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才, 冯成楠, 赵子青
(1.安徽财经大学 城市与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师范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库兹涅茨产业结构理论[1]、霍夫曼系数[2]、钱纳里工业阶段性理论[3]等揭示了产业结构优化作为经济资源合理配置的动力和目标,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4]。而当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不符时,则会阻碍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5]。
产业结构优化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三次产业的规模和比例,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指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三次产业接续替代的演进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区域经济发展初始动能在产业结构上的具体体现,可以通过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等路径来实现[6]。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衡量标准一般采用产业结构有序度指标,分析产业结构有序度对于在产业结构优化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供较有益的改善方向与优化目标[7]。具体应用时,可以通过构建区域产业结构有序度测算模型,测算实际产业结构变量与目标产业结构变量的接近程度加以分析[5]。相对于传统的产业合理化指标,区域产业有序度测算模型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的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实现对系统整体的合理描述和有效预测,已广泛地应用于产业间的关联度及不同区域农业碳排放与产业结构关联度研究中[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动力推进器和充分就业的压舱石,是区域结构中宏微观转换的中枢,也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点、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和城镇化的生力军,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县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整体增长质量。本文以安徽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产业结构有序度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描述安徽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的空间分异,揭示差异化的特征与机制,并提出优化建议,为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安徽省区位条件优越,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发展地区的联结地带、长江经济带与长三角交汇地区,以及“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腹地。境内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属于典型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县域经济特色分明,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研究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8年末,安徽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3万亿元,经济增速达到8%以上,位于全国前列。但受到自身资源禀赋、政策支持、社会差异等制约,与东部发达省份还有一定差距。在县域经济发展上,安徽省在全国百强县和中部百强县所占数量较少,成为制约安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7]。截止到2018年底,安徽省共有61个县(市)域经济单位,占据全省79.3%的国土面积和70.3%的户籍人口,经济总量接近全省一半。但自2014年以来,安徽县域经济平均增速不断放缓,且出现了生产总值和占比双下滑的现象。所以,在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促进县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实现经济动能有序转换,对安徽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促进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对于县域面积广阔的省份也有较强的借鉴价值。
为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所占比重数据均来自2012—2018《安徽省统计年鉴》以及当年各县市统计公报。根据《2017国际统计年鉴》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划分,将人均GDP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折算成美元,以便于和世界平均水平比较。
以人均GDP为标准将安徽省各县市划分为四类,以钱纳里等人倡导的标准产业结构为依据,将世界各地区在不同收入阶段的产业结构的平均值定为三次产业的目标结构,以此作为目标变量,引入产业结构有序度测算模型,测算安徽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对2011—2017年安徽省61个县市的产业结构演化特征进行分析。
2.3.1 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模型 产业结构有序度测算模型是由灰色系统理论发展而来,适用于“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的小样本不确定性系统[8],用来确定实际和目标序列的关联程度。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实际产业结构和目标产业结构的接近程度,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定量指标,通过分析产业结构有序度变化情况,判断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正确与否[9]。
设Xi=(Xi(1),Xi(2),…Xi(n))为产业结构实际向量,令xi(k)=xi(k)-xi(1),k=1,2,,n,称
为Xi的始点零化像。
令
(1)
则称(1)式中ε0i为产业结构向量Xi的有序度。ε0i反映了实际产业结构Xi与目标产业结构X0的接近程度,取值范围在0~1之间,产业结构向量Xi与目标结构向量X0越相似,ε0i越趋近于1。若产业结构向量Xi与目标结构向量X0完全重合时,产业结构向量Xi的有序度ε0i取最大值1,ε0i越接近于1,表示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越合理。
2.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全局空间相关性可以用来对整个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的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常用的指标为Morans’I指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2)
(2)式中:Yi、Yj分别为位置i与j的空间单元属性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本文中采取Rook-阶邻接权重矩阵,S2观测样本值的标准差,Morans’I指数经过方差归一化后的取值范围为-1到1之间:Morans’I大于0时,表示数据呈现空间正相关,其值越大空间相关性越明显,即随着空间分布位置(距离)聚集,相关性逐渐显著;Morans’I小于0时,表示数据呈现空间负相关,其值越小空间差异越大,即随着空间分布位置的离散,相关性反而显著;Morans’I为0表示数据呈现空间随机性。
由于全局空间自相关系数是对空间整体集聚情况的描述,缺少对空间单元异质性的关注,故使用局部空间自相关测度空间单元对邻近单元的正负相关关系,常用检验指标为Local Moran’I指数和LISA集聚图展示,计算公式为
(3)
(3)式中:Ii为观测单元i的观测值与周围观测单元观测值的加权平均的乘积,当对空间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全局Moran’I指数可以分解为Local Moran’I指数之和。如果空间单元同质性较高,则两者差异很小,但整个空间存在异常值时,则Local Moran’I较大的值对全局统计量的影响比较大,因此Local Moran’I指数可以探测空间单元上的异常值和极端值。
在测算安徽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时,首先,按当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将各县市人均生产总值折算成美元,如肥西县2017年人均生产总值为83674元,按当年平均汇率6.5718折算得到人均生产总值为12392.84美元;其次,通过与表1中各国产业结构比较,可以看出肥西县人均生产总值位于高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区间内,取两种收入类型国家的产业结构作为目标产业结构上下限;最后,以人均生产总值为权数,使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两种收入类型国家目标产业结构的加权平均数,即作为肥西县的目标产业结构。
