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审视当下的教学现状,在课后作业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存在忽略预习作业、应付课后作业、抄袭参考答案甚至拖欠作业等不良现象,这反映出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布置中存在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引入深度学习这一概念,就深度学习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思维框架的搭建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深度学习 课后作业 思维框架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8.044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和重要性
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内容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对知识中包含的内在思想进行吸收和掌握,并将这种思想融入知识体系中,并将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入深度学习理念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提升语文综合素养。语文知识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且需要产生自身的情感体验。鉴于此,要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语文知识,采用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借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网络,从而促进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
二、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存在的问题
1.作业目标不明确
就当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而言,由于语文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相对较为零散,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存在目标不明确的现象,对作业的顺序和作业的分量的安排都有所欠缺,从整体角度而言,课后作业的安排较为枯燥,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等心理情绪。
2.机械性作业过多
在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中,机械性的重复作业比较多,却严重缺乏让学生参与作业思考的环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大都注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下意识地忽略通过作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个别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只求数量不求质量,认为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就能记得更牢。事实上,这种机械式的、繁重的作业布置反而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消退,更谈不上如何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了。
3.实践性内容较少
对于部分小学语文教师而言,课后作业的布置多着眼于巩固既往的知识,大都是通过生词的抄写、新词的记忆、形近字的比较以及课后习题的练习等方式进行布置的,甚至有很多教师要求学生使用教辅资料进行课后练习。而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语文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的能力的培养,而非反复地、机械式地进行巩固练习。
4.老旧内容较多
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从配套的练习册中选择题目,或者从网络上搜集现成的习题,很少有教师能主动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自行设计一些符合学生兴趣、学生愿意完成的高质量的课后作业,也就是作业缺乏针对性、创造性。
5.缺乏自主选择性
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大都会让学生进行生词的抄写和旧词听写的默写。而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主观上会认为只要学会了新词就可以了,但在教师的强行要求下,学生不得不完成抄写作业,这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此外,教师往往只重视学生对具体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在语文技能和语文情感方面的能力。当下的这种类似“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法,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全面性和综合性,极易给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间造成隔阂,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
三、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思维框架的搭建
1.注重作业设计的实践性
在小学语文作业思维框架的搭建过程中,要意识到语文知识的全面性和广泛應用性。语文学科对学生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掌握和利用好这一工具,要重视语文的生活性,引导学生搭建更好的思维模式。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鼓励学生通过积极的探索获取信息知识,要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基于此,在语文课后作业思维框架的搭建过程中,教师就要进一步重视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实践性作业的布置,要搭建语文和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能从生活中丰富语文知识,优化语言环境,通过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寻找语文,把语文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将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
2.注重作业设计的多样性
在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进一步拓宽语文学科的应用领域,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对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以及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多样性,将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运用交叉学科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加强知识整合,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注重作业设计的新颖性
小学生正处在对万事万物好奇的状态,思维活跃,活泼好动,喜欢新鲜的、充满好奇感的事物,不喜欢呆板、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课后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善于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课后作业的布置,既要牢牢把握教学内容,也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对作业产生强烈的兴趣,积极主动去完成课后作业,从而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4.注重作业设计的差异性
受不同成长环境的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对此,在课后作业布置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刀切”地布置作业,而要综合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基于自身的知识体系,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达到最优的知识巩固效果。
具体而言,在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层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出作业的针对性,做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照顾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给他们多一些思维拓展的空间,也要重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帮助他们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从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热情。
5.注重作业评价的多样性
在传统的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采用打分制的评价模式,这对一些后进生而言,显然不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鉴于此,在作业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进一步重视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这样才能有力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具体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但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学生的课后书面作业,还要从学生在课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语言运用能力、学习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多样化、多元化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全面
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布置的内容应当是多元的、有趣的、适合学生心理需求和性格特点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后作业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在布置语文课后作业时,教师要结合班级的实际,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作业设计,确保课后作业能契合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实际,做到因材施教,有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玉琴《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对策》,《汉字文化》2019年第18期。
[2] 何强《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多样性研究》,《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第12期。
[3] 马宏伟《浅谈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布置》,《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第1期。
(本文系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KY2019091。宋晓慧,1975年生,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