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2017全运会赛前减量训练研究

2020-05-30 00:24谢永民周爱国
关键词:竞技状态负荷量睾酮

谢永民, 周爱国

(北京体育大学 体能训练学院,北京 100084)

引言

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关键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高负荷的强化训练,然而如果运动员的身心一直处于高负荷的训练压力下,极易导致过度训练而无法在正式比赛中表现出应有的竞技能力。因此,多数教练会在大赛前采取减量训练的方式来促进运动员机体恢复,避免过度疲劳的产生。减量训练一般被认为是赛前短期减少训练负荷的训练过程,其目的在于减少运动员身体和心理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所累积下的疲劳,从而更好地促进赛前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1]。目前减量训练已经成为教练员以及体育科研人员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减量训练可以促进运动员机体的恢复并提升运动表现。但是有关减量训练的研究大都集中在跑步、游泳以及自行车等项目中,格斗对抗类项目的研究相对较少。

中国女子自由式摔跤在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国际比赛中均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并且近些年来在国际赛场上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是我国一支竞技水平突出的传统强队,曾培养出了王娇、张凤柳、孙亚楠、周凤等一批优秀的运动员。在天津全运会上,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共取得1金2银1铜一个第五名的成绩。了解其在赛前减量训练安排的特点,对于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自身以及其它队伍都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2017全运会赛前减量训练研究。

1.2 研究方法

1.2.1 测试法 血液指标测试:以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备战2017年天津全运会9名重点队员为受试者,其中48kg级2名,53kg级2名,58kg级1名,63kg级1名,69kg级2名,75kg级1名。运动员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在减量训练前后分别对所有受试者进行CK、HB、BUN、T、C等血液指标的测试。

取样的时间均为早晨7:00—7:30(均为空腹取样)。取样时间和取样部位固定[2]。所有测试均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所有指标的检测均在辽宁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内进行。

表1 运动员基本信息

训练负荷测试:自由式摔跤属于同场对抗类项目,很难对其负荷强度和负荷量进行精确的计算。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本文选用训练课RPE作为统计训练负荷的方法。训练课RPE是由Foster等人提出的一种量化训练课负荷的简单实用且无创的方法[3]。训练课RPE的值可以直接通过训练课程结束30分钟后受试者所主诉的RPE值乘以训练课的持续时间来获得。因此,训练课RPE的实际操作非常简洁。许多研究已经证明训练课RPE在评定篮球[3]、橄榄球[4]、足球[5]、自行车[6]、跆拳道[7]等众多项目的运动负荷时与最大摄氧量、心率、乳酸阈等衡量训练负荷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由此可见,虽然训练课RPE非常简便,但是它在评定训练负荷上却有着不错的效度。

在训练课结束之后,受试者根据CR-10 RPE量表(表2)对自己的主观努力程度进行评估。为了在练习期间能够使受试者正确的评估自身的RPE值,在测试前需要给受试者详细介绍量表的使用和测试的流程。评估中受试者可以用任何一个数字来评估自己的整体努力程度。等级为0表示受试者无需任何努力(休息),等级为10被认为是受试者所体会过的最大极限强度。一节课包括准备活动以及基本训练部分,不包括整理与拉伸放松部分[6]。严格记录每堂课的练习时间,精确到分钟。为了避免训练结尾部分特别困难或特别轻松的练习对整节训练等级的评定产生影响,受试者在每次练习课结束30分钟以后才根据自己的主观感觉对照评分量表给出本节课负荷强度的RPE值[8]。也就是说运动员训练结束后所给出的强度值代表了整堂训练课的综合练习强度。为了便于对减量训练阶段的训练进行分析,本文共统计了赛前三周的负荷变化。各数值计算方法如下:

课训练负荷=训练课RPE(sRPE)=RPE*训练课的时间;

日平均强度=日总sRPE/日总训练时间;

周平均强度=周总sRPE/周总训练时间;

