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夕忠
摘 要: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业已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抑或是相当广泛的关注。但从相关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现实看,不能令人乐观的现象也还相当多。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的相关思考,有许多值得人们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育教学; 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5-048-001
应当说,信息社会和信息经济时代,给人们带来充分发展的机遇多是比较肯定的。但发展的速度和愿景能否就能令人乐观,还应当做些比较深度的思考。进入信息社会以来,小学都开设起信息技术教学课程。作为教育工作者,无论是教师还是管理者,对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思考还是多有必要的。笔者在自身的观察中,发现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所存有的问题还是相当多的,有必要进行具有实践意义的矫正。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学生主体性要强
一般人都以为,任何学科课程教育教学其学生主体性都是不能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相比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性当是第一位的,现行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其学生人手都是一台机,一堂课也多是学生在电脑上进行系列性学习活动的实际操作,这当是最能体现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地位落实的。但笔者也对此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问题,注意从现象上进行相关意义上的剖析。其剖析的结果是不可令人乐观的,小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学习,其主体地位也还未曾能够得以真正意义上的落实。之所以这样去说,是因为任何小学学段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学生主体地位都被相关现象掩盖着。如教师普遍认为学生只要进行上机学习,其主体地位都应当是充分体现的。其实,这应当是片面的,甚至就是误解。我们的学生虽然对信息技术器材相当的爱不释手,但他们所玩的不能多体现信息技术的长足发展也是毋庸置疑的。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主体性的实现,应当是能够促使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得以长足发展的。所以,作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老师,必须在立足学生信息技术学习长足发展的学生主体性建立上做思考和實践。我们也应当感到,相关学校学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对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学,还存有不少短板现象。因此,在平时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为了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建立,多在课程内容教学中加强学生主体性实践之积极性的调动,也多在课程内容教学中加强学生主体性实践之实际效果上思考。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上力促学生学习的真正兴趣盎然,力促学生学习的真正切实可行,力促学生学习的真正具有实际效果的产出。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就真正落到实处,其落脚点也是相当稳当的。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发展意识性要强
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任何学科课程的教学都应当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科课程的教学没有了学生的发展,或者少有了学生的发展,那教育教学效果都不是显著的,至少可以说不是很显著,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发展意识性要强。也许人们会这样说,只要我们按时上足信息技术教学课程,其学生的发展也都是可以看得到的。在平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真正能够得以发展的仅是少数。这并非就是教学时间出现的问题,而应当是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益出现的问题。一些学校乃至一些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态度不是很端正,因为不管哪个学段的信息技术教学都不是考试科目。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考查,那也不过就是走过场。更何况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也还是多得不到相应认可的,因为一个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得再优秀,文化知识课程掉队又有何用?从相关意义上说,这样的思想是要不得的,作为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时期的教师,无论谁都必须在核心价值理念的践行中思考无愧于时代的教育教学。我们也不去奢望自身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高于一切,但我们必须求得自身课程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与其他课程教学的平起平坐。只有这样,学生的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充分发展也才是可能的。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课程创新性要强
人们都熟知的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既然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那么我们中华民族就应当是全民创新、全面创造。我们都应当意识到,全民创新、全面创造,作为教育则应当就是排头兵,作为教师更应当肩负起引导学生创新创造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去说,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有许多促进学生创新创造的优势,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其课程教学的创新性一定要强。从相关意义上去说,我们也不是硬去追求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手段是怎样的创新,也完全可以是怎样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去引领学生的创新和创造。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也亟须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也需要学生操作实践的独到和创新。为了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创新,作为教师需要认真钻研信息技术教学课程的内容,研究其教学内容的可创新因素,研究促进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创新点。如计算机操作,在学习与实践中,恰当利用新设备、新媒体资料、新型教学资源来教学,学生将会在教师稳步改变传统教学的仅靠教师口头教授书本基础上进行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操作。信息技术是多比较神奇的,不管是哪个层面的学生,只要接触到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器具,只要能够进行相关意义上的发散思维,都具有创新创造的可能性,也都有创新创造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余胜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马颖峰.网络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网络教学模式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