炼并融入能力培养,形成适合教学的大赛项目实训体系;同时可以组建大赛社团,以课外社团任务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大赛项目化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信心,快速培养学习能力,锻炼实操水平,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技能竞赛,扩大大赛受益面,省市级竞赛则可以实现分级培养,对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点上突破,为学校和个人争取荣誉,也可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形成良好的带动效应。

创:“双创”意识培养是进入社会前软素质提升的大练兵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国家战略,也是当下时代的需要。创新教育不仅是商业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更应该是与专业结合的专创融合,创新应该基于专业[6]。大多数高职院校机电专业在课程中开设单片机课程,而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创新等比赛都可以承担起专创融合的任务。在开展专创融合时,学生需要文案、表达、团队,才能完成专创的路演。学生在专创融合的竞赛过程中需要对项目进行合理表达(语言或文字),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有效培育学生的软素质。

岗:对岗就业是职业能力的终极战场  就业岗位是每个学生毕业后的第一起点,也是展现职业能力的战场。高职机电专业的培养中应该增加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在校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将通过“学—训—赛—创”获得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应用到具体的典型工作岗位项目中,达到机电专业知识学习的融合贯通,起到核心能力总成的作用[4]。如在就业项目中,增加校企合作的智能家居、物业电工等典型就业项目,开发成学习任务,综合应用前四个方面的知识体系,完成在校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项目化学习。如此,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专业成就感和获得感,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自我学习的习惯,为毕业后进入社会增强核心竞争力。

4“学—训—赛—创—岗”育人模式的构建途径

开展“教师革命”,重新定义新时代教师  要构建“学—训—赛—创—岗”育人模式,首要就要进行“教师革命”,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科式“满堂灌”或自导自演的局面。在教师分组中可以设立学科项目组或模块组展开教研和集体备课,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课堂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教练作用”,引导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同时强化技能训练[5]。其次要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项目学分体系,让学生挣学分。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大项目考核力度,在项目施压和课程思政的引导下,逐渐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我学习能力。最后,教师项目组或模块组间定期召开集体教研,找出课堂教学问题,不断改进。总之,五位一体育人模式下,教师的责任就是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战场”,自己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幕后指挥者。

修订人才方案,融入五位一体育人模式  要构建高职机电人才培养五位一体育人模式,需要从顶层设计上将 “学—训—赛—创—岗”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进行改革、研究、修订。关键在“融”,要把握好项目模块的重组和设计,要有专业教学标准的底线意识,确保各机电专业知识体系的层次性和整体性;要面向未来岗位和社会需求,要考量学生全面发展和自我学习,防止仅根据竞赛或创新竞赛,出现简单项目或实际项目的罗列,防止过度强调大赛而忽略就业岗位、过度强调技能教学而忽略专业育人的现象。只有将“学—训—赛—创—岗”有机地融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学组织,融入课堂教学,融入学生德技一体化培养,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利用PDCA循环,对育人模式跟踪、反馈、评价、优化  在五位一体育人模式的落实中,可以使用PDCA管理循环开展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6]。首先是计划,做什么?怎么做?其次是执行,实施计划的内容包括什么?然后是检查,是否按照计划实施?采取什么措施?最后是处理,下一次应该怎么改进?

首先关注教学计划。系部教务和教研负责人修订、审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是否为“学—训—赛—创—岗”所对应的教学项目,并建立教学改革项目小组,制订开展PDCA诊断改进计划。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中,一定要严格执行“一课程一進度一标准”,课程进度的把控能够监测课程设置中课时的完成数量,课程标准的把控有助于监测是否按照人才方案上课,是否按照项目化教学标准进行,是否融入一体化的五个要素。

其次关注教学实施。教学实施中任课教师主要自查自己的课堂,明确自己是否注重了课堂项目化实训,是否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培育了学生的职业精神,是否将“学—训—赛—创—岗”育人模式理念做到了彻底落实。教师要记录自己授课的优缺点和模式存在的问题,以便定期反馈研讨改进。

随后关注教学检查。系部领导和教学教研负责人应该定期深入一线课堂,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通过信息化问卷调查、随机随堂调研、现场学生访谈等形式展开教学实施效果调查,发现问题、汇总问题,以备后期开展教学研讨。

最后关注教学改进。在每周开展或根据反馈问题情况不定期召开系部教研例会,针对“学—训—赛—创—岗”育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认真聆听一线教师的反馈,根据听评课以及教学检查情况,梳理出问题的轻重缓急,在会后改进优化并严格执行。

如此,不断地利用PDCA教学管理循环,对育人模式进行跟踪、反馈、评价、优化,并动态调整方法,经过2~3轮的实践,形成符合学校学情的项目化教学方法与模式,彻底落实“学—训—赛—创—岗”育人模式,最终实现一体化育人。

5 结语

高职机电专业“学—训—赛—创—岗”一体化育人模式是基于当下新时代企业职业教育人才需求设计,在项目化学习和实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以实训提升学生技能 [7]。以职业竞赛项目和专创融合项目为载体,将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精神培养始终融合于每个项目之中;以学校所学就是企业所用的教学理念,加强就业岗位与职业的对接,互融互通,形成五位一体的育人体系;通过“教师革命” “课堂革命”以及“PDCA教学管理循环”,落实达成一体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提高高职机电专业的育人质量,提升学生企业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席东梅.筑牢职业教育发展之根基:专家解读《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26-31.

[2]宋云.应用型人才培养“学—赛—创”育人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6):9-11.

[3]任刚德.浅析高职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机电类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40-41.

[4]石瑞丽.高职院校推进“课岗赛创”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2):288-289

[5]于露.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建工专业建设的思考:以BIM施工项目管理技能大赛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0(8):175-176.

[6]谢虔.PDCA循环法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系统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12(8):21-22,26.

[7]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宁市教科院市级重点课题“依托优质资源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ZYJS15001)的研究成果。

作者:贾继鹏,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助理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赵芳琴,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工程师(810016)。

猜你喜欢
机电专业PDCA循环项目化教学
论实践能力对学好机电专业的影响力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PDCA循环应用于
中专学校机电专业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探究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数学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