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
摘要:语文课首先必须是文本阅读课,要有琅琅的书声。在这节课上,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情景对话朗读、语言比较朗读、形式创新朗读,借助多样的朗读形式把学生带进文本,去亲历、去感知,在多层次的朗读中,学生与文本血水相融,进而获得真实的成长。
关键词:朗读;对话;比较
听完吴老师执教的《孤独之旅》,脑海里一直回响课堂中师生琅琅的读书声,整节课吴老师以“孤独”为文本研读的主话题,以“读”为课堂推进的主抓手,引导学生深度体会杜小康的成长变化,让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层阅读,学会从“人物心理”解读小说。在这节课中,朗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反反复复、进进出出地咀嚼语言文字,读深读透文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味本课的几次朗读教学设计:
一、情境对话朗读,读出人物的心理
《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的长篇小说《草房子》,课文展示了主人公杜小康在放鸭时战胜恐惧和孤独,进而走向成熟、变得坚强的过程。节选内容较长,生活的情境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怎样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文本,体会人物当时所处的环境,教师的处理可谓别出心裁。吴老师在简单了解故事背景后抓住杜小康说的四句话切入本课的教学,请看下面这个教学片段:
生: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师:第2段这句话,说明杜小康什么心理?
生:(杂乱地说)抗拒……
师:请立足文本,从课文中找它相关的区域是什么心理?我们可以抓哪个句子?
生: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
师:哭腔,你能把这味读出来吗?我来读旁白的介绍,你来读语言。
师:(读)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
生:(读)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师:有没有哭腔的味儿?(众生说没有)那么,我来试试,你先请坐。
师: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学生自发地鼓掌,听课老师笑出声,也为执教者鼓掌。)
生:(再读)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
“我不去放鴨了,我要上岸回家……”这是杜小康在放鸭过程中说的第一句话,怎样读透这句看似很简单的话,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情境的对话朗读,“你能读出杜小康的哭腔吗?我来读旁白,你来读杜小康的语言”,接着,师生合作对话朗读,教师读背景,读得缓慢、深沉,读出了作品淡淡的伤感,这样的朗读既是一种示范,又是一种情感的熏陶,激起了学生朗读的热情,更自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的情境,消除了学生与文本的隔膜,学生很自然地走进人物,理解了杜小康内心的恐惧、害怕。这时候,学生的朗读就很自然地传递出杜小康内心的情感。很多时候,老师过分地依赖讲,以为“讲到”教学任务就完成了。其实,如果没有与作品的情感共鸣,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能是概念化的、抽象化的。文本的阅读不仅仅是知识的吸收和扩充,更重要的是人生的体验,吴老师巧妙地用自己的朗读带领学生沉浸在作品之中,通过师生的对读让学生回到文句、融入作品动情地读,从而达到司空图说的“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程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走进作品人物、理解人物的情感,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灵魂和意蕴。
二、语言比较朗读,读出人物的情感
朱自清说“诵读”的要义在于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熹说诵读在于把“原汁原味”的气韵声调、思想情感传达出来,在于“得他滋味”。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借助语言的气韵、声调体会人物的心理与情感,吴老师多次用了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比较琢磨,体会人物细腻的情感表达。如吴老师把文中杜小康的“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做了三种改动:
原句: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改1:爸,你快来看啊,我们的鸭子下蛋了!
改2:爸,蛋,鸭蛋,鸭下蛋了!
改3: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给出四个句子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表达的不同,并不断在读中追问“为什么有这种不同?”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在句式、标点、语序上进行精巧处理,借助个别读、比较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不停地咀嚼、品评一处标点、一个词语……这样反复地朗读,学生就把文本的语言读成了自己生活的语言,他们不仅自然而然读懂了杜小康在发现鸭子下蛋后内心的惊喜和激动的心情,而且明白句式、标点、语序的正确选择,对表现人物心理及情感都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样的语言品读既尊重了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又在与文本的直接对话中让学生读到了文本背后更多的秘密,真正做到了“贴着文本行走”。纵观学生表现,从不愿开口到积极开口,从不能朗读到朗读得较好,课堂的成长是真实的、也是显著的。
三、形式创新朗读,读出语言的风格
汪曾祺说:“探索一个作家的气质、他的思想,必须由语言入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孤独之旅》这篇小说就体现了作家诗化的语言风格,那怎样让学生真正理解曹文轩这篇小说的语言风格呢?是告诉,还是……一起来看吴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
师:你能给我们读一读25段相关内容吗?
生:这个女生朗读很有味。
师:(屏显)“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屏幕上分行啦,感觉有点像——
生:诗。
师:大家关注了预习提示了吧,曹文轩的语言像诗,难怪我们男生、女生都觉得美如诗。我们自由朗读(屏幕内容)吧,看看名家和曹先生自己的说法吧。
生:学生很大方地有感情地朗读(屏幕内容)。
师:(屏显)1.曹文轩的小说具有优美的诗化语言,优雅的写作姿态,忧郁悲悯的人文关怀,执著于古典主义的审美情趣。(当代儿童文学家王泉根)
2.小说的诗性是小说中华丽的羽毛,是小说思想飞翔的气息……它是水性的小说,是无形的,流淌的……它的语言是简,是轻,是净,是柔。(曹文轩《小说与诗性》)
对初中生而言,赏析文章的语言风格往往是一个困难点,怎样让学生很快地感知本文的语言风格,吴老师进行了巧妙的读的铺垫,他先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25小节的景物描写,进而将这里的语言改成诗的形式再让学生投入地、动情地朗读,最后水到渠成地点出曹文轩小说诗化的语言风格。这样的朗读,还是从学生的阅读体验出发,开启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激发了学生自己的阅读感受,形成了个体化的阅读见解。
肖培东老师说:“语文课,首先必须是文本阅读课,要有琅琅的书声。”吴老师这节课,“读”是最大的亮点,借助多样的朗读形式,学生把自己带进文本,去亲历、去感知,也正是借助“读”,学生与文本血水相融,进而获得真实的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海南中学)
[责编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