负荷量=训练时间。

表2 运动强度与运动自觉量表(CR-10 RPE)

Table 2 The category ratio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scale(CR-10 RPE)

分值主观感觉描述0休息(Rest)1非常非常轻松(Very,Very Easy)2轻松(Easy)3中等(Moderate)4有点困难(Somewhat Hard)5困难(Hard)6-7非常困难(Very Hard)8-9-10极限(Maximal)

数据处理:数据收集完后,将所有数据导入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为配对t检验,若数据方差不齐,选用自然对数修正后进行分析。显著性统一设为P≤0.05。

1.2.2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赛前训练”“减量训练”“训练监控”“机能评定”等关键词,查阅相关文献30余篇;在“Ebsco运动数据”库中检索“taper”“tapering”等关键词,查阅相关外文文献10余篇;阅读赛前调整、竞技状态、机能评定等方面的相关图书5本。通过查阅和整理这些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1.2.3 跟踪法 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以工作人员身份参与了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2017年天津全运会的备战与参赛的整个过程,了解整个过程的训练安排,这些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真实可靠的材料支撑。

2 结果与分析

2.1 赛前减量训练期间整体运动负荷变化

图1 赛前三周负荷变化图

图2 赛前三周周总负荷变化图

Figure 2 Changes of weekly training load of the last three weeks

赛前减量训练一方面要通过调整训练负荷使运动员在长期的备战训练中所累积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能得到积极的恢复,另一方面也必须给予运动员适度的训练刺激以便保持和提升所获得的竞技能力,并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赛前减量训练,对于运动员良好竞技状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持续时间是赛前减量训练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也是影响减量训练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但是目前还没有关于女子自由式摔跤适宜减量训练持续时间的研究。相关研究给出的其它项目的最佳减量持续时间也非常宽泛。比如,自行车和铁人三项运动员最佳减量持续时间为4-14天,中长跑和游泳运动员分别为6-7天和10-35天。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此次全运会赛前减量持续时间为14天。运动员机体所处的适应与疲劳的状态是教练员与科研人员制定减量训练持续时间的重要参考依据[9]。在减量训练之前,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已经历了长达两个多月的高负荷强化训练。运动员当时已具备了良好的竞技能力,但身心却处于一种相对疲劳的状态,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与恢复以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为了能够使运动员的身心得到足够的恢复,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的赛前减量时间定为14天。与此同时,为了避免训练不足所带来竞技能力的流失,在14天的减量训练期间,教练员与科研人员通过对负荷结构进行谨慎调整使整体的训练刺激仍然足以维持或进一步发展生理适应。

减量训练的类型也是影响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现有文献中所提到的减量训练主要分为渐进模式和阶梯模式,其中渐进式又分为线性减量、快指数和慢指数减量三种模型[1]。渐进减量训练利用了训练负荷的逐渐减小,而阶梯式减量训练使用了训练负荷的直接下降,并且在减量训练的整个持续时间内保持稳定。但需要指出,减量训练并不意味着每天的训练负荷都要逐渐下降,而是在若干个小周期内逐渐降低,并保证每个小周期内负荷量度的常规波动[10]。由图1、图2的走势可以发现,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在此次赛前减量方式更加接近渐进式的线性减量训练。相较于阶梯式减量而言,渐进式减量在整个减量训练过程中所容纳的负荷更大。虽然许多研究已经证明阶梯式减量能够提升运动表现,但是由于阶梯式减量训练缺乏维持运动表现的训练刺激,如果减量训练时间稍长,就有可能导致训练不足,从而降低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因此,更多的文献认为渐进式减量在赛前提升竞技状态方面更容易成功。

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使用渐进式减量训练的方式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赛前减量训练,一方面使运动员有两周的时间来进行身心的调整与恢复,另一方面又在减量训练期间给予运动员一定负荷的刺激。这种训练安排充分体现了适应与疲劳的关系,符合减量训练的基本理论。

