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贞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急诊部门是医疗部门十分重要的部门之一,其接收病人多为突发性疾病患者,通过采用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缓解患者临床急症,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医疗部门。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医疗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急诊抢救相关的临床治疗措施不断得到完善,其中抢救护理作为临床辅助主要手段之一,也得到了极大的优化[1-2]。本文通过对急诊护士良好的预见性护理思维在急诊抢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阐述,意在为完善预见性护理措施提出可行性方案,具体如下。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于我院接受急诊抢救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其中研究组患者50例,对比组患者50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7岁~67岁,平均年龄(51.6±5.7)岁,平均体重(54.9±5.8)kg,男性50例,女性50例。对比组患者年龄30岁~70岁,平均年龄(52.2±5.9)岁,平均体重(55.3±6.2)kg,男性50例,女性50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急诊抢救标准。(2)两组患者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以及详细过程。(3)均由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耐受性低于正常水平者。(2)有严重认知障碍者。(3)不能配合治疗者。
1.2.1 对比组
急诊护士采用常规护理思维对患者展开常规干预护理,具体包括健康知识宣传、体征监测、用药护理。健康知识宣传: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初对其进行相关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以及急救措施的认知度,并结合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体征监测:急诊护士在患者接受抢救中和抢救后,严密监控患者生命体征,实时记录患者体征变化。当患者体征波动异常时,立即联系相关人员对其展开急救治疗。用药护理:急诊护士严格遵照医嘱对患者用药,并严密监控患者用药后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反应,随时做好停药的准备。
1.2.2 研究组
病情评估:急诊护士在患者入院初联合相关医务人员对患者展开疾病诊断,针对不同的急诊疾病对患者行X线、CT检查等,并参考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将其病症程度划分为轻重缓急。采用24 h陪护的方式对患者行病程监护护理。设备管理:依据急诊救治标准和患者详细病情进行抢救设备管理,针对不同的病人正确使用相应的抢救设备对患者行抢救治疗,同时配合医务人员正确地使用抢救设备,提前检查仪器是否能够正常使用。药物管理:急诊护士结合相关医疗知识、药品治疗机理以及患者详细病情进行药物管理,针对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正确地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确保患者用药合理性。并按照国际用药标准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有效率,有效率参考患者临床症状,以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且无不良反应为显效,以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但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为有效,以患者没有完全脱离生命危险,临床症状没有完全消失为无效,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总有效率。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统计,满分100分,以90分以上为满意,以89分至60分为一般,以59分以下为不满意。
通过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用x2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用P<0.05为有统计意义。
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思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统计对比其抢救有效率。其中研究组患者抢救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无效率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有效率对比[n(%)]
通过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思维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统计对比其满意度。其中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满意、一般的比例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不满意的比例明显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急诊抢救是急诊部门工作主要内容,其针对由单个或多个致病危因素导致出现急症症状患者行一系列抢救措施,能大幅度提高患者存活率[3]。
临床护理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辅助治疗手段,良好的护理思维或护理方法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规避大量突发情况,以此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而在急诊抢救中应用预见性护理思维,急诊护士以预见性护理思维对患者展开护理干预治疗,能最大程度确保抢救有效,对患者抢救安全有效的进行以及抢救后患者康复效率的提升均有重要意义[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以及抢救有效率均优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护士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对急诊抢救中患者行预见性护理干预治疗,能提高抢救有效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