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琼 郭燕新
(1、厦门市第五医院,福建厦门361000;2、厦门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福建厦门 361000)
高血压脑出血属于中老年人群中的高发病,疾病具有发病急骤的特征,患者发病以后常有头痛、嗜睡、昏迷以及恶心呕吐等症状,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脑内血肿逐步加大,颅内压逐渐提升,患者极易有脑疝现象出现,且极可能进展为中枢性衰竭,可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该术式不仅可以有效清除患者脑内的血肿,且具备损伤小、术后机体恢复快等优势[2]。但是在围手术期若未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极可能对手术的进程产生影响,且可对患者术后机体康复产生严重不良影响[3]。本次研究特抽选部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明确手术室整体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详细研究内容整理如下。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择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所有患者经数字随机分组法被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例数分别为40例。
对照组:男性患者例数占23例,女性患者例数占 17例;年龄平均值(62.59±5.14)岁;出血量平均值(84.41±12.28)mL;依据出血位置,脑皮层下出血患者占10例,丘脑出血患者占1例,脑内出血患者占9例,小脑出血患者占6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占14例。
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25例、15例;年龄平均值(62.71±5.05)岁;出血量平均值(84.38±12.24)mL;依据出血位置,脑皮层下出血、丘脑出血、脑内出血、小脑出血以及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例数分别为12例、3例、11例、4例以及10例。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数据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与《神经病学》当中相关诊断标准相符的患者;有剧烈头痛、昏迷等症状存在的患者;对研究知情并且自愿纳入的患者。
排除标准:有颅内出血史存在的患者;有肝肾功能障碍存在的患者;有精神异常表现存在的患者;由于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脑出血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碍存在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完成患者的常规查体和术前检查工作,维持干净的病房环境,手术以后遵医嘱为患者实施镇痛管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临床表现变化情况,针对患者术后机体康复期间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与家属展开详细的介绍。
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详细内容见下:
(1)手术前,因疾病在患者未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且极为危重,加之有躁动和头痛等症状存在,极易导致患者与家属出现紧张与恐慌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及时为患者与家属实施心理疏导与安抚工作,针对疾病发生的原因、相关治疗措施以及注意事项等向患者与家属展开详细的介绍,同时向患者与家属介绍疾病治疗成功的病例,向其强调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提升患者与家属的重视度。同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应注意语气与表情,期间密切关注患者的负性情绪,以避免激化病情。手术前遵医嘱完成术前准备工作,开展手术之前,详细检查手术器械与术中应急设备准备情况,以确保手术可以顺利开展。
(2)手术中,手术室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展开密切观察,若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异常波动,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手术医生,同时协助医生开展应急治疗工作。
(3)手术后,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内,去枕取平卧位,同时将患者的头向一侧偏离,加强患者口腔分泌物引流干预的力度;嘱患者家属为患者准备清淡、少盐、少油、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增加新鲜果蔬的摄入,与此同时,叮嘱患者术后禁烟酒,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肺部感染以及颅内感染,护理人员应维持病房内整洁卫生的环境,与此同时定期对病房通风和消毒,若患者卧床较久,应当将拍背与翻身力度加强,以避免痰液聚集于肺部诱发感染。由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开展肢体功能锻炼以及语言功能锻炼,每天舒展患者的上肢关节以及下肢关节,指导并鼓励患者开展肢体主动活动。患者在开展肢体运动锻炼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力度,及时疏导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其配合度以及康复效果。为患者实施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避免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统计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分值为0-21分,以得分越高代表越差。
(2)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相关观察指标数据在分析与汇总以后均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 NIHSS 评分以()表示,t检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表示,以χ2检验。数据间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
2.1 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详见表1所述。
2.2 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1.36±1.36)分,对照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6.59±2.04)分。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
表1 对比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 [n(%)]
高血压脑出是一种由脑小动脉病变或者破裂所导致的疾病,发病急骤、进展快为疾病的主要特征,疾病发生以后,患者极易有脑水肿、肺部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出现,严重可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4]。为此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同时,应实施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工作,以促进患者机体状态的改善,同时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5]。
手术室整体护理为发展于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的护理模式,即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为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工作。即在手术前,为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病情以及治疗效果受负性情绪的影响[6];术中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保证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加强康复锻炼力度,为患者实施吸痰护理,以预防肺部感染或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7]。
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以及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可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且有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患者接受手术室整体护理以后,负性情绪获得明显的改善,对医疗工作的配合度更高,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针对相关并发症,在围术期实施预防工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避免疾病治疗效果受并发症的影响;加强康复训练指导力度,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状态的改善。
总之,手术室整体护理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