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读背巧妙理解

2020-06-01 07:53孟纪军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王戎杨氏司马光

孟纪军

文言文,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同时进入小学3~6年级。选自《山海经》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成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启蒙篇。教好文言文,让学生喜欢并学会学习文言文,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责无旁贷,重任在肩。

怎么教好文言文?课标没有明确要求。课后习题(助学系统)虽然可以为我们指明方向,但文言文需要教到什么程度依然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它成了教与学的难点。正如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所说的那样:“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鉴于此,我们针对小学文言文教学,提出教学策略:兴趣为先、读背为主、理解取巧、拓展有度。

一、兴趣为先

选入小学教材的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故事生动,浅显易懂,且很多都写儿童,如司马光、杨氏之子、王戎、辩日的两小儿等。教学时,切忌机械呆板,走程式化(很多教学流程都是按照读准—读通—读懂—读背),尤其是逐字逐句说出文言文的意思,让学生对文言文心生恐惧,觉得索然无味,兴趣全无,把他们带入痛苦的深渊。全新的文体样式,不同的语言形式,需要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试举几例:一是降低学习难度。文言文朗读可以教师示范,学生跟读。文言文理解可以借助注释,还可以联系上下文,结合我们的生活实践。二是增加神秘色彩。如教学《司马光》时说:“曹冲七岁就会称象,古时候还有个小孩也很厉害,同伴落水后,其他人都吓跑了,只有他急中生智,救出伙伴,想不想认识他?”打开课本之前还可以进一步激趣:“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语言和其他课文有所不同,赶快打开去看一看,读一读吧!”三是进行情境表演。无论是《铁杵成针》还是《两小儿辩日》,抑或是《杨氏之子》,都可以创设情境,展开想象,角色表演。当然,还可以配乐朗读,结合“杨氏之子”说出自己是某氏之子(女)等法。总之,激趣的办法很多。体会文言文之趣不能靠说教,应该是贯穿于朗读、理解、背诵等学习的全过程。

二、读背为本

学习文言文,读背是根本。把文言文读通读顺,然后背诵积累下来,对学生语言积累、语感形成至关重要。选文课后习题几乎每篇都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部分篇章要求背诵。学习文言文的总体原则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背。“读”得天下,“读”占鳌头。

1.读通读顺

这是文言文学习中的核心环节。读通读顺是学习文言文的前提条件。但读通读顺不能一味追求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好节奏。因为,要想读得正确流利,必须建立在部分理解的基础上,这样,也为后续理解减轻负担。要想读通读顺,一味放手恐怕不行,尤其是在文言文起步学习阶段。

首先,读准停顿,读出节奏。“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司马光》课后第一题就是这样要求的。刚刚起步,跟读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停顿,是读通读顺读懂文言文语言的生命。如“众/皆弃去”“唯/戎不动”“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等句,可以按照这样的节奏停顿。若学生不会,教师可以示范,一遍一遍地领读,学生跟读,这是最有效的教学。

其次,读出理解,读懂意义。仅仅告诉这样停顿是不够的,还要借机理解,如,“众”“唯”后面为什么要停顿,一个是突出其他小儿都四散逃离,一个是突出王戎有自己的主见和思考,并相机指导这两字读重音。再如,有教师认为正确的停顿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我认为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这里的“缴”是一种带有丝绳的箭,射出去还可以收回。“援弓缴”是一个词组,意即拉弓射箭,和“而射之”一样必须连读。可见,停顿一定与意义相关,否则就会机械停顿,随意画线。又如,很多教师这样读这一句:“光/持石/击瓮/破之。”看似有停顿,但几乎是两字一顿,失去意义。我的节奏如下:“光/持石击瓮/破之。”首尾慢读,中间连续快速,突出谁、怎么办、想干什么。“水迸,儿/得活。”可以读得干脆有力,开心快活。凸显水流之快,得救之乐。朗读指导时,不建议学生机械画线,听老师读时,可以画下来供自己参考,也可以考查学生是否倾听。

