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敏
(内蒙古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内蒙古 满洲里 021400)
子宫肌瘤是一种女性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子宫平滑肌增生,引发痛经、阴道出血等症状。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可采取保守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情况下,需采取手术治疗。围术期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保证预后。而常规护理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护理效果。为此,本研究中,对护理质量进行了持续改进,观察其在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入组6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以盲选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比组各30例。研究组,年龄30-50岁,中位(40.50±3.26)岁。对比组,年龄32~52岁,中位(40.10±3.80)岁。纳入标准:患者经病理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子宫恶性病变者;不能正常沟通者。两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1 对比组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做好围术期准备和配合工作,并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发展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给医生。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1)建立以护士长为组长的护理管理小组。制定符合本科室实际情况的护理方案。规定科室护理人员各自职责。并通过护理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护理质量。(2)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责任感,提高护理技巧,保证护理质量。(3)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进行监督。进行每日例行查房以及对护理工作进行周总结和月总结。要求对护理质量、交接班、护理文书书写等工作进行持续改进。(4)完善护理质量。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来说 ,实施围术期护理,既需要对其生理反应进行关注,还要密切观察其心理状态。通过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使患者感受到被关心和尊重,以改善其心情。通过密切的护理配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对患者实施积极的生命体征监护以及出血情况观察、切口护理,以保证术后恢复效果。
评价两组患者预后情况。患者住院期间无明显感染等并发症,无出血症状为完全康复;患者住院期间有轻微出血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为基本恢复;患者住院期间切口有感染情况或有明显出血为未恢复。
以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以n(%)表示计数资料,检验值为x2。当P<0.05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总恢复率为100.00%,对比组为85.67%,研究组高于对比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n(%)]
子宫肌瘤是一种妇科常见良性病变。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一般需手术治疗,预防肿瘤发生恶性病变[1]。手术过程中,患者生理以及心理状态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需要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常规护理,具有普适性,且一般倾向于对手术的护理配合,干预效果有限。而通过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显著提高了护理效果[2]。成立护理管理小组,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护理技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对患者心理以及生理都有积极的影响。对护理质量进行监术后优质护理,可以保证其情绪得到安抚,预后尽快恢复[3]。研究结果显示,组间对比,研究组患者总恢复率为100.00%,对比组为85.67%,研究组高于对比组(P<0.05)。表明采用提高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可以使护理人员护理技巧、护理态度和责任感得到提升,保证护理质量,有效改善了子宫肌瘤手术治疗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可有效保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