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教学的起、承、转、合看问题教学的价值取向

2020-05-30 10:48王家伦
学语文 2020年4期
关键词:起承转合问题教学教学目标

摘要:围绕一堂课的起、承、转、合,紧扣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系列问题。为“起”设置的问题紧扣教学目标;为“承”设置的问题注意承上启下;为“转”设置的问题起到高潮突兀、峰回路转的作用;为“合”设置的问题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起承转合;问题教学;教学目标

起、承、转、合是古人诗歌创作的术语,被借用到课堂教学,颇有见地。笔者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有多个环节构成,这些环节环环相扣,也有其内在的起、承、转、合,也就是说,可将一个课时作为一个整体,也如写诗作文般讲究起、承、转、合。[1]最近读了南通陈剑峰老师的几个阅读教学案例,发现其课时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起、承、转、合,而且每个环节都设置了作用不同的相应问题。这些基于学生主体而设置的系列问题既有创造性,又有实用性,其教育价值是多方面的,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活跃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发展。

一、起:课堂导入先声夺人

此处的“起”,指的是课堂导入语。一堂语文课,如果想要吸引学生,带领学生巡游于言语的殿堂,那么,就要在课堂导语上下些功夫。有关语文课堂导语的论述见仁见智,我们认为,语文课堂导入时所设置问题的成功与否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2]

(一)应能引起学生的悬念

上课伊始,教师如能用简洁的问题吸引学生,则能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大的作用。就如陈剑峰老师教学《松鼠》时的导语:

同学们喜欢猜谜吗?请看PPT:

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打一动物)

以谜语导入新课,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当然,如果学生课前已经对课文做了充分的预习,这样的问题导入就意义不大了。

(二)应是“语文”的导入

引起学生悬念的导入只是一般意义上的导入。既然我们在“语文”的范畴中讨论问题,那么,就必须从“语文”的视域分析导入的优劣。只有紧扣教学文本的导入才能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如陈剑峰老师教授鲁迅《故乡》的开场白:

通篇浏览课文,你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此次回故乡时给“我”的印象吗?

最佳答案是“变”。这个问题的设计一举而三役济:其一,紧扣教学文本,很“语文”;其二,“逼迫”学生认真阅读并概括文本;其三,锻炼学生用简洁的词语概括事物的能力。

(三)紧扣教学目标的导入是最佳导入

课堂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的”。所以,教学的一切都应紧紧围绕该堂课的教学目标。就语文课而言,我们设置教学目标一般从“文”“道”两个维度考虑。前者大致对应“知识与能力”以体现“工具性”;后者大致对应“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体现“人文性”。我们知道,“文”的目标甚为显性,“道”的目标甚为隐性,所以,语文课堂教学最恰当的途径是通过“工具”渗透“人文”。所以,我们的课堂导入语更应靠向“文”的教学目标。如陈剑峰老师执教的茅盾《白杨礼赞》的开场提问:

作者充满激情地赞美极其普通的白杨树,其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与其说是精彩的课堂导入语,还不如说是统领全文的“主问题”,因为一下子扣住了“文”的教学目标——象征,确实能起到提纲挈领,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提倡从“文”出发,绝不是“压制人文性”,试问,这个问题何尝不是与“道”的教学目标——中华民族的精神密切相关!

二、承:环环紧扣渐入佳境

我们这里所说的“承”,并不是“起”后的某一个环节,而是一堂课中逐层推进,直至达标的四五个环节。实际上,就是三维课程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这四五个环节,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生成的。由于是层层推进的,故衔接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用以衔接的问题设计得好,能起到重要的教学推进作用。如陈剑峰老师就周敦颐《爱莲说》一文的一组问题设计:

第一问:这篇文章之所以琅琅上口的原因是什么?

(散句与骈句交错运用;长句与短句错落有致;叙述、描写、议论熔为一炉;疑问句、感叹句穿插使用;全文言简义丰,文笔摇曳多姿,诵读起来格外舒畅。)

按:此问带领学生大致感知文本的言语形式。

第二问:全文的主体形象和陪衬形象是什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

(全文的主体形象是莲,陪衬形象是菊与牡丹。作者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等方面写了莲的清高。)

按:此问在第一问的基础上推进一步,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文本的独特结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第三问:文章怎样表现莲的高洁品质?

(直接描写形状美,用菊和牡丹烘托,抒情议论。)

按:此问在第三问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带领学生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积极作用。

第四问:作者直接写莲花的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句句写莲花,又是句句赞君子;既是描写,又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的情趣。)

按:此问又推进了一步,通过“工具”渗透“人文”,将“文”“道”巧妙结合,带领学生认知文本的主题。

从这四个问题可以明显看出授课者的课堂教学目标:其一,掌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其二,理解作者洁身自好的君子品格。在意义上,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高层次或者深层次的发掘,环环紧扣,层层递进,最终达成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转:高潮突兀欲罢不能

这里的“转”,主要指课堂教学的高潮。一首诗的高潮,常常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往往出现在先荡开一笔之后。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潮,常常伴随着若即若离的状况而展开。[3]实际上,可以将这个“转”看成是“承”的某一環节。高潮出现时,教师学生高度亢奋。高潮的出现也可以通过问题来推动。

(一)授课者预设高潮

为了将学生的兴奋调到尽可能高的“点”,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预设课堂教学的高潮。如陈剑峰老师执教的布封的《松鼠》,在“如何使《松鼠》更讨人喜欢”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如下问题:

从段与段之间衔接的关系看,从内容的主要与次要关系来分析,第4段和第5段可以互换位置吗?