再次,读出韵味。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外,还有“夫、耶、欤、矣”等词语,它们或在句首,或在句末。朗读时,可以引導学生关注这些词语,读出文言文特有之韵味。在这里,我不提诵读。如《奕秋》一文:“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对于“者也、矣、也”三处,句末三声到位,甚至可以摇头晃脑,“与”二声扬上去,读出设问之语气。如此,则文言文之韵味尽出。再如《性缓》中这句:“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为了突出其人性缓,停顿处尽量拖长,两个“耶”字尽量上扬,可以把这个性缓之人的矛盾、纠结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有,文言文中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的句式很多,适合学生朗读,要引导学生发现并通过朗读体会文言之美。如《龟兔赛跑》中的“龟与兔竞走,兔行速, 中道而眠;龟行迟,努力不息”,《刘氏善举》中的“育一儿,昼则疾耕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伯牙鼓琴》中的“‘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等语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铿锵,有的还荡气回肠、韵味悠长。

2.背诵积累

读通读顺之后,背诵就一定顺理成章吗?这只是我们想当然,一厢情愿。多年教学经验证明,背诵之于儿童十分困难,尤其是文言文,哪怕再简短。虽如此,还是要倡导背诵积累。将所学文言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是巩固所学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课本上所选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有音韵美和节奏感,只有多朗读才能体会到文章的妙处。古语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之说,对文言文的复习巩固,再形象不过了。其一,可以建立在意义理解基础之上。选文大多有故事情节,或说明某个道理。帮助儿童理清层次,然后逐句背诵。其二,铺设台阶。先尝试填空背诵,再逐步“裸背”。教师背诵对学生也很有启发意义和示范作用,可以把自己背诵的诀窍分享给学生。

三、理解取巧

文言文理解在小学阶段总体要求不高。

一是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体会文言表达之特点。如五年级下册《自相矛盾》课后第二题和四年级下册《文言文二则》课后第三题:

联系上下文,猜测加点字的意思。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其人弗能应也。

不可同世而立。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胤恭勤不倦。(疲倦)

家贫不常得油。(         )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

二是说说课文大意。如三年级上册《司马光》、四年级上册《王戎不取道旁李》以及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三则的课后第二题,都要求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是明白文章主旨。包括弄懂故事道理,体会人物品质等方面。总体要求不高,难度不大。重在文以载道,读书育人。例如:

1.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

2.说说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课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

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情吗?

5.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6.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以上三个教学内容,教学时,千万不要机械操作。总的原则是学会取巧,为他们学习搭建平台,提供帮助,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佳路径。

1.字词理解

文言文语句精练,言简意赅。有其特有的语言现象,如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常见文言实词、虚词中古今不同的读音以及文言特殊句式等,教学时可以这样操作:(1)借助注释。从三年级开始,编者就在提醒我们要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词句意思,进而可以说说课文大意。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2)进行扩词。古汉语多用单音节词,教学时可以通过扩词的方法理解意思。如,倦(疲倦)、贫(贫穷)、弃(放弃)、善(善于)等。(3)查找工具书。(4)联系上下文猜想。(5)联系生活实际和已有经验。另外,还有些特殊用法的词语,教师也可以讲解,有些词语如“弗”就是今天我们说的“不”,有些地方的方言仍在使用。还有“誉”的使动用法,意为“称赞、赞扬”。再有“之、乎、者、也、耶、欤、矣”等词语,通过朗读可以体会。这里,重点讲一讲“之”字,它有很多种用法,但不一定要告知学生有多少种,也不要求学生全部掌握。还是要在具体语境中让学生整体把握,前后比较,迁移理解。如《精卫填海》中的“炎帝之少女”“常衔西山之木石”,出现两个“之”,意思都是“的”。再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中“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取之”和“问之”要展开比较,“取之”易懂,“问之”的“之”不能简单理解为“他或者王戎”,而应理解为“问王戎怎么回事”。人们会怎么问呢?此处可以展开想象对话。同样,在《铁杵成针》中也有:“问之,曰:‘欲做针。”教学时可引导想象,填补空白。

