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针对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脱离实际、课时较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困境,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内容的深浅“结合度”、“故事性”;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吸引力”,设置多层次梯度、多样化的问题,渗透不同专业,引入兼顾趣味和深度的材料,有效利用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并鼓励学生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表达、创作欲望,创新优化教学,使学生能够真正从古代文学课中获益。
关键词:创新 高职院校 中国古代文学 吸引力 文史结合 影像资料 教学现状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文中明确指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1]对高职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职人文课和古代文学选修课理所应当成为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培养文化自信的主要阵地。
作为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教师,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以下几点:
一.如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选材和备课
由于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人文课程脱离实际,处境尴尬。分派给古代文学选修课又仅有30个学时,一些教师往往并不重视备课,或捧着《文学欣赏》教材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效果可想而知;或索性整节课播放影片,使古代文学欣赏沦为影视欣赏。而笔者以为,虽然相较于本科院校中文专业的学生,高職院校的学生语文基础较为薄弱,但他们思维活跃不受拘束,想象力丰富,实践能力较强。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课,使教学内容更为精炼、生动,富有吸引力,更能抓住学生,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编写的几种《文学欣赏》教材多以介绍为主,浮光掠影,缺乏系统性、思辨性。而本科院校中文专业所使用的教材,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又过于详尽系统,无法浓缩到短短30个学时当中。因此,笔者尝试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备课,以历史发展的脉络串连着文学专题。尽量做到既能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大致历程,又能引导他们细读文本,鉴赏名作,领略文学作品之美。
高职院校学生的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少数学生比较爱好文学,有阅读习惯,能写出像样的散文甚至诗歌。也有学生基础较差,卷面通篇是病句和错别字,表述不清。学生也普遍反映,对古代文学有兴趣,但在具体阅读中会遇到一些障碍。因此备课时准备的材料要由浅入深,有一定的梯度,确保实际教学中能兼顾到各种情况。
根据课堂反馈和考察作业可知:学生对故事性强的作品或材料更感兴趣。对理论性强的文学知识,文字较为艰涩的古文作品则望而生畏。比如讲《诗经》中的作品,学生对讲婚姻爱情、战争徭役、社会讽刺内容的诗表现出极大兴趣,而对文字相对深奥的史诗、农事诗则缺乏耐心。因此笔者在备课时尽量多选学生感兴趣的,适合他们的年龄,与他们实际生活有关联的内容,对篇幅较长、文字较深的诗或赋仅作节选。但偶尔也有文字深奥的作品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引发阅读兴趣。如《生民》前三章,学生看着像天书,反倒产生好奇,主动询问诗句的含义。
另外,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一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对网络用语盲目根风,对西方时尚一味追随。因此在备课中要特别注意阐明学习古代文学的目的和意义,多向学生推荐有魅力的经典之作,引导学生喜爱上中国古代文学。
二.如何掌控课堂
1.如何吸引学生
一般在高职院校的古代文学选修课上,学生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真正对古代文学有兴趣,文学基础较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一般坐在前排,能够全程聚精会神的听讲,并与教师互动。一类学生是因为影视剧、流行小说对历史和文学感到好奇,但真正去阅读古文作品又缺乏耐心,或读不懂,上课偶尔开小差,但被点到回答问题也能积极配合。当然也有少数学生是对古代文学不太感兴趣,机缘巧合选了这门课,躲在后排玩手机和睡觉的。那面对这样的受众,“吸引”自然就成为上好古代文学选修课的关键词。如何将学生吸引到古典氛围当中,使他们被作家、作品所吸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在历史中讲文学,结合作家生平讲作品
文史不分家,文学史本身就是文学和历史紧密结合的课程。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历史基础往往较差。笔者在讲课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对“先秦”、“魏晋南北朝”的概念都比较模糊。因此在讲魏晋南北朝文学之前,笔者先讲南京旅游景点,以南京六朝博物馆的照片导入,而后以简单的表格让学生对朝代更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依据表格简单介绍从东汉末年到隋唐的历史发展,将两次课要讲的“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晋宋山水田园文学”插入相应的历史位置,再为学生们比较熟悉的作家找到各自相应的历史位置。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对大历史背景下的文学有个初步、宏观的把握。
