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玲玲
【摘要】“挑战、规则、交互、反馈”是游戏中重要的元素,小学数学课堂要体现的思维冲突、教学要求、师生互动、评价体系等目标和这些游戏元素有异曲同工之处,把这些游戏元素融入小学数学课堂,定会如虎添翼。
【关键词】游戏元素 挑战 规则 交互 反馈
游戏,人们第一反应是“玩”,但在数学课堂上,它不单纯是“玩的游戏”,而是将数学问题蕴含在游戏中,融入“挑战、规则、交互、反馈”等游戏元素,和数学课堂中的思维冲突、数学教学要求、师生(生生)互动、评价机制等教学要求结合起来,把数学问题简单化、新颖化、趣味化、娱乐化,从而让“玩”游戏的人(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潜移默化地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在多次的课堂实践中,笔者越发觉得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游戏元素确实能增色、添翼。
一、加入“挑战”元素,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数学课堂中加入“挑战性”游戏元素,能给学生带来视觉、知觉等感官的刺激,特别是在被认为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课堂,加入足够能引起学生斗志的“挑战”元素,会令玩家(学生)一往无前、志在必得。
低年级的加法减法、乘法口诀,中年级的乘法除法,高年级的分数小数加减法、乘除法等计算教学,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越到后面越觉得枯燥乏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热情主要在于计算课堂单调,有些简单的题目还要反复讲,有些明明可以通过方法迁移自学就会的题目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反复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这种“冷淡”的局面。
在教学四年级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时,为了避免上述尴尬的场面,把整个单元的内容通读挑选,设计成游戏闯关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学这一单元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对于算法、算理、进位加等知识已经很熟练,为此把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三块内容设计成关卡,让学生带着和这些新知有关的旧知尝试探究自学。在闯关之前分组,然后进行组组PK,每一关以补充习题配套的作业正确率作为过关标准,正确率没有达到标准的,必须要另外完成一份配套的习题才能算过关。
学生对这样具有“竞争”性的挑战很感兴趣,个个摩拳擦掌,课堂听課效果异常好,回答问题、思考角度、积极举手大为改观。同样的,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组和组之间的学生都不想因为自己的失误而导致团队的失利,无形中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
二、加入“规则”元素,驱动学生学习规范性
入木三分看游戏,游戏规则之不存,游戏将焉附?游戏规则的制定用来规范玩家(学生)的行为,使游戏可控,从而达到游戏课堂效果最优化。
一年级活动课《有趣的拼搭》,这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教材提出要求: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在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数一数等活动中,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很多教师对类似于此的活动课无非就是课前准备一堆符合要求的教具学具,课堂就让学生在一个一个预先设定好的环节内操作,有时甚至于课堂一度失控,草草收场,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什么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是教学要求、规则意识不明确,多数学生课堂太兴奋,只顾着玩,等教师提问各物体有什么特征时,多数学生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后就记一下结论,感悟难以深入内心。如此这样,导致类似的活动课浮于表面,走个形式收场,达不到知识经验积累的目的。
仔细研究教材,我们发现类似于此的活动课,很适合改造成数学游戏课,而要达到教学目的,又要让学生学得乐而不乱,就需要在游戏规则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为此,在课前把游戏规则制订好,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根据规则玩游戏,从而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还是要准备那么多教学具,还是这样的教学环节,但是在活动前宣布了“游戏规则”——积分制之后,学生的课堂却焕然一新。在每一个环节的游戏活动中,谁得到的结论特征多,谁就为所在的小队得一分,最后算出小组积分,评出本节课优胜小组,优胜小组拥有一定的学习特权。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们竞争的好胜心被激发出来了,想争得第一是学生们内心潜在的动力,游戏中的获胜结果是无可争辩的。整堂课在一种轻松愉快又充满竞争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们积极发言,思维得到发散,甚至于从多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课堂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意犹未尽。
课堂上制订的游戏规则实际上就是和学生们之间约定一种契约,它让课堂游戏成为愉悦和公平的形式,教师和学生从中体会到它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如果破坏了规则,通常会面临惩罚,而在游戏规则下,游戏玩家(学生)肯定会小心谨慎、异常认真地去学习,这就是游戏的魅力。
三、加入“交互”元素,提高学生学习合作力
交互性是游戏中最吸引人之处,交互发生在玩家(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实践证明,合作互动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特别是“交互性”游戏元素的加入,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数学课堂中大放异彩。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这一内容时,笔者把整堂课设计成了一节真正的数学游戏课。精心制作游戏工具(摸球篮子),购买游戏道具(红黄蓝色小球),制订游戏规则(用视频的方式展示),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游戏活动,猜测、摸球、记录、验证、结论,同时借助合作的氛围彼此鼓励,游戏思维和数学思维有机结合,让可能性结果在游戏中抽象体验,深刻感悟。在可能性相等的情况下,摸到红球黄球次数会一样多吗?这样的问题驱动,激发学生进一步游戏的欲望,游戏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只要无限次数摸下去,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会很接近,时而会出现相同次数的可能,但多数情况下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加入“交互”元素的游戏课堂,真正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对学习体验感到兴奋,如果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兴趣会持续提升。当学习结束的那一刻,学生意犹未尽,有的甚至大呼:“今天的数学课真好玩,玩得真过瘾,最好天天都玩这样的游戏。”这就是在精心设计的数学游戏课堂上学生的收获,游戏教学有效性得到了有力的体现。
四、加入“反馈”元素,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
游戏挑战中的快速反馈深深吸引了学生,在数学游戏互动中学生希望得到及时反馈,这能给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平时的数学游戏课堂笔者多次采用智能手机及时采集学生原始数据,投影到屏幕反馈,把学生的答题情况快速地呈现给学生,在反馈过程中,每一个错误或者奖励都能及时地自然呈现,学生在游戏行进中动力十足,课堂效果毋庸置疑。
笔者在多次的课堂实践中发现,最佳的数学课堂效果,取决于游戏元素的相互融合,把融入的游戏元素发挥到极致,能够为传统教学平台锦上添花。游戏不仅仅是为了玩,更是为了让数学更好玩,为了心驰神往的数学魅力,我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数学学习变得轻松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