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祥
(江苏省徐州百汇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脑梗死是由于患者的脑组织局部出现血液灌注障碍,缺氧缺血,脑供血不足诱发的。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发病率较高,大多数患者会出现机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丧失等现象,与患者颈椎有着密切的关系[1]。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使用中医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常规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实行针灸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4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0)。对照组的20例患者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在44~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4.36)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1.76)年。
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男11例,女9例;年龄在45~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5±4.51)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4.0±1.76)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基于患者常规的治疗药物,来去除水肿、降血压、抗感染、针灸等方式治疗。在实施针灸治疗的过程中,针对患者的偏瘫位置采取相应的针灸方式,例如半身不遂的患者,要对患者的百会、四神聪、患侧运动区、双侧风池、患侧肩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风市,脾关、伏兔、足三里、丰隆、阳陵泉、太冲、涌泉等穴位进行针灸,每天一次。对于口眼斜歪的患者,取患者的听会、地仓、迎香、合谷、水沟、颊车、风池、丝竹空等穴位进行针灸。在脑梗死偏瘫患者针灸取穴的过程中,遵循三种取穴原则,分别为远部取穴、近部取穴、对症取穴。在远部取穴的过程中,以十四经取穴为基准,除了能够有效的治疗患者所在部位的病症外,还能对较远组织、脏腑等器官上存有的病症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近部取穴中,患者的腧穴在什么部位,在针灸的过程中,就能对所在部位存有的病证实施治疗,主要运用于治疗头及躯干部的腧穴局部病证为主。对症取穴中,就是针对患者具体症状选取穴位,又称之为经验取穴。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个人经验取穴治疗。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个人经验取穴治疗。首先,患病开始出现症状立即十宣穴、足十宣穴七号注射针头点刺出血1-2滴,前七天每天一次。其次在患者患病七天以后,取枕、项、背部位的双侧的天柱穴、后顶穴、及颈二至胸六棘突间连线旁开2厘米关节突项背部投影区强刺激不留针每天一次;患侧运动区、百会、四神聪穴位,每日进行七号注射针头点刺挤出1-2滴血;对患者十宣穴,及足十宣交替七号注射针头点刺放血2-3滴,每天一次;取患者患侧腋窝极泉或患侧委中穴神经点刺,每日只取一穴交替取穴,以放电感至手足指/足趾端为佳,如果肢体出现抽动说明愈后良好。以上治疗方式针刺20次为一个疗程,每10天后让患者休息三天,对比2个疗程后患者的治疗效果。
此外,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结合患者自身的情况来选择适宜的针刺方式[2]。对于需要采用舌针治疗的过程中,要叮嘱患者,避免患者说话、咳嗽等造成穿刺出血。对于一些神志受到一定的损伤的患者,在治疗时,一定要有家属的陪同。对于下肢瘫痪的患者而言,在实施针灸的过程中,下肢会有一定的条件反射,会出现弯针、断针的现象,为此在针灸过程中,一定要将患者的膝关节固定,然后再进行针灸。在进行针灸过程中,一定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查。排除一些皮肤感染、溃疡、以及肿瘤部位不予以针灸,对于患者的眼区、肾区颈部等位置进行针灸时,要严谨小心,避免对患者重要的器官产生误伤。对于有出血的患者、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患者不宜进行针灸,对于怀孕的妇女,除了特殊情况外,不易采用针灸,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可挽救的危害。
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最高分为42分,最低分为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病情越严重。生活质量评分根据患者的各项行为能力来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3]。治疗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明显的好转;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好转的趋势;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把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数据资料用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用t检验,表示为(±s);患者治疗效率用卡方检验,用(n/%)表示,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s)
组别 例数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20 26.68±3.4114.02±2.3537.56±5.6765.34±5.56观察组 20 27.02±3.327.51±2.5438.09±5.4778.67±5.28 t 0.3194 8.4134 0.3008 7.7747 P 0.7511 0.0000 0.7652 0.0000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70.00%相比明显较高,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n(%)]
脑梗死偏瘫从中医达到角度来讲,就是所谓的中风,患者发病前无明显的症状,发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即使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治疗措施,但是对患者造成的根本性的影响不能有效的解决。
在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药物的运用下,能够消除患者产生的炎症因子,但是针对患者偏瘫的症状治疗效果不佳。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在临床当中得到了普遍的运用。在针灸治疗的作用下,加以个人经验取穴的方式,对于脑血管意的患者,脑梗塞患者发病前3-10天大多出现颈部僵硬、血压增高、失眠等症状。针刺枕项背部能够解明显解除枕、项、背部肌肉痉挛,放松肌肉,从而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舒张脑部痉挛的血管,疏通患者遇淤积的经脉,尽快让损伤的脑神经修复,休眠的脑神经苏醒,同时又调血压作用,使得患者大脑的供血工作能够正常的进行。通过针对患者不同的症状采取相应的穴位针刺法,针颈椎改善供血,加指/趾尖放血,百会穴、四神聪放血醒脑开窍、极泉、委中穴神经点刺,来唤醒休眠状态的脑细胞,使得患者的神经元受到相应的刺激后尽快恢复,从而逐渐恢复正常的作用。此种方法安全性高,改善功能快,降低致残率显著,从而达到改善病人愈后生活自理能力的治疗目的。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常规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在针灸治疗的作用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更佳,在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中发挥着很好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治疗脑梗死偏瘫患者时,在常规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用针灸治疗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