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能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并且吸收中华民族的智慧精华。尤其是从2019年秋全国统一使用的“部編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到六年级共有128篇古诗文,占所选篇的30%,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必须背古诗,教材还撤换了之前约40%的白话文,同时大幅度提升了文言文的比例。这就把加强古诗文教学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充分彰显了经典诵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对学生的终生发展的重要性。
一、对语言的直观感知
诵读与阅读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将静止的书面文字转为“发声文字”,如果将阅读看作是学生在大脑中一个人安静地思考,不容易被别人知道想什么,那么诵读就是学生借助自己的声音来直观地抒发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在进行经典诵读教学时,应先为学生示范如何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再陪同学生朗读,最后由学生自己诵读。在这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声音的演绎表现出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感情。比如,如何做到抑扬顿挫,如何做到以较快的语速来表现张力,如何做到以较慢的语速来表现轻柔等。以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古诗两首《锄禾》与《悯农》为例,教师要逐一从咬字的清晰度与准确度、合理的断句、重音分布在哪里、语速的调控等去教会学生朗读,并在多次的,一次比一次更好的练习中去直观地感受这两首古诗的语言魅力。
二、对美词妙句的品鉴欣赏
学生在诵读时,不仅要从声音表现力的角度去诠释与表现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还需要慢慢地领悟其中的美文妙词。仍以《锄禾》为例,作为一首五言诗,一共只有二十个字,但每一个字都巧妙地踩在点上,动人心弦,这是教师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时应当提醒学生关注与重视的。比如“粒粒皆辛苦”中的“粒粒”,从语言工具的角度上讲,它是一个量词,但从思想感情以及现实生活的角度来讲,大部分学生在吃饭时,看到的是一碗白米饭;在父母烧火煮饭时,看到的是一缸米;在与父母一起去超市采购时,看到的是一袋米。将这些量词置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可以发现,“粒”与“碗”“缸”“袋”相比较而言,是多么地“微不足道”,甚至是“被忽略”的,那么试问一下,有多少学生在吃饭时会去观察一粒粒的米。而这恰恰是这首古诗营造的一个效果,那就是看似微不足道甚至从来没有被留意的米粒承载着农民的辛勤汗水。在诵读中,突出读出这两个字(比如放慢速度,提高音量等)也是学生对古诗理解深度的一种表现。
三、对文化背景的知识讲解
诵读经典,不是机械僵化地多次朗读,也不是纯粹技巧性地去朗读,它应当是一种建立在理解之上的,依托于思想感悟上的诵读。唯有以理解为基础的经典诵读教学,才能让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之光真正照亮学生的思想与内心,给予学生充足的精神养料。因此,教师在组织经典诵读教学时,还应当做好对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其一,对作者的介绍,从其生平履历到理想信仰,从其语言风格到个人性格,从其流派代表到时代影响力等多个维度去介绍。其二,对时代背景的介绍。能够称得上“经典”二字的文学作品,必定是其年代富有代表性与巨大影响力与启发性的,并且在当下仍然焕发出蓬勃生命力的,可以给学生很多精神上的慰藉、性情上的熏陶、品质上的涵养等,唯有做好对经典文学作品背景知识的讲解,才能让学生透过文字去感悟其生命力,并在诵读中去展现其生命力。
四、重视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教学时,还应当重视教学本身的趣味性,这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更能为经典文学作品赋予生命。为此,教师可以灵活地设计丰富多样的趣味活动来作为诵读教学的辅助搭配。比如,可以是配乐诵读。如此一来,整个课堂上的氛围会更加浓厚,学生更容易投入到经典文学作品的情境中,让自己也成为其中一员,从而更好地拨动他们的心弦,让其沉浸其中。比如,可以是分部分诵读。将一篇文学作品设计为男声诵读、女声诵读、男女合读,让不同的声线交织碰撞出璀璨的火花。比如,可以是情景剧、小品剧诵读。让学生将表演与诵读结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情景剧或者小品的方式将诵读的内容演绎出来。如此一来,诵读就自然地融入到整个情境中,浑然天成一般,更加具有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与精粹,同时还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去学习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应抓好语言魅力的直观感知、美词妙句的品鉴欣赏、文化背景的知识讲解和重视教学的趣味性四个方面,使学生在经典诵读中加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汇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