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高中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音乐作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程,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程的基础,是陶冶学生艺术情操,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判断能力的的重要途径。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将音乐鉴赏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这是高中音乐教师需要面对的新课题。为此,本文主要以高一音乐教学为例,对新课标下音乐鉴赏与音乐文化教育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新课标;音乐鉴赏;音乐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07-0162-01
【本文著录格式】王沸.新课标下高一音乐鉴赏与音乐文化教育的思考[J].北方音乐,2020,04(07):162,170.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国家对高一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里的要求不仅体现在对学生音乐知识获取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更体现在对学生音乐素养和音乐鉴赏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因此,在高一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加强对音乐鉴赏与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视,并将这二者灵活地渗透到教学实践当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由此可见,加强对高一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和音乐文化教育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当中的重要思想。在高一音乐鉴赏和音乐化学教育中也应当要充分体现这一思想[1]。这就要求高一音乐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的音乐兴趣和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放在课堂教学中重要位置。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于音乐的爱好和理解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高一音乐鉴赏课当中,教师应当要结合学生音乐学习的特征以及爱好,将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按照音乐类型,将学生分为流行音乐组、摇滚音乐组、民族音乐组等。让学生根据兴趣小组,对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将自己的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心得体会与大家进行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新课标教学目标的尽快实现。《辽阔的草原》是一首流传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的蒙古族“长调”歌曲。这首歌表现了蒙古族年轻牧民对爱情生活的珍视和追求[2]。在对这首内蒙古民歌进行鉴赏时,教师就可以将班上对民族乐曲感兴趣的学生分组一个鉴赏小组,并让他们从音乐风格、演奏技巧、创作背景等方面对这首民族歌曲进行分析和鉴赏,将自己对该歌曲的体会和心得与同学分享,让学生对于这首民族乐曲有着初步的了解和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以专业的角度引导学生对这首蒙古乐曲进行鉴赏,让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到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二、灵活使用教材
由于大多数高中音乐教师都是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他们在使用教材时经常会按部就班,只为学生教授课本上的内容,很少会对课本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实际上,高中音乐教材中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学者精心编制而成的,其中所蕴含的音乐化学知识是非常值得高中生学习的。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当要灵活的、创造性的运用教材,以此来丰富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惊喜[3]。例如在对《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这一京剧选段进行鉴赏教学时,教师除了给学生讲授这一京剧的艺术形式以及鉴赏技巧等基础知识外,还可以为学生介绍京剧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以及《霸王别姬》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等音乐文化知识,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京剧的魅力,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三、促进各学科之间的融合
在新课程标准中倡导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因此,在高一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要将音乐与各个学科文化知识相结合,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对于学生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是大有裨益的。实际上,高中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有关于描写爱情故事的乐曲,其中有很多就出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在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鉴赏时,教师就可以将其与语文学科中的诗歌相结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4]。例如在对《孟姜女哭长城》这一乐曲进行音乐鉴赏时,为了增强学生对于这首乐曲的感情体会,教师就可以将其与高中语文教材相结合,为学生讲解这一古老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爱情的伟大,以便学生更好地带着情感去对这首歌曲进行鉴赏,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音乐与美术、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也有着很多共通之处。在高一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音乐与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例如在对《宗巴朗松》这一西藏民歌进行鉴赏时,教师就可以将其与舞蹈相结合。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这首乐曲,以此来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西藏舞蹈的视频,并为学生讲解西藏舞蹈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音乐节拍,自由舞蹈。通过这样的方式即可以活跃课堂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这首民歌的音乐节奏和风格进行掌握。
四、提升教师音乐素质
在我国新课程标准当中强调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高中音乐教师应当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以此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的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不仅能够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能对学生音乐鉴赏水平和音乐素养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教师应当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带来更加专业的音乐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5];最后,教师还需要加强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强化音乐鉴赏教学效果。例如《长江之歌》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大气磅礴,通过对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在对这首歌曲进行音乐鉴赏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长江的宏伟磅礴,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长江的相关视频,给学生以强烈的艺术感染,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一音乐教学中合理地开展音乐鉴赏和音乐文化教育,不仅是顺应新课程标准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和艺术情操的重要途径。因此,高一音乐教师应当要清楚地意识到音乐鉴赏和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灵活地开展音乐鉴赏和音乐文化教育,以此来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学生美感的进一步增强,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辉霞.探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策略[J].音乐时空,2015(5):171.
[2]李莉.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4,16(4):88-90.
[3]王静.新课标下高中音乐鉴赏与音乐文化教育的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8):13-14.
[4]李彦明.新课标下的音乐教师教育——对《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鉴赏”模块的思考[J].民族音乐,2009(6):82-83.
[5]黃付军. 解析新课程标准下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几点思考[J]. 音乐时空, 2013(6):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