赛前减量训练并不是简单地减少训练负荷。减量之前需要综合考虑所有的变量,然后再作出谨慎的调整,使得整体的负荷结构能够更加有效地诱导出良好的竞技状态[9]。负荷量、训练频率、负荷强度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赛前的减量训练是改变负荷强度、改变负荷量、改变训练频率以及改变训练时间等方式的辩证实施[11]。为了深入了解此次加量训练的内涵,本文对以上相关变量进行了细致的统计(表3、图3)。

2.2 赛前减量训练中各训练变量变化分析

表3 各训练变量总体变化情况统计表

Table 3 Changes of the training factors during the last three weeks

训练变量赛前3周赛前2周下降幅度赛前1周下降幅度周负荷量(分钟)1327107219.2%78041.2%训练频率(次/周)12118.3%925%周平均强度(RPE)7.06.74.9%6.57.4%

图3 各变量变化趋势图

Figure 3 Changing tendency of the training factors

2.2.1 负荷强度 负荷强度是影响减量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相关研究认为应该在减量训练过程中尽可能保持或稍高于原有负荷强度[10]。Shepley等人[12]比较了连续八周的训练后,三种不同强度的7天减量训练对高水平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影响。三种减量训练分别编为高强度组(负荷强度比初始强度还要大),低强度组和休息组。该研究中的生理适应指标反映高强度组的运动员在减量训练后运动能力反而得到了维持或增加。高强度组的血流量、红细胞含量、静息糖原浓度和柠檬酸合成酶活性、肌肉最大随意收缩力量以及疲劳时间等都有所提高。相比之下,低强度组和休息组在这些指标上表现出较少的改善。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三种减量训练方法中负荷量都有所减少,这可能有助于良好适应的产生。此外,Mujika等人[13]对高强度减量训练与低强度减量训练进行了比较研究。在高强度减量方式中,保持训练的高强度,并在6天的减量训练中逐渐降低75%的负荷量,而在低强度减量方式中,运动员以较低的强度继续进行着大负荷量的训练,最终总负荷降低了50%。结果显示,高强度减量训练后,运动员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生理适应性[13]。后来的一些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即,为了实现最佳适应,减量训练中应该增加或维持负荷强度[10]。对现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也显示维持原有的高强度训练能够显著提升运动表现[1]。并且有研究显示,当负荷强度逐渐降低66%时,可能会对运动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特别是有氧能力[1]。而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调查也清晰地显示,在赛前减量训练降低负荷强度会导致运动表现的显著下降[14],这也进一步凸显了保持负荷强度的重要性。总而言之,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减量训练中应该保持负荷强度。

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全运赛场上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印证了以上研究结果。也就是说,赛前保持高强度训练同样适用于女子摔跤项目。就拿重点运动员孙亚楠来说,她本身实力强劲,在国内赛场具有绝对优势,但是其在全运会赛场所表现出的竞技状态却欠佳,明显不适应比赛节奏。艰难进入决赛后,最终在决赛中失利,屈居亚军。对其赛前减量训练进行分析后,发现其赛前两周出现感冒症状。就此,训练时在强度的保持上打了折扣。而训练强度保持最好的周凤和罗晓娟两名运动员,均在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竞技状态,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实力,最终分获冠、亚军。综上,训练强度的保持,对于比赛的成败至关重要。因此,建议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在今后的赛前减量训练中尽可能保持日常的高强度训练。

2.2.2 负荷量 现有研究文献一致认为在赛前减少负荷量对于促进或保持已获得的身体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Shepley等人的研究表明,在保持高负荷强度的同时,大幅度地减少负荷量可以实现更大的生理适应性[12]。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对于游泳、跑步、自行车、铁人三项、力量训练等项目而言,为了诱导出理想的训练适应或保持现有的竞技能力,减少负荷量是非常有必要的[1]。目前有关最佳减量幅度的研究文献也大都集中在游泳、自行车、中长跑、以及铁人三项等项目上。这些研究使用的减量幅度从50%到90%不等,并建议在赛前减量训练中应该大幅度地减少负荷量以使运动员获得充分的恢复[1]。但Bosquet等人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他的研究中发现根据运动员所从事运动项目的不同,将减量的幅度控制在40%-60%之间可以获得最佳的减量训练效果[14]。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负荷量减少60%以上,则可能会导致训练不足,如果负荷量减少不到20%也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14]。

