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十一世纪又被称作信息化时代,其根本原因是信息技术渗透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也逐渐变得信息化。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才能构建起高效课堂呢?化学课堂的教学主旨为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所以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本文从营造和谐氛围、利用翻转课堂、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补充实验内容、培养化学素养几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基于信息技术背景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的出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的次数,也实现了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要求。鉴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受到了传统教学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而借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改善,但是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结合教学策略进行教学。
一、 营造和谐氛围
构建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就是教学氛围要和谐,只有身处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才会受到影响,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音频、文字,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学生也更容易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化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性质活泼的氧气》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这么说:“我们依靠氧气存活,生活的大环境中充满了空气,但是气体并不只有氧气这一种,你知道哪些其他的气体呢?”然后再将一些有关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的资料呈现在学生面前,最好再配上图片。当学生看到这些内容的时候,会在脑海中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初步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比教师直接讲述更加的形象直观,也更加具有说服力。而且这些资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好基础。
二、 利用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通过重新构建学生的学习流程帮助学生分层学习。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在进行实验活动的时候,缺乏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教师在课堂伊始通常利用视频或演示的方式引导学生操作。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实验失败的可能性,但是归根结底教师只是在让学生模仿,学生没有真正地参与实验操作。
这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化学意识的培养都是很不利的。而翻转课堂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培养,让学生的化学意识得到建立。鉴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前,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然后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例如在教学“物质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利用微课视频将物质燃烧条件的多种实验演示过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掌握实验过程,并了解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出现怎样的结果,从而让学生总结出影响物质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在进行课堂延伸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出趣味实验,鉴于这些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只能让一些学习能力较好且对实验有一定兴趣的学生进行思考及探索。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有些复杂,但是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层次,可以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教学效果最大化,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好基础。
三、 拓展教学内容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教学内容制定教学方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进行教学。教师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除了要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将学生的学习难度降低,还需要将教学内容在生活中得到应用,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利用所学知识快速解决。
例如在教學《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伊始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有关于鬼火的视频。因为鬼火是莫名其妙产生的,所以学生会很好奇鬼火的产生,教师这时进行讲解,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而且听到自己感兴趣或者好奇的地方的时候会举手提问。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基础,还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得到培养。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明白鬼火的产生与磷的燃烧有关,出现时是蓝色的,所以被称作鬼火。人的白骨里有磷,夏季在野外曝尸,尸体腐烂了就会剩下白骨,在高温下磷就会燃烧,鬼火就会产生。
四、 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只有对一项事物产生一定的兴趣,才能自觉主动地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一部分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学生的各项感官进行一定的刺激,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从而营造一个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时,其中有一个重点知识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就会好奇:水就是水,为什么还会有水分子?因此,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下所拍摄下来的闪烁的水分子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带领学生一起观察并分析构成水的最小微粒,这样就能初步解答学生脑海中的疑惑。在此之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一滴水的质量及水分子的个数,帮助学生总结出分子的基本性质是体积、质量都很小,这样学生就能在认识了解的过程中加深对其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向学生展示:碘分子无论其间隔增大或是减小,都会使其物质状态发生一定的变化;氨分子在运动的过程中会使得酚酞溶液变红等。通过这样知识的讲解,学生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分子的特性,进而就能将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了解生活中出现的热胀冷缩及湿衣服晒干等不同的现象,提升了课堂教学成效,从而帮助教师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五、 补充实验内容
化学这门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但有些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有毒气体的释放或是会产生污染,甚至一些实验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不能正确地进行操作,很有可能会发生实验事故。针对具有这样性质的实验,对于一些错误的操作步骤,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通过口头的讲解将其危害传授给学生,但由于相对比较抽象化,学生并不能真正地将其理解。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就可以运用计算机来动画模拟错误操作步骤所产生的后果,这样不仅能将错误的原因有效地讲解出来,还能加深学生对其理解,有效地补充了实验内容,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
一方面,计算机动画可以模拟错误的操作:如酒精灯、试管等一些基本实验用具的错误操作方法;另外,还可以将一些重点实验的错误操作展示在学生面前,如稀释浓硫酸时很多学生稍不注意就会搞错操作步骤,将水加入酸中,这样会由于水的密度比浓硫酸的小,水会浮在浓硫酸的表面上,在溶解的过程中会放出一定的热,使得水立刻沸腾,而烧杯中的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造成危险;另一方面,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可以将一些容易使人中毒或是污染环境的实验展示在学生面前。例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这一实验是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个实验,但由于一氧化碳无色无味有剧毒的气体,在实验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中毒的现象,即使没有出现错误的操作,也不能完全避免中毒的问题。而将其改用计算机来进行实验,就避免了对师生的身体造成危害,还能有效地完成这一实验。因此,借助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就能补充一些传统教学模式下无法完成的实验,使得实验更具多样性,学生也能借助实验更好地了解化学知识,提升自身的化学水平。
六、 培养化学素养
传统的教学课堂大多采用一言堂的模式,忽略了化学这门学科的本质内涵,使得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大大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化学课堂中,除了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本质和内涵外,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从而帮助教师构建一个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例如,教师在教学“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自己对书本上的知识进行一个预习,通过预习来初步感知这一实验的反应过程和反应原理,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一个初步的印象。在此之后,教师就可以有效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逐步甚至认识到这一实验的反应机理,将学生脑海中的印象逐步加深。最后,教师再让学生就多媒体所演示的内容进行一定的提问,将自己对这一实验的反应机理的理解充分地表达出来,通过学生之间的不断交流和体会进行一定的思维碰撞,就能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解。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能逐步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成效。
七、 總结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为人类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很多的便利。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的多样化;学生通过看信息技术呈现出来的内容,会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而且信息技术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有效构建出高效课堂。(通讯作者:褚效中)
参考文献:
[1]宗永学.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10):37-38.
[2]胡永剑.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J].考试(教研),2012(16):103.
作者简介:
曹杨娟,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阴中学开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