由于12392.84∈[7974,40678],所以加权系数0.864884,取2017年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对应的三次产业比重的加权平均数,得出肥西县目标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6.24∶32.62∶61.226,同理可得到安徽省各县域目标产业结构。
表1 2017年人均GDP与产业结构的国际比较
数据来源:《2017国际统计年鉴》
运用区域产业结构有序度测算模型和确定的安徽省各县(市)目标产业结构,对2011—2017年安徽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有序度进行测度,利用ArcGIS软件抽取2011、2013、2015、2017年4个年份的产业结构有序度数据生成安徽省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分布图。
根据有序度的计算结果,将[0,0.45]定义为低,表示区域产业结构处于不合理的状态,将[0.45,0.65]定义为较低,表示区域三次产业配置合理度处于较低水准,[0.65,0.75]定为中下水准,区域产业结构基本合理,[0.75,0.85]为中上水平,说明区域产业结构处于相对合理水平,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0.85,0.95]定为较高水平,说明当前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图1可以看出,2011至2017年安徽各县(市)产业结构有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说明县域产业结构都处在持续优化的过程中。从有序度均值来看,祁门县、休宁县、黟县的产业结构有序度均值在0.9上下,表明产业结构与当前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有效地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从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上升幅度看,金寨县、石台县、凤阳县、怀远县、萧县、阜南县增长幅度较大,说明通过产业调整政策,县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步提高。蒙城县、涡阳县、怀远县等产业结构有序度上升幅度不明显,表明当人均GDP上升到一定阶段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的边际收益就会逐步递减,也反映了产业结构调整是循序渐进的复杂工程。
图1 2011—2017安徽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分布图
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在2011—2016年都在持续上升,而在2017年有序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分析是由于人均GDP增长较快,使得收入层次上升,第三产业占比不足使得有序度出现下滑。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增速普遍较快,对应的加权系数也随之不断变化,表现为产业结构有序度整体上升但上下波动幅度较大,个别年份存在有序度下降的现象发生。
在安徽县域行政地图基础上,使用GeoDa软件计算2011—2017年安徽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的空间相关系数Moran’I,直观展示安徽省2011—2017年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从表2可以看出,2011—2017年间安徽各县(市)产业有序度Moran’I值都显著为正,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各县(市)Moran’I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特征,基本上在0.15~0.39之间,表明安徽县域产业有序度分布呈现显著的集聚现象。利用Geoda软件绘制2011、2013、2015、2017年4个年份各县(市)产业结构有序度的LISA集聚图(图2),由图2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有序度空间格局不稳定,高-高热点类型县域数量较少,且分布不稳定,除2015年外,主要集中分布在皖南地区的桐城市、祁门县、黟县和宁国市一带,2015年则只有当涂县为热点县域。而低-低冷点类型县域逐渐由皖东北地区向皖西北地区移动,由灵璧县、泗县、五河县、天长市等县域转移至阜南县、界首市,而高-低和低-高类型县域数量少且无明显分布规律。从LISA图还可以看出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热点县域数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皖南地区,皖北地区则缺乏长期稳定发展的热点县域。
表2 安徽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的Moran’I检验
图2 2011—2017安徽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LISA图
依据图1、图2与表3,从产业结构有序度的空间分布上看,产业结构有序度的分布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现象,地理位置临近的县域,其产业结构有序度也相近。人均GDP较高的地区,其产业结构有序度也相对较高,人均GDP较低的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也往往较低。整体来看,安徽省产业结构有序度空间分布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皖南地区和皖中区域县(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基本上地处皖江经济带或合肥都市圈等安徽省内经济隆起带,产业有序度明显高于缺少城市带、都市圈等大城市辐射带动的皖北地区。
从产业结构时序演进方面分析,安徽省多数县(市)的产业结构总体上经历了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步上升,第三产业比重缓慢提升的演变过程,县域产业结构都完成了由“一、二、三均衡发展”到“二、三、一工业主导型的转变”,表现为图1中深色色块的县(市)数量明显增加。县域经济发展逐步由速度型转向为质量型,工业品制造与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县域占据绝大多数。同时第三产业的比重也在逐步提高,持续推进了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依据2012—2018年安徽统计年鉴数据和查阅世界典型收入国家产业结构数据,利用产业结构有序度测算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安徽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安徽县域目标产业结构有序度上升较快,说明现有目标产业结构有序度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正向促进作用。(2)2011至2017年间安徽各县(市)产业结构有序度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2011—2016年各县(市)产业结构有序度都在持续上升,而在2017年大部分县(市)产业结构有序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具体地说,经济欠发达县(市)上升期间速度较快、下滑期间速度也较快,而经济发达县(市)的上升和下降都较平稳。(3)安徽县域产业有序度分布呈现显著的集聚现象。高-高热点类型县域数量较少,且集中在皖南地区,皖北地区则缺乏长期稳定发展的热点县域,低-低冷点类型县域逐渐由皖东北地区向皖西北地区移动,而高-低和低-高类型县域数量少且无明显分布规律。
为推动安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应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立足安徽县域实际,着力安徽县域经济特色、融合、协调、绿色和创新发展,促进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进一步优化。一是坚持特色发展[10]。安徽省地处中部,气候复杂多样,各县(市)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水平和产业基础千差万别,应坚持特色发展道路,以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提高县域产业结构有序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二是突出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是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趋势。突出绿色发展,就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方针,走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道路,构建绿色生态的县域产业体系,推动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提倡养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由注重规模速度转变到发展速度与效率质量并重模式,推进经济发展成果共建共享。三是着力创新发展。创新驱动始终是引领县域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驱动战略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通过进一步体制改革释放创新创业活力。加强高校与县(市)企业之间的合作,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作用,促进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引导企业走技术创新之路,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