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情理论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0-05-29 17:48朱婷
读写算 2020年6期
关键词:共情体验情感

朱婷

摘 要 共情,把心安在他人身上,是一种能深入他人内心世界、了解他人切身感受的能力。共情是对他人情绪的深切关照,对他人世界的深入了解。共情的过程是让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通过个体对他人情感的投射,去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将共情理论运用到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来,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和作品共情,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代入、沉浸阅读、移情体验、共情对话让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 共情;情感;体验;文学作品阅读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6-0141-02

共情,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它是指个体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他人的处境,深入他人内心世界,了解他人的切身感受的能力。情的过程是让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通过个体对他人情感的投射,去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换言之,可以理解为“把心安在他人身上”,从而更好地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并以此进行下一步的心理介入。共情,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分辨他人的情绪;二是感同身受的能力。而它的实施过程也是由一到二,首先要分辨他人的情绪,在分辨他人的情绪之外,抛开自我进入到他人的世界去揣测他人的感受。在一定意义上,共情的情绪体验更加客观,它既能让我们做到与他人感同身受,又能通过共情对他人的情绪进行较为客观的认知、理解和分析。

一、共情与文学作品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对初中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要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等。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实质上就是学生主体与文本进行交流和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共情,进行情感代入、沉浸阅读、移情体验、共情对话,可以更加深入去了解文本作者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加形象去走进文本,更加高效地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去把握文本的内容,感悟文本的情感,领悟文本的深刻内涵。

作为阅读教学施教者的教师,通过共情,一方面实现教师自己与文本作者、文本内容的共情,一方面做到教师自己与学生的共情,由此创造出能够更加切合学生共情体验的文本阅读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运用共情理论去和文本进行全面的对话,让学生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文本的理解当中,并在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中去逐步形成自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另外,共情的实施也决定了教学双方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教师在共情情境的设置、共情话题的选择,以及学生共情反应等各方面都要与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由此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和谐、更具魅力的积极的课堂师生关系体系。

二、共情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一)情感代入,激发共情体验。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离不开对作者的了解和感知。《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阅读文学作品要对作者的思想、作者的经历以及作者的创作起因等进行有效的把握。具体到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开始前,通过教师自我对作者的情感投射、文本共情理解等设置好适应学生学情和教学过程的共情情境,通过背景材料分析、作者介绍,和作者相关的小故事、相关的诗作、画作,以及相关的微视频等,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代入,激发学生进行共情体验。

(二)沉浸阅读,深入共情探究。阅读教学必须关注文本,学生对文本的认知、感受、体验才是阅读的关键所在。沉浸式阅读可以让学生完全投入到文本当中而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扰,这样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更好地与作者心灵相通,完全投入到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去,集中注意力去深入探究和理解文本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因素,把自我代入到文本当中去,并能够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思考和感悟,与文本中的形象融为一体。这种情感的沉浸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去体会文本形象的内心世界,感受文本形象的思想特点,领会文本形象的情感变化,由此对文本形象达到更加深入和真切实际的理解把握。例如,在讲授《孤独之旅》时,学生通过沉浸阅读,置身于杜小康所处的生活实际当中,学生个体和文本形象杜小康进行融合,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对文本形象进行体验和感受,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杜小康的心理变化过程,也就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杜小康这一人物形象。沉浸式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沉浸环境的营造,可以配一段舒缓的轻音乐,或者和学生一起构建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等。

(三)移情体验,升华共情领悟。《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其中“以意逆志”就是“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用自己的心灵去追寻诗人心灵的踪迹,明了诗人之用心所在,而不是一味地拘泥于字面之意义。而深入去理解诗人之志的最贴切方法就是移情。在文学作品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移情体验,进行对文本内容的深入分析探讨、情境角色扮演等把个人投射到文本内容当中去共情感悟。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对文本形象进行移情体验,也对作者情感、作品的内容、文本的主题等进行移情体验。通过对文本形象和作者情感的移情体验,和文本形象产生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个人感悟,和文本内涵产生情感共鸣,形成更加深入的文本领悟。例如,在讲授《故乡》时,通过移情体验,情感共鸣,学生对闰土和祥林嫂的角色就会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而又客观的认识,对文本的深层次内涵理解也在此过程中更加深刻。

(四)共情对话,注重生成。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一个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文本、教师和学生的对话的过程。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可以理解为情感投入和移情体验,即要沉浸其中去感受和体验文本。但对于文本的理解还需要能够做到“出乎其外”,即能够超出情感体验之外对作品进行更加清晰合理的认识和评价。

共情对话,让学生以文本阅读者的身份再次和作者、文本形成对话,让学生和教师在互动教学中形成共情对话、情感的共鸣和传递、共情的交流。例如,教师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的最后环节,设置共情对话“如果菲利普夫妇没有在船上遇到于勒”“如果于勒衣锦还乡”,让学生跳出文本之外进行共情对话,学生对文本内涵的把握更加清晰和深刻,同时对文本传递出的审美情感、对文章的审美评价也更加客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有所影响。而在师生互动教学中的师生共情对话,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明确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审美体验,从而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将共情理论引入到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通过情感代入、沉浸阅读、移情体验和共情对话,可以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上更加深入全面,可以让文学作品阅读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高效。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016.6重印)

[2]南怀瑾.南怀瑾选集孟子与万章[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共情体验情感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情感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台上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