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2020-06-04 09:00程鹏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程鹏

摘 要:在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备受瞩目。那么民办高职院校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出高技能的人才,弥补社会的人才空缺,是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就民办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和目标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有效策略,以供相关认识参考交流。

关键词:民办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0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让产业结构迅速变革,高技能人才缺乏。因此,民办高职院校要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国家建设早就精湛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从而保障国家产业链的人力资源,保证产业升级转型的速度加快,保证国家自主竞争和创新的水平提升。

1 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现状

针对这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民办高职院校教学现状还是有待改进。

1.1 校内现状:重视度不够

目前,很多民办高职院校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不够,在加上区域教育水平的残次不齐,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计划、制度和课程设置上都不能和市场的发展相适应,且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实用性教学特性不够突出,很难从根本上缓解市场高技能人才的紧缺。与此同时,目前的很多高职院校管理层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教育重视不够,在技能培训设备、场所和师资力量上都非常匮乏,导致学生学习和实际岗位要求脱节,从而满足社会需求。

1.2 校外现状:激励措施缺失

高技能人才要去生产一线为企业服务,但长期起来的重视不足,激励措施不全面,导致技能人才的流失严重,很多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收入低,且难以参与重大技术决策,导致高技能人才的上进心逐渐消磨殆尽,缺乏积极性的技能人才再缺乏及时的培训,会导致企业在经济竞争上大打折扣。如此反复循环,高技能人才的各方面水平也将降低。

2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措施

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艰巨,且具备在工作中可以快速适应环境岗位,岗位要求的潜在的发展能力。因此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因时、因材施教,设置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专业

当今时代是科技、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也是新人才、工艺层出不清的年代。所以民办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从学校的教学基本情况着手,从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入手,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性入手,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上,要有超前意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与此同时,跟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注重新技术、工艺和材料的发展情况,开设新的教学专业,以便适应人才市场的要求。而对已经开设的要求 ,要依据工作岗位的实际变化,做出及时的知识更新和技能补充。对不适应社会发展,即将被社会淘汰的展业,要及时停办,这既可以避免学生的就业难分配问题,还可以减少教学师资的损耗。

更重要的是,民办高职院校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本着系统培养的教学方式 ,同企业进行密切的合作,这样便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高技能人才培养在生产、服务等环节的第一线的需求状态。学校根据一线信息,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根据各专业特点,编写符合一线需求的教材。根据一线的案例、项目实施具体的实践教学等等,将书本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际工作考核结合起来,充分做到人才培养理实一体化。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还需要充足的实训资源和基地,学校酌情建设仿真的内部实验环境,训练环境,将教学移动在实验当中,将理论穿插在实践当中,这可以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可以实地解决学生学习和实习的问题,也可以让学生知识运用和能力综合发挥出来。这个过程,便是将人才培养从课堂和书籍中解放出来,让人才在职业环境中学习,可以充分增强学习的效果,学习的能力。从而满足社会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

2.2 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竞争中求生存,激励中求发展,是民办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在以民办院校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激励中,全社会都形成了尊重人才的好风尚。这样企业就会尊重人才,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并对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宣扬和奖励,从而不断完善人才的激励内容,保证人才激励机制的健全。

2.3 加强校企合作

加强校企合作。在培养大纲制定,课程设置方面,与企业合作,学校可制定贴近社会需求、市场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完善教学中存在的各种不足,改革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避免了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的脱节。同时,校企合作的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不仅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有稳定、先进的校外实践基地和设备,让学生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增强,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升非常关键。

2.4 建设专业的师资队伍

專业的师资队伍是高技能人才“软件”建设的基础,也是高职院校的特色教学形式。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积极引进行业或者企业的优秀实践教师,其次就是健全师资的培养制度,积攒更多的双师型教师力量。最后就是健全激励机制,提升教师队伍的积极性。总而言之,民办高职院校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去增加双师型的师资比例,从而保障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民办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是复杂又艰巨的重大工程。这需要院校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丰富人才培养的教育方案,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开辟出符合民办高职院校的现代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道路。

参考文献:

[1]窦青嵩.校企合作视阈下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000(016):18,19.

[2]盛艳秋.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基本框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15):35-36.

[3]刘铁顺,辛太宇.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9(08):153-154.

[4]谢颖,邓婕.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导游专业为例[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3):22-23.

[5]刘南平,刘松.技能大赛对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引领作用-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5(17):15.

猜你喜欢
民办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职后培训激励制度分析
“互联网+”时代民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