而作家生平又是另一个很好的吸引点。中学老师因为应试压力,或自身知识的局限,对作家的生平往往只是简单提到,一带而过。而作家多姿多彩,生动有趣的人生经历,正是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比如讲到陆机是吴郡吴县华亭人,就要讲一讲这个地名在今天的上海市松江区,那么从上海到河南洛阳去,在没有飞机没有高铁的时代,光靠马匹,是多么遥远的距离。出现熟悉的地名,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代入感。接下来讲陆机的名作《赴洛道中作》,学生就有兴趣。比如讲孟浩然应试落榜,求仕失败,可以与学生探讨一般人考试失利的心理,让学生对诗人的处境产生认同感、同情心,而后再给学生讲孟浩然的《南归阻雪》,学生就会产生共鸣。再如讲陈子昂少年顽劣,十七八岁时为古书中的道理所感动,转而发奋读书,有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这时就要联系实际,告诉学生男生心理成熟较晚,二十岁之前如何并不能说明问题,一旦开窍,经过自己的努力,没准就能有所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往往经历了比较多的挫折,就会因为诗人的故事而有所触动。由陈子昂的为人再讲到陈子昂的文学思想,学生就容易接受。又如讲骆宾王,讲到关于骆宾王的结局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传说说骆宾王在扬州兵败后逃亡到江苏南通,现在南通的狼山脚下还有骆宾王墓。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去过狼山,就会自发的展开讨论。讲到魏颢千里追寻李白,就可以联系当下学生的追星现象,讨论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古人如何追寻自己的偶像, 追星的实质有何不同。然后将话题引到魏颢对李白相貌的记载以及李白的家世生平研究上来。
在面向高职院校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要抓住人性的共通之处,抓住历史和当下、作家和普通人的重合点,巧妙地利用各种历史资料、作家的生平资料,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联系地方的民俗文化,甚至地方人文景观,让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历史的长河,追寻作家的足迹,从而全方位的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笔者发现,经过几堂课教学之后,有的学生会穿着汉服来听课,或去借阅相关书籍,主动进行一些诗歌创作,这些表现都说明学生对古代文学产生了代入感和兴趣。
(2)语言提示和引入材料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于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教学语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广泛重视,而在大学,由于教学内容的理论性、系统性被更多强调,对教师的语言运用往往不作过多要求。而文学,是与语言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朱光潜先生曾有关于语文教师语言的论述,大意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水平高低主要体现在教师语言的动听程度,这不仅体现出语文教师的语言感染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接受程度。由于古代文学选修课面对的听众是非中文专业的大专学生,教师语言艺术水平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甚至教师自身的文学气质,也会影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接受度。教学语言要有感情,要符合文学作品的情境,娓娓道来、雅俗共赏,要对学生讲故事。叶嘉莹先生在给香港城市大学的学生做讲座时说道,“现在的人对‘古典有一种成见,一看到‘古典两个字,就觉得是既艰难又遥远,其实所谓古典者,就是古代的故事。”[2]如此便以巧妙的语言艺术,抓住听众的心理,消除了听众心中既有的成见,拉近了听众和古典文学的距离。因此笔者在第一节选修课上,也借鉴这种做法,对学生说,“大部分同学一看‘古典两个字就望而生畏,觉得要很有学问的人才能读懂,其实并非是‘古典高不可攀拒绝了你。而是你因为既定的观念不接受它,因此也失去很多美的享受。叶嘉莹老先生说,古典就是古代的故事。故事是没有人听不懂的,也没有人不爱听的。很快你就会发现,古典文学是很有美感,很有魅力的,比你们平时看的那些电视剧还要有趣的多。”这样一来,就消除了学生对古文艰涩难懂的恐惧心理。再比如,举一些周边国家学校重视学习汉学的事例,告诉学生外国人都如此喜爱我国的古典文学,作为拥有庞大文化财富的中国人,怎么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或是告诉学生他们的人际交往甚至恋爱都需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基础,那么学习古典文学就是一个极大提升人文素养的机会,在交友恋爱之前,先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表达情感。努力使教学语言契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贴合他们的精神需求。教师还要注意提高语音的美感,除了普通话标准之外,朗读文本或与学生交流时,都要保持语速适当,声音优美动听、抑扬顿挫、韵律和谐,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一些教师语音柔美或自有特点,还会引起学生不自觉的模仿。此外,相比平铺直叙的口吻,疑问句式或反叛性的语言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比如讲到陶渊明,不同时代的人对陶渊明诗歌的接受情况不同。如果以平铺直叙的语气直接讲同时代的人对陶渊明的作品是什么看法,到唐宋以后又是什么看法,学术研究的意味太浓,学生就没兴趣听。记得笔者的一位导师在讲这点的时候,先问大家以为陶渊明的诗写得如何?然后讲到今天的人们对陶诗评价很高,那么和陶渊明同时代的人对陶渊明的诗歌是个什么看法呢?学生就会好奇。接着说,看法就是陶渊明的诗不怎么样。那学生就大惊,产生疑问:像陶渊明这样的大诗人,怎么会被认为不怎么样呢?而后再讲陶渊明诗歌接受史相关的一些内容,学生就很有兴趣。