生:可以换。第3段说明松鼠的活动范围、喜欢的食物等。第5段说明松鼠搭窝的过程。这些都是与树林、森林相关内容的段落,应该合在一起介绍。

师:这位同学你的水平真高。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奥秘。你的水平超过编书的老师。数学上有“合并同类项”的说法。我们阅读、写作中也有这样的道理,联系紧密的内容要放在一起介绍,这样更易于读者理解。

师:第4段和第5段交换位置后,第5段和第3段的关联更紧密一些。再从基本的生活要求来看,吃和住应该放在主要的地方,而其它的可以往后挪,这就是我要你们思考的内容。

显然,授课人设计这个问题,是为“掌握文章的逻辑顺序”这一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是为了培养学生“尽信书不如无书”的批判性思维。课也就在教师学生高度兴奋的状态中达到了高潮。

(二)在课堂生成时顺水推舟,达到高潮

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对这种经学生独立思考后出现的或准确、或错误的“意外”,教师如视而不见,或嗤之以鼻,都会严重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压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判断,去思考,在关键处追问,使“难以预约的精彩”闪亮登场。如陈剑峰老师执教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片段:

师:文中有一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大家说说,谁在“叹惋”?

生1:我认为是渔人。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1:因为渔人看到了外面复杂的世界,而他进到桃花源以后看到的却是一片平静祥和的景象。

生2:我认为是桃花源里的人感到叹惋。因为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非常安定,现在却听到了外面民不聊生的生活状况,所以他们感到叹惋。再说,这句话中的“此人”就是渔人,是他讲给桃花源里的人听的,桃花源里的人听了以后才会有这样的反应。

生3:(不等老师作评点)我认为,应该是指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

师:刚才的同学讲得很有道理。你又提出了一种新的看法,那你能不能向大家详细地解释一下你的看法?

生3:因为“皆叹惋”的“皆”是“都”的意思。说明也包括了桃花源里的人和渔人。还有桃花源里的人生活得那么好却听到外面是那么乱,所以惊讶;而渔人生活在战乱当中,却碰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所以也感到叹惋。

师:你善于动脑筋,很好。但是对于“叹惋”的“惋”字如何理解?

生3:“惋”是惋惜的意思。

师:而渔人生活在战乱当中,却碰到了这么一个好地方,所以也感到“惊讶”,他会对美好的生活“惋惜”吗?

……

显然,这个片段中生1和生3的回答颇出任课教师的意外,似乎是离开了教学的直线条。但面对这种临时性的“生成”,教师及时追问,使学生在充分理解“惋”字的前提下深刻领会文义,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的闸门,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把一堂课推向了高潮,。

四、合:余音袅袅绕梁三日

所谓的“合”,应该是总结,应该是最终的“大团圆”,应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这里介绍两种语文课堂教学的“合”。

(一)通过结束语来“合”

语文课时教学的“合”,首先体现在通过“结束语”而“合”,结束语应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结束时用问题的形式作结语,则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陈剑峰老师为教学托尔斯泰《七颗钻石》结束时设计的问题:

师:你知道作者最后为什么让水罐变成北斗星,而不变成其他什么呢?

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对世界有一份爱,有一种悲悯情怀。

生: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生:更希望在我们迷途的时候为我们指明方向!

师:“爱心”如钻石一样晶莹璀璨,“爱心”如星光永放光芒。好的结尾意味无穷,让读者浮想联翩。让我们再把结尾美美地读一遍吧!

如此,授课人带领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主旨的基础上,领悟文题《七颗钻石》的象征意义,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憧憬。课文学习结束了,但文中所表现出的美好人物、美丽景象依然萦绕在学生心间。也就是说,通过这样的结束语,学生能对这堂课“文”“道”双方的教学目标作较为务实的巩固。

(二)通过板书来“合”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板书设计。这里所谓的板书,指下课铃响前一刹那最终达成的板书,它必须将教学目标显示在听课者的眼前,体现着课堂教学的“合”。从理论上说,听完课的学生大多数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的过程;即使未曾听课的学生,看了这份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内容。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板书逐步呈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问题教学也可以通过板书达到“合”的境界。授课时同步板书,故意留白,结束前提问学生,在板书的这个部位填上哪几个字才能概括这堂课的内容?

陈剑峰老师执教《幼时记趣》的板书如下:

——观蚊如鹤图

(幼)时记(趣)——神游山林图

——鞭打蛤蟆图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陈老师引领学生随文阅读欣赏,边分析文段,边随时板书。通过赏析“观蚊如鹤图”“神游山林图”“鞭打蛤蟆图”之后,让学生概括提炼板书括号中空白的内容——“趣”和“幼”,以此完善文章的标题——《幼时记趣》,以此启发学生进一步巩固文本叙述的中心——趣,启发学生理解作者行文的用意——以“幼”字贯穿全文,“趣”字渗透全文,体现了作者惩强除暴,同情弱小的童心。

一堂课的起、承、转、合伴随多个问题,这就是一堂实实在在的课的“问题群”。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推进课堂流程,达成教学目标。在这方面,陈剑峰老师作了颇有现实意义的探索,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学习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3]王家伦:《论语文课时教学的起承转合》,《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3期。

[2]王家伦:《论语文课堂导语的价值取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5年第12期。

(作者:王家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编夏家顺]

猜你喜欢
起承转合问题教学教学目标
基于“起承转合”的中小学生智创素养培育
起承转合+思想性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起承转合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初中化学课堂中问题教学的设计与实践尝试
例谈问题解决法在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问题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