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2020-06-03 03:06沈立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凡卡段落语句

沈立文

(诏安县南诏镇中心小学,福建 诏安 363500)

一、设置问题提示,引导自主探究

某些学生因阅读基础较差难以自主提出疑问,此时,教师不一定机械地要让他们“自主提出问题”,可以先通过一定的练习加以引导。备课时,要根据课文教学目标预设学生阅读时可能遇到的问题;课堂上,让学生按照问题提示去自己阅读、分析,慢慢地学会把阅读中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再与同学共同合作探究。这样一步步地进行探究阅读训练,让学生经历从探疑、解疑到生疑、释疑的自主学习过程,形成探究能力。

在设计问题提示,引领学生阅读课文时,可以抓住阅读课文的精彩片段,设置读写结合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加以模仿习作,一方面降低习作难度,一方面增进对阅读的理解,增强语言规律的感悟。

如教学《一夜的工作》,笔者在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后,设置问题提示:①“作者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后,有什么感想?请用“____”划出文中的一句话。”②“说说这句话的中心词是什么?”③“课文就是从生活简朴和不辞劳苦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作者看到的总理一夜的工作情况的,细读课文,用‘____’画出具体描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语句,用“~~~~”画出具体描写周总理‘工作劳苦’的语句。”这些问题是属于叙述性的问题,学生仔细阅读、探究分析后基本都完成了。于是,笔者启发:“大家细读有关体现生活简朴的语句,用简要词语概括说说从哪些方面讲总理生活简朴的?”这是个个性化的问题,在教师适当点拨下,学生概括出“办公设备简单、夜点简便”。教师继续提问:“大家细读有关体现工作劳苦的语句,用简要词语概括说说从哪些方面讲总理工作劳苦的?”有了前面问题探究的经验,学生很快就概括出“时间长、数量多、认真劳神”。“作者写总理的一夜的工作,突出表现了总理什么精神?”学生经讨论,概括出“总理夜以继日地工作,是人民的好公仆”。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笔者启发学生分析作者的写法:“作者一边叙述看到的总理的一夜工作,一边叙述自己的感受,这是采用什么写法?”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品读之后,教师点拨“夹叙夹议”的写法。最后,引导迁移运用训练:“学习本课围绕中心,具体描写的方法,以‘完成自己平时生活中的做过的某一件小事(如洗衣服、煮饭、种菜、养猪、喂鸭……)的发生发展经过’为内容,用具体的语句细致叙述,适当做到夹叙夹议。”

这样进行教学的问题设计,从读到写,学用结合,由易到难,逐步引导,步步提高。备课时预设的问题要有难易之分,有“基础性”的、“叙述性”的、“分析性”的、“发散性”的……课堂上对于预设的不同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分析时要注意:对于“基础性”与“叙述性”的问题,学生一般通过自主阅读就能解决,教师加以鼓励;对于“分析性”“发散性”的问题学生大都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做好思维过程的引导,一旦学生交流时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并加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与同学合作参与阅读,当经过一定阶段的训练之后,就会慢慢地把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抓住相似段落,指导合作探究

针对阅读课文内容的某些段落结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合适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从中不断体会和总结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具体说来,就是某些课文出现各段落表达形式相似的,可设计其中某一个段落作精读指导,而后引导学生总结学法,再迁移到其他各段落,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自学、探究阅读。如《新型玻璃》一课有六个自然段。笔者让学生细读第一段,理清这一段的层次,找出关于“夹丝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进而引导学生抓住第一自然段关键语句。教师出示下表:

?

引导学生讨论学习这种“夹丝防盗玻璃”的特点与作用。由于其他各自然段都是对某一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进行介绍,表述结构是一致的,可以设计表格指导阅读:

?

通过这个表格,学生抓注每个自然段的关键词句进行揣摩,从而分析各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这样的学习,放手让学生独立总结阅读的方法,循法自主质疑、合作学习,从探索中体会自主学习的乐趣,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抓住关键内容,重点导读探究

有的课文比较长,内容交错复杂,如果按课文内容先后顺序进行阅读,费时费力,事倍功半。其实对于这样的课文,可以抓住关键段落,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是怎样有重点地表达主题的,利用学生注意力和思维力最旺盛的时机进行讲解,克服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如《凡卡》一课,作者在记叙过程中穿插了许多回忆,作者利用这些回忆内容来反衬主人公凡卡现实生活的悲惨。课文内容结构比较复杂,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分清课文内容:①哪些段落是“信的内容”;②哪些段落是叙述写信的过程;③哪些段落是写回忆的内容。

在学生理清文章各部分内容后,笔者抓住“信的内容”作为重点阅读训练,指导学生细读凡卡人物的细节描写:在鞋店里挨打,老板“揪、拖、直戳”,伙计们也“捉弄”,无法睡觉。再通过感情朗读感受凡卡“受尽折磨”,理解与想象凡卡过着痛苦的学徒生活,深入地体会凡卡在城里过着“非人”的生活是那个罪恶的旧社会制度造成的。

然后,再让学生略读叙述凡卡写信的过程和回忆的部分。这样在对内容上分类的基础上,抓住表达主题的关键段落阅读,能让学生更快理解凡卡的悲惨遭遇,以及苦苦的企盼。从中训练学生学会抓住文本关键处解读的能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直观探究阅读

语文教材里的某些课文的内容学生比较陌生,一味地依靠文字解读,难度会比较大。这时,可以采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方式,化抽象的文字信息为具体、直观的形象或情境,帮助学生感知、理解。

如教学《夕照》,教师依据教材已有素材,抓住一些写景语句和表示地理方位的句子,适当增加开放性内容,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对课文中把夕阳比作什么的理解,教学时笔者展示课件,要求学生对课件上的四个内容任选一题画一画:①夕阳照在屋顶像湖面。②夕阳像小姑娘的脸。③夕阳像石榴。④夕阳像一团火。学生经过讨论,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借助手中的画笔,画了起来……在学生画完之后,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画谈“创作”思路,再读一读课文中的句子来论证,挑选学生的作品来展示他们创作风格的不同。这种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地参与有趣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自我表现中主动地交流与合作,深化了学生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五、创设立体情境,增进探究情趣

对有些课文所记叙的人、事、物、景等,通过设计多媒体课件,或用挂图、幻灯、录象、录音、电影等进行描绘渲染,创造新奇的课堂学习情景,把学生带到特定的美妙情景中感知, 能有效激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兴趣。

如教学《黄山奇石》一课,笔者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将黄山的有关奇石的景观照片与背景音乐交融在一起,进行景观情景简介。学生在深切的赞美朗读声中,欣赏黄山美境,在轻快优美音乐旋律的烘托下,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又如《海底世界》的教学,教师播放海底世界各种鱼类、动植物的视频。光怪陆离的海底世界、五光十色的海洋动物,以及各种“叫声”,大大地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探究学习课文的欲望得到激发。

总之,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要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理念为指导,立足文本内容特点,以及学生认知规律,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堂艺术,指导学生学会探究阅读的方法,自觉而专心地深入到阅读课文的学习理解中,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发展学习能力,激发学习情趣,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凡卡段落语句
《凡卡》续写
【短文篇】
重点:语句衔接
心理小测试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