譬如烹饪,课堂除了要有好的厨师,食材的选择也不可忽视。教学的另一个关键就是材料的引入。可以说整个古代文学课就是由各种不同的材料连缀起来的。有了丰富的材料,课堂内容就会充实有趣。人文学科之间彼此相通,因此可使用的材料也很多。从材料导入文学作品,也是一种好用的方法。一首诗歌、一篇散文,围绕它会产生大量的评论、再创作等附加内容,这些内容与作品本身,共同构成了一个“作品宇宙”,作为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入文本的宇宙,领略探究其中的风景。有的作品,既有历代学者对它的评价,又有海外汉学家对它的评价,甚至有学生熟悉的某个流行作家对它的评价。还有一些新闻、热点也与古代文学相关。那么教师就可以有选择的摘取其中一些材料来导入,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传统观点和新颖观点的兼顾,趣味和深度的结合。如笔者讲到《诗经》中的《七月》,先请学生解释“七月流火”的含义,学生解释错误,感到沮丧,教师就说不用沮丧,因为这个错误很多人都犯过。然后引取人大校长误用典故引起争议的新闻事件,来讲解诗句的含义,就能使学生对该知识点印象深刻。再如,记得笔者的一位老师在讲授《将仲子》时,引用西方诗人庞德对该诗的翻译,告诉学生庞德将“仲可怀也”的“怀”字翻译为拥抱。问学生同不同意,认为这个字该怎么翻译。当学生指出,不同意把怀字翻译为拥抱,应当翻译为思念时,再讲这首诗写作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庞德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中国女性思维情感的误解。这样就以材料直切诗歌的心脏,抓住了整首诗情感表达的妙处。笔者尝试用这样的方式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讲解《将仲子》,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如何由浅入深的设置问题
课堂提问是教师最迅速、最有效获得学生对教学内容反馈的途径。而在大学课堂,特别是选修课课堂,很容易出现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情况。因此,要创新古代文学教学,就要变教师为主体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设置由浅入深的问题、话题,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良性互动。
首先,设置浅易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文学储备,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
每个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无论文学基础如何,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储备,这包括从小学到高中语文课的积累,以及个人的阅读积累。因此在开始每节课的话题之前,可以就本节课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如“最喜欢哪位古代诗人,为什么喜欢?”“知道《诗经》中有哪些作品,能否背诵一首?”“对屈原和屈原的作品有哪些了解?”“知道魏晋南北朝具体是指哪些朝代?”如此就让学生迅速的在记忆中搜索相关资料,调动已有的积累来为本课的主题服务。还要注意通过提問培养学生的文学思维。文学思维和逻辑思维一样需要培养。比如讲到古代文学中“秋”的意象,就要请学生谈一谈对秋季的感受;讲到“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或是“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就要问一问学生有没有失眠的体验,曾因什么原因而失眠;讲到“薄帷鉴明月”“玲珑望秋月”,就要请学生今晚回去看一看月亮,下次来讨论一下看月亮的感受。通过提问和讨论,引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感受文学世界之美,培养学生思维的直观性、敏锐度、关联性、概括性。此外,古代文学选修课的最重要目的就是引领非本专业的学生来读一点古代的文本。因此课件中出现的文字材料都要请学生来朗读,教师可以对生僻字词进行标注,在学生读完后再作朗读示范。
其次,设置较深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比较研究能力。
在学生熟悉文本,教师解读文本之后,可以设置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鉴赏和比较研究能力。在本科院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课的问题中,选择一些理论性不太强的进行提问。比如在讲完曹植的《白马篇》与《赠白马王彪》之后,请学生比较两詩风格的不同,引导学生分析诗风变化与曹植人生经历的关系。讲完《将仲子》和《摽有梅》之后,可以让学生比较其中女性形象的不同之处。一些相对容易理解的篇目,如《野有蔓草》、《战城南》等,可以稍作提示后请学生来独立鉴赏。
再次,设置多样化的问题来与学生专业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偏重实践。古代文学教师在课程设计中也须兼顾这一点。选修课名单上一般会标注学生的专业,可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多样化的问题,作“古典文学与艺术”、“古典文学与建筑”等发散性的思考。如讲到王维的“诗中有画”,就可以提问启发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思考:如何将古典诗意渗透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中?引导建筑专业的学生搜集一些与古代建筑相关的诗文,统计唐诗中出现频率高的古建筑。提问某些著名的建筑在古诗中有何人文内涵。