2.大意把握

无论是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还是借助注释说说课文的大意。建议都不要一步到位,一味放手让学生去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连起来说,这样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难度,打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独辟蹊径,给学生搭建台阶。如教学《司马光》一文,在朗读的基础上,一问:“故事中有哪些人?”比较判断,得出主人公是司马光。二问:“发生了一件什么人命关天的事?”此时,可以相机理解当时“没水中”“没”之情况危急。三问:“结果如何?”可以体会“迸”之迅猛。还可以读出前面的危险和后面的化险为夷。再如教学《性缓》:“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一问:“当时发生了一件十万火急的事,请在文中找出来。”学生会找出:“见人裳尾为火所烧,火烧君裳。”此时也可以相机读好原文,然后让学生说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此时,文言文翻译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自动完成,最终只用四个字就可以表达清楚,即“火烧君裳”。二问:“这个性缓之人,面对如此紧急之情况,一直在担心纠结着什么事呢?”当然是:“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性急和伤君”“说还是不说”可以让学生比较判断,结果不言自明。

3.主旨明了

明了文言文主旨,是教学的重点或是难点。在前面读通读顺和把握大意的基础之上,应是水到渠成之事。教学时,千万注意把握好一个“度”,切不可在此绕圈子,可以点到为止。如,教学《铁杵成针》要明白“感其意,还卒业”的意思,体会其与“铁杵成针”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也不简单。这里,根据文言文省略之特点,可以抓住“问之,曰:‘欲做针。”展开想象,小組合作,角色体验进行补白:李白和老媪之间会怎么对话?听了老媪的话,李白会怎么想?怎么做?至此,“感其意,还卒业”之难点突破迎刃而解。再如,教学《司马光》一文,体会司马光之智慧可以在引导学生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紧紧抓住“水迸,儿得活”做足文章。“迸”是“爆发、往外溅散”的意思,凸显水流之快,这是“儿得活”的关键。此时,还可以结合插图看看孩子得救的方式和平时落水之人得救方式之不同,体会司马光急中生智、与众不同的逆向思维。教师只需引导发现方法之不同,不必非要跟学生纠结“逆向思维”问题,说了学生也不懂,不如不说。又如,《杨氏之子》中“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重在引导体会孔君平说“此是君家果”的原因和杨氏之子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之间的联系:杨氏之子和孔君平二人对话之巧妙,其间都暗含着巧合:杨梅和孔雀与二人姓氏的巧合,都是抓住彼此的姓氏做文章。且杨氏之子反应敏捷,还有“未闻”二字,委婉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使孔君平无言以对。杨氏之子反驳有力,彰显智慧。

四、拓展有度

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只是沧海一粟,旨在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了解文言文之窗。学完这些文言文后,课外还可以推荐阅读《山海经》《世说新语》《列子·汤问》等文言文著作。但如若拓展,切记要有度。因为小学阶段对于文言文教学只要粗知大意、扎实读背即可。有人认为教师教得太简单了,无非就是读读、背背、说说意思,还可以教更多的东西。比如,有的教师会把文言文与相对应的白话文合在一起,文白对照,比较学习。殊不知,这违背了编者的意图。还有人建议课堂上可以一篇带多篇,殊不知起步阶段切忌肉多嚼不烂。也有人主张让学生用白话写一写,成为很好的一篇文章,这可能只适用于一部分学生。更多的教师会在体会司马光、王戎以及杨氏之子的思维、能力及智慧上浓墨重彩,下足功夫,殊不知这样做过犹不及。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文言文教学旨在让小学生初步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提升欣赏语言美的情趣与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华阳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王戎杨氏司马光
“事实上的名士”王戎,“魏晋风流”的一个样本
吝啬的王戎
王戎识李
Fort Besieged
永不说假话
浅议海源阁杨氏藏书贡献
司马光说谎受责
司马光“警枕”夜读
一个坏官员导致冤假错案
德行第一之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