目前还没有针对女子自由式摔跤赛前减量最佳减量幅度的研究。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在此次减量训练中使周训练总量降低了41%。参考以往的相关研究(40%-60%),本文认为该减量幅度处在较为合理的减量范围之内。但需要注意的是,减量的幅度固然重要,但减量中训练强度、训练频率、训练时间等内在因素的变化方式才是关键。

2.2.3 训练频率 训练频率和训练负荷紧密相关,改变训练频率是改变训练负荷的方式之一[9]。减量训练中,如何安排训练频率也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一些研究认为减少训练频率可能并不会对赛前状态的调整产生益处,但也有研究认为,减少训练频率有利于保持或增强运动能力[1]。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似乎是确定减量训练中训练频率的首要因素。研究表明,中等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可能会受益于将训练频率降低约30%-50%[15]。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而言,训练频率减少30%-50%时,他们的获益可能较少[15]。而当他们的训练频率减少不超过20%时,则可以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15]。这可能是因为高水平运动员经过了长期的训练之后已经有了自己习惯的训练节奏,而赛前大幅度地急剧减少训练频率可能会引起运动员的身体失去对这种负荷节奏的感觉,从而造成减量训练效果不佳[15]。

本研究中的所有队员均为进行了多年系统训练的高水平运动员,而且女子自由式摔跤又是一项对技、战术要求很高的同场对抗类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感觉”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在减量训练中更需要保持一定的训练频率。在14天的赛前减量训练中,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共使训练频率平稳地降低了25%。参考以往的相关研究,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赛前训练频率的降低偏高。此外,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训练频率保持较好的周凤、罗晓娟、杨彬等几名队员在最终的比赛中均较好地发挥出了自己的竞技水平,而因身体状况使训练频率减少较大的运动员却在比赛中没能展现自己完全的实力。虽然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运动员数量相对较少,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训练频率的保持对于女子自由式摔跤项目赛前训练的重要性。因此,建议今后的减量训练中进一步减少训练频率的变化,以使运动员保持良好的训练节奏,以便更好地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到来。

2.3 赛前减量前后血液指标的变化

通过测量和分析各生理生化指标(表4),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教练员更好地诊断运动性疲劳的程度以及机体恢复的情况[16]。

表4 赛前减量训练前后血液指标变化

注:“*”表示与减量训练前有显著性差异。

2.3.1 肌酸激酶、血尿素、血红蛋白的变化 肌酸激酶(CK)是骨骼肌细胞中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它活性的变化可作为评定肌肉承受刺激和骨骼肌微细损伤及其适应与恢复的敏感的生化指标[17]。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通过两周的减量训练之后,CK值由原来的277.2±70.0降低到178.7±77.5,降低幅度达到36%。这一方面说明减量训练后运动员的骨骼肌损伤得到了很好地恢复。另一方面,因为CK值的变化与运动强度有很大的相关性,能够敏感地反应负荷强度对机体的刺激,所以CK值的下降也可能表明减量训练阶段的负荷强度要低于减量训练前。这是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在今后的赛前减量训练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血尿素(BU)是反映机体疲劳程度和评定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标[17]。血尿素的变化与运动训练负荷量的关系较之与运动强度更为密切。血尿素在4-7mmol/L者,表明机体恢复或者适应状况良好[18]。减量训练前,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重点队员的血尿素平均值为6.9±1.1mmol/L,由此可见,当时的负荷量相对较高,运动员机体也处于一定程度的疲劳状态。经过两周的减量训练之后,血尿素降低为5.7±1.3mmol/L,这表明减量训练后运动员的机体恢复状况良好。