古代文学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方面有天然的优势。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出的古人为人处世的标准,对待情感的态度,都是人文教育的极好材料。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一部分精神比较空虚,思维偏激,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一些学生恋爱失败就一蹶不振。可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积极、旷达、坦然的心态。比如讲《行行重行行》,可先导入某情杀案的新闻,提问学生对此类事件的看法。而后指出,有这样的事件发生,是因为现代社会一些人对于情感的态度过于偏激。那么古人对情感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就是要做到“温柔敦厚”。通过对“温柔敦厚”含义的阐释,以及诗歌中女主人公在失恋后仍能对对方保持善意,对自己有所自励劝勉的经历,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情感挫折。
3.如何结合影像资料
随着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结合得日益紧密,当下的古代文学课不再是老夫子念书,而是通过影像资料给学生感官体验,来辅助教学,以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活泼、好奇心强的特点,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可以较多的使用影像材料。比如在讲屈原和楚地文化背景时,笔者就截取了纪录片《楚国八百年》的片段,搜集了楚国冠帽服饰的相关图片,向学生展示了大量的楚国文物,提到了楚地的凤凰崇拜,令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到楚地区别于中原地区,绚丽浪漫的文化特征。又如讲曹操的多疑奸诈时,笔者先带领学生细读小说原文文本,而后播放《三国演义》电视剧中相对应的“杀吕伯奢”片段,最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文本内容,如此反复,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和人物性格的理解。再如讲《战城南》时,笔者截取了各种影视剧中的战争场面,制作成短视频,配以凄凉悲壮的音乐。在接触文本前先给学生播放,使学生对古代战场的悲惨情状有一个感性认识。不少影片中直接提涉诗文,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播放完后进行提问。一些影视剧和纪录片中再现了如安史之乱(如纪录片《大明宫》)等重要的历史事件,或演出了如骆宾王、屈原、李白等诗人的人生经历,均可根据教学内容斟酌截取,巧妙穿插。
三.如何布置小作业、推荐相关书籍和辅助拓展阅读
高职院校向来重视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古代文学作为人文类课程,如何处理和把握实践环节,关系到学生能否将课堂吸收的知识更好的化为己用。但作为选修课,课程又不宜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值得欣慰的是,一些学生在课间或课后会主动将自己写作的诗歌或短文拿来与教师探讨。可见学生在课堂上赏读了古典诗词后,有所感触和思考,产生了一定的表达欲和创作欲。教师便可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书面创作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适当的布置几次小作业,包括研究、创作两方面:如在本课结束前提出一个小问题,令学生课后书面作答,下节课集体讨论。或如,让学生选一首自己最喜爱的诗歌写一篇赏析。再如,布置学生写一首小诗,下节课请部分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并谈一谈创作意图。
同时,教师应适时的推荐一些书籍拓展阅读,帮助学生创作。笔者读过学生创作的诗歌,一些虽有诗意但不合平仄,一些意象陈旧,意境平庸,缺乏新意。教师可以在学生创作的基础上为其修改,并和学生共同探讨如何修改润色。还可推荐一些诗词研究的专著,如王力的《诗词格律》,叶嘉莹的《迦陵说诗系列》,来辅助学生写诗或进行诗词鉴赏。在课堂教学中,也可适当穿插相关材料:如闻一多《唐诗杂论》、冯至《杜甫传》、松浦友久《李白的客寓意识及其诗思》、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等书籍中的精彩片段,引起学生自发借阅的兴趣。
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即人学。”鲁迅先生在《摩罗诗力说》中认为诗人的极致就是“能宣彼妙音,传其灵觉,以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者”[3]。车尔尼雪夫斯基也曾经指出:“诗人指导人们趋向于高尚的生活概念和情感的高贵形象——我们读诗人的作品,就会厌恶那庸俗的和恶劣的事物,就会看出所有美和善的迷人的地方,爱好所有高贵的东西;他们会使我们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贵。”[4]文学对青年人的影响力、感染力有时比教育者所预期的更大更强。任何层次、学历的青年人都会被文学作品中的人性相通之处所感动。作为高职院校古代文学的教育者,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内容的深浅“结合度”、“故事性”;课堂教学中要强调“吸引力”,设置多层次梯度、多样化的问题,渗透不同专业,引入兼顾趣味和深度的材料,有效利用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并鼓励学生拓展阅读,激发学生的表达、创作欲望,创新教学实践的方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从古代文学课中有所收获,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文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2017年1月
[2]叶嘉莹.中国文化十讲(香港城市大学)[Z],2003年春
[3]赵瑞蕻.鲁迅《摩罗诗力说》注释·今译·解说[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04)
[4]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J].文艺月报,1957(05)
(作者介绍:刘威韵,南通职业大学高职人文课教师,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高职语文教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