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莹 吴 培
颅内动脉瘤破裂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1,2],病死率高[3,4]。良好的护理手段可一定程度上影响病人的预后[5]。细节护理指从护理人员到病人、从生理到心理的一项长期、持续与细致的护理干预,加强细节护理能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质量[6]。本文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肺部感染及预后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5 年2 月至2017 年2月收治的104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 例。对照组男性28 例,女性24 例;年龄43~78 岁,平均(61.37±11.24)岁;动 脉 瘤 直 径4~26 mm,平 均(12.52±2.17)mm;术前Fisher 分级1 级2 例,2 级33例,3级17例;初中20例,大专21例,本科11例;开颅夹闭术34例,血管内栓塞18例。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26 例;年龄44~78 岁,平均(62.37±12.24)岁;动脉瘤直径5~23 mm,平均(11.26±2.24)mm;术前Fisher 分级1 级3 例,2 级31 例,3 级18 例;初中22 例,大专20 例,本科10 例;开颅夹闭术32 例,血管内栓塞20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护理。入院后,予以重症监护,密切观察意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与病人家属进行基本的交流,掌握病情,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对家属进行讲解。
1.2.2 观察组 接受细节护理,具体措施:①强化细节化管理理念,督促相应护理人员接受专业的细节化知识培训,强化对细节管理的重视;②将细节护理流程规范化,根据病人病情以及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③强化交接班管理,对于特殊病人,应在床头进行,接班人员须详细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所带导管以及输液情况,并签名确认;④细节护理服务的深化,要全面落实用药护理、心理护理、病房环境护理等,加强与病人沟通,加强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依赖及信任感;⑤随访护理,出院前为病人建立个体化护理档案,并定期随访。
1.3 观察指标 出院后随访6 个月,记录肺部感染情况;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评估生活能力[7];以KPS评分评估身体状况[8];GCS评分[9]评估意识状态。
表2 两组GCS评分、ADL评分以及KPS评分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肺部感染情况比较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92%,1/52)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8/52;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4.78±1.46)d]较对照组[(7.14±2.64)d]明显缩短(P<0.05),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7.56±2.34)d]也较对照组[(9.57±3.61)]明显缩短(P<0.05)。
2.2 两组预后比较 入院时两组GCS评分、ADL评分以及KPS 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后6 个月,两组GCS评分、ADL评分以及KPS评分较入院时均明显增高(P<0.05),而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近年来,细节护理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新型护理模式,能把发生护理不安全时间后的消极处理变为发生事件前的积极预防,即为将如何处理疾病变成如何控制疾病,从而降低疾病存在的潜在风险[10]。细节护理要求责任护士经过培训合格后按照流程进行护理工作,严格且规范的进行每一个步骤的操作,并且及时为病人提供各方面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病人治疗配合度,促进病人早日康复[11]。本文结果显示细节护理有助于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而且,可以明显提高病人GCS 评分、ADL 评分以及KPS 评分(P<0.05)。这提示细节护理能有效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预后。另外,细节护理明显缩短病人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其原因可能与细节护理的护理流程有关,强化护理观念,规范化护理流程,细节深化护理措施,降低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细节护理能明显降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病人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