血红蛋白(Hb)能够综合反映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血液携带氧的能力,赛前阶段运动员个体血红蛋白相对高低,可以预示运动员身体机能是否完全恢复[2]。女子运动员的血红蛋白含量如果低于110g/L就可以诊断为运动员贫血[2]。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此次减量训练前的血红蛋白(Hb)值为131.1±6.2g/L,减量训练后增加到133.6±3.7,增加幅度为1.9%。由此可见,运动员的身体能够适应赛前以及减量训练中的运动负荷。

2.3.2 睾酮、皮质醇以及二者比值的变化 雄性激素在运动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8],因此测定运动员睾酮值具有重要意义。一般情况下,身体机能良好时,睾酮水平变化不大,而在疲劳或过度训练时睾酮水平则会下降[18]。当睾酮下降幅度达25%以上,并持续不回升,此时教练员应该及时调整训练安排,避免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劳[18]。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经过减量训练后睾酮水平下降7.0%,由原来的47.8±12.4ng/dl降为44.5±6.9ng/dl。赛前减重也许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赛前快速减体重期间,运动员大多会严格限制自己的饮食,机体处于一种严重的负氮平衡状态,合成代谢缺乏必要的物质供给,因此造成睾酮的合成减少[18]。另外,这一现象的产生还可能与负荷强度的变化有关。有研究显示运动员赛前减量调整阶段血睾酮水平的变化与低强度连续训练的安排模式呈负相关,而与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安排模式呈正相关[2]。本次减量训练中,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的负荷强度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也许是造成睾酮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有关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赛前减量阶段睾酮的变化特征,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一般认为皮质醇是代表机体分解快慢的指标[2],如果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则有可能导致过度训练[2]。而皮质醇在10ug/dl以下运动员的机能状态良好[18]。减量训练前运动员的皮质醇平均水平为15.3±6.1ug/dl,这说明当时的训练负荷较大,运动员机体分解代谢较强。经过减量训练以后,运动员的皮质醇水平降低到12.7±5.5ug/dl,降幅达17%。可见,减量训练后运动员的机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恢复。但减量后,皮质醇并没有达到最佳水平,这也可能与赛前降体重有关[18]。物质摄入的减少,使得机体主要靠分解自身组织来维持生命,皮质醇的分泌也因此比较旺盛。

用睾酮与皮质醇比值进行机能评价比单一使用睾酮或皮质醇更加敏感[19]。在赛前调整期后,运动员的疲劳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睾酮与皮质醇比值也会相应地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减量训练之后,虽然运动员的睾酮与皮质醇的比值上升了15%,但是睾酮与皮质醇水平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再进一步观察睾酮的水平,发现睾酮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并且,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尿素等指标均处在相对良好的水平状态。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减量训练后运动员的机能状态有了较大幅度的恢复。

3 结论与建议

辽宁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在全运会赛前的减量训练基本达到了赛前恢复调整的目的,但是训练强度稍有下降,训练频率的降低也稍高。根据以往研究成果以及队员在此次全运会上的表现,建议在今后的减量训练中更好地保持负荷强度和训练频率,而更多地以减少负荷量或训练课时间的方法来实现训练负荷的降低。

猜你喜欢
竞技状态负荷量睾酮
高职院校羽毛球竞技能力保持与专项训练方式
浅谈睾酮逃逸
不同演替阶段马尾松林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及其影响因子
竞技状态“峰谷”模型探索研究①
体育教学运动负荷的调整与控制的探讨
利多卡因负荷量在分娩镇痛中的效果观察
竞技状态理论的中国语义
舞蹈训练负荷对学生机体产生的影响及负荷量安排建议
运动员低血睾酮与营养补充
血睾酮、皮质醇与运动负荷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