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核心素养下低年级的识写教学

2020-06-01 08:02李鑫
华人时刊·校长 2020年5期
关键词:写字识字笔者

李鑫

识字就是识别、认识文字,是指儿童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辨认出汉字的过程。“识”是认得、辨别之意,包含了“认字”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课标对第一学段的识字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由于低年级要求“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故面对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均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时,教师应如何提高其识字效率,又应如何提高其写字质量呢?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思考,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有效做法。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变抽象为形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和声音来进行思维。”这一特点相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更为突出,教学时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赋予每个汉字以生命,既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又可加深他们的记忆。比如,在对“脸”字进行教学识字时,笔者先让学生互相观察一下同桌的脸后,便问道:“如果脸上少了道眉毛,你觉得怎样?”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难看”!笔者又问:“你觉得脸字的哪一笔像眉毛?”学生大声回答:“一横。”笔者说:“你们写这个字时要注意眉毛别弄掉了啊?”果然,学生们在写这个字时,没有出现漏掉一横的现象。再如,“步”字,学生写的时候容易把下面的部分结构写成“少”,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发生,笔者问学生:“‘步可以组什么词?”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积累组成了:跑步、步行等词语。笔者接着问学生:“当我们跑步时,是希望身上带着很重的东西,还是想浑身轻松地跑?”学生的回答是后者。此时,笔者总结说:“是的,步下面如果多写了一点,就像是我们腿上绑了重重的东西在跑步,所以步字后面没有一点。”就这样,赋予了冷冰的方块字以生命,让它立刻丰满灵动起来,变抽象为形象,易于学生记忆。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化陌生为熟悉

在学写生字“游”时,学生容易把右半部分写成“反文旁”,有时教师反复强调别把右边写成了“反文旁”,但有的学生还是记不住,仍然会写错。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试着改变教学策略,即不再强调,先编一个故事,利用学生的想象力,以故事先入为主。如在教学生字环节时,笔者先没说学习哪个生字,而是先给学生讲个故事。学生们一听故事,精神气儿来了。笔者娓娓道来:“夏天的一天,天气非常炎热,一个小孩想去离家有点远的小河里游泳,他的家长知道后,严肃地告诉他:如果想去远方的河里游泳,必须有家人陪同,单独一个小孩子是不可以的。”之后,笔者问道:“同学们,你们从我讲的故事里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们几口同声地回答:“游!”笔者又问:你们怎么知道是“游”吗?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我从小河知道了三点水旁”,有的说“我从有点远的地方知道了‘方 ”,有的说“我从家人陪同这句话中知道了‘睡倒的人字部”,有的说“我从小孩子这个词中知道了‘子”。在学生们发现了“游”字的各个部分后,笔者继而问道:那你们知道“游”字是怎么写的吗?经过这个故事的强化,学生们再也没把“游”字的右半部分写错。同时,这个小故事又契合了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防溺水知识的安全常规教育。

又如,“落”字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其笔画较繁复,为了达到良好的识写教学效果,在教这个字时,笔者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各自的识记方法。有个学生说:“就像玩玩具拼装一样,我会拆卸,也会拼装。这个字我不认识,但是我认识‘草字头‘三点水‘折文旁,还有‘口字。然后,我看这个字是上下结构,我就把这些零件按照顺序拼装好,这个字我就认识了!”这样,学生利用熟悉的事物既认识了新事物,又认识了将要学习的字,其方法可谓绝妙之至。

利用广阔的生活空间,由课堂到生活

语言文字均来自生活,最终还要回归生活。陶行知说:“文字只是生活的符号,识字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教学生字时,笔者常把“课堂识字”引向“生活识字”,即让学生把生活当成无意识识字的良好资源。

比如,在学习二年级上册《树之歌》一课时,在学生根据插图和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识了带有“木字旁”的几个字后,笔者便把课堂延伸到生活,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向大自然,寻找书中见到的树,也可以寻找新的树种,采集他们的叶、花、果、根,做成自己喜欢的图案画面。这样,通过认识树的品种、形状来识字就不再单调枯燥,而是充满生活乐趣,表面看似乎淡化了识字任务,实则是加深了识字过程。学生在大自然中找到了书本上不能呈现的鲜活教育场面,让他们在快乐中认识了汉字。再如,学生在超市时可认识商品上的字;走在路上时,可通过广告牌、路标认识汉字。可见,生活处处是教材,处处有教育。

凭借丰富的图片形状,变机械为灵动

这种识字方法,对识记象形字比较有利。例如,学习“笔”字,可向学生出示竹子的图片和毛的图片,动态地把它们组合在一块儿,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图片知道我们的祖先最初用的笔是竹子和毛发做成的。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比语言的描述更能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直观的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又如,在对“春”字进行识字教学时,笔者结合该字的象形特点对学生进行启发,即告诉学生识记“春”字的一个方法:春天的太阳变得暖洋洋的,很多人都跑出来晒太阳啦(“三”人代表很多人)!以此,引导学生用形象、快速而又正确地记住了这个字,使学生在书写字时,避免了把下面的“日”写成“目”。

运用肢体语言,让呆板识字活动变得活泼有趣

语文教学要善于挖掘教学资源,如肢体就是随时都可以利用的很好资源。比如,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曾学过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插图都能激发出学生读书的乐趣,但是文中要学习的生字数量多,笔画繁复的字也较多,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字的数量还是字的形状,都给识字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但是,根据字的音、形、意特点,可将其分类处理,如其中表示动作的字不少,可将其归为一类。比如,“蹲”“躺”“摇”“唱”等字,教学时,可通过做动作,再结合各个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记住它们。利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发现与肢体动作相关的部首,让呆板的方块字活泼起来,识记起来就有趣、容易多了。

识字是写字的基础,如果学生在识字时,头脑中对生字形成错误的印象,那写字时的错误记忆就会先入为主,进而出现写错字的现象,因为学生眼中看的、脑中想的最终要以“写”这种动作呈現出来。而把字写正确又能提升认识效果,加深印象,所以识字和写字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一些智慧和手段,增强识字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能使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苗桥小学)

猜你喜欢
写字识字笔者
老师,别走……
学写字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写字
识字谜语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