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探究

2020-06-01 07:45张莉
考试周刊 2020年42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张莉

摘 要: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要结合新课改发展形势,进行有效的教学调整,把握语文核心素养内涵,指引学生做好素材积累,以提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效果及质量,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写作教学是高中生对语文知识深化理解的一个过程,反映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内化和运用,进一步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要注重创新作文教学方法,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通过素材积累,开阔学生写作视野,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通过联系语文核心素养,多方向、多角度进行教学,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融入生活,提升质量

将语文核心素养融入作文教学中,有效突出了语文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将学生熟知的生活常识与语文学科内容相联系,进一步促进了两者互融互通,提升教學成效,强化育人效能。更为重要的是,在带有生活蕴意的作文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不仅可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更可以学会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增强搜集作文素材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视野,提升了写作能力,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强化知识,注重育人

语文作文教学融入核心素养,并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促进了语文知识的内化,这也是语文学科教学教育属性的基本体现。在核心素养指导下,语文作文教学的教育属性更加明显,可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创新,扩大学生的思维视野,强化语文作文教学针对性,对于增强育人成效有着重要价值。

(三)提供导向,增进效能

核心素养不仅是语文学科的重要培育理念,更是高中阶段学生发展的价值导向,因此,将核心素养融入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可为学生提供价值导向、为教师教学提供目标导向,对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指引学生思考写作方法、强化学生写作实践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增进教学效能。

二、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析

(一)聚焦语言维度,强化写作语言构建

高中生在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通过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下,对语言文字的特点及规律进行主动积累,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律,以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这不仅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评价维度。与此同时,语言构建及运用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了学生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及理解,对这一基础性能力的把握,提升学生语言构建及运用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核心素养与写作教学的结合,要注重发挥学生言语经验,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对语言文字进行应用,实现沟通交流的目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言材料及言语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将语言材料进行有效整合,形成作文结构系统,根据汉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进行书面语言表达。

例如,以高考作文的教学指导为例,可结合作文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审题,并通过材料的分析,进行语言构建及运用,使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引导学生对写作思路和方法进行探究思考。如在写作主题为“家”的教学指导过程中,联系作文材料:家给人的感觉是多么温暖,可有时家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么复杂。身为家庭成员的你,对家一定有一番特殊的感受吧,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还记得妈妈的那双茧手吗?还记得父亲的背影吗?还记得……在作文教学中,围绕材料阅读,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构建及运用,围绕“家”这一主题,立意自定。在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立意进行语言建构,对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运用,描写自己对“家”的一番感受。教师要做好引导,让学生理解材料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作。通过联系学生的实际,对语言进行运用和构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写作的有效方法,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二)关注思维维度,推动写作思路发展

理性思维、勇于探究,都是科学精神的表达,也是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而科学精神最为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良性思维的形成。在写作过程中,思维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其可作为核心素养和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契合点。结合思维发展与提升进行写作教学,要突出素材积累,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注重结合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对作文写作技巧进行深入探究,并对语言和文学形象获得知觉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写作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把握,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引导学生进行感受和理解,通过辨识、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形成有理有据的观点。这一过程中,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做好对语言的有效判别,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有条理表达。同时,对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做好有效区分,利用批判性思维对语言作品进行审视,对文学作品的内涵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思考。

通过思维的发展和提升,不单单局限于论述描写,使学生通过作文的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作文言之有物,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例如,可以借助对高中语文教材内容的把握,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及表达内涵,为学生提供写作指导,有助于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发展与提升。教师可以结合文学大家鲁迅、现代诗人徐志摩、散文大家朱自清的优秀篇目进行教学引导。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鲁迅作品的内涵进行分析和思考,对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把握,如借物言志、借古讽今、荒诞夸张的手法进行学习,开阔学生的写作思维视野,使学生对写作手法及写作技巧进行理解,帮助学生创新作文的写作手法,增强写作内涵。从此可以看出,语文作文要联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对学生写作思维进行有效培养和提升,使学生掌握作文写作方法,并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大胆创新,丰富作文内涵,使作品形式得到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