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式混龄教育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2020-05-29 01:36许红艳
知识文库 2020年8期
关键词:同伴学会游戏

许红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21世纪教育目标为“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中学会共处,包含学会与人交往,尊重多元文化,学会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所谓“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合作体现在一日生活之中,如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一个懂得合作的孩子成人后会很快适应工作岗位并发挥积极作用,反之将会产生很多困难并且无所适从。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我们对全园12个混龄班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1 幼儿合作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1.1现状表现

通过对全园12个混龄班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观察,我们发现: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的小太阳,所以多数孩子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对抗、攻击等性格特征。他们既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不会协商,不会分工与交流,游戏过程中发生矛盾时常以告状或攻击性行为来解决,遇到困難往往求助老师而不知从同伴那里寻求帮助,同伴遇到困难时也没有意识去协助解决。

1.2原因分析

引起幼儿合作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幼儿先天素质和自身心理的发展、家庭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

1.2.1社会因素

我国现阶段的幼儿大多是在家中享有特殊地位的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经验,很少体验到合作行为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当前在幼儿同伴交往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

1.2.2家庭因素

父母不当的教养态度与方法,如过分保护、溺爱、粗暴、冷漠等都会对幼儿今后与人交往合作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心理问题。

2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混龄教育是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将年龄在3-6岁学前儿童编排在一个相对大的环境里共同学习、生活、游戏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混龄班倡导“以大带小”的管理模式,让年长幼儿获得“领导”和“示范”的机会,使他们的技能得到锻炼,促进他们社会性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年幼幼儿学习和模仿的机会。最新研究表明,同龄幼儿在一起易产生攻击性行为,而异龄幼儿在一起活动时,年长的幼儿由于荣誉感、竞争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作用,会表现出比较高水平的自觉性和意志行为,逐渐学会协调自己与他人的不同认识,学会理解和帮助他人。

我园借鉴依霖幼儿园的“一家人”混龄教育开展家庭式混龄教育模式,把每个混龄班分为一个个小家庭,每个家庭由三个年龄段幼儿组成,我们称他们为老大、老二、老三。在近似家庭的生活环境中,幼儿像兄弟姐妹般的生活在一起,大年龄幼儿学习更专注,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会被年幼者重复,从而督促自己要为年幼者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小年龄幼儿一方面享受照顾一方面模仿大年龄幼儿去达成各种要求,在指导和关心下愉快成长。因为有了“一家人”的概念,幼儿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定位,人性自然转移,好像找到了依靠,家庭成员自然而然就会互相帮衬、共同游戏和交流。家庭式混龄班既是小社会,又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大环境。幼儿的差异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幼儿从最初的“被照顾者”发展到“照顾别人”,从一个“弱者”努力地学习“强者”,最终发展成为“强者”,在混龄的家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成长。在家庭式混龄教育中,独生子女的自私、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交往能力低等不良行为和性格得到了纠正,提高了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2.1引导幼儿萌发合作意识

在混龄教育活动中,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玩耍,增强了群体互动的复杂性和层次性,与异龄同伴交往带来的角色、心理体验和沟通方式的变化对幼儿提出了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以前是弟弟妹妹的,现在可能就成了哥哥姐姐,这样幼儿的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促进他们不断适应和接受新的角色。这种较为复杂的动态小型“社会环境”,为幼儿情感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源泉。

2.1.1故事引导

大班幼儿先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是如何进行合作的,带领弟弟妹妹一起模仿童话故事中的角色行为,从而将童话中的情感体验移植到自己的生活中,体会合作后的成功感和愉快感

2.1.2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教师主动帮着分发、摆放材料;保育员搞卫生时,教师帮着擦玻璃、抬桌子,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给与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会促使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2.2激发幼儿产生合作欲望

混龄教育中,幼儿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互相作用中实现的,是在与周围的人特别是异龄伙伴的交往中互相学习,掌握社会规范,从而提高交往、合作技能,发展社会情感的。

2.2.1为幼儿创造合作机会

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拓展与同伴合作的空间,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会合作。 比如,在感官教育时,通过引导幼儿与幼儿间的共同商量, 相互配合合作,利用粉红塔、棕色梯建构房子, 制作“回”字, 制作高塔等;在搭建建筑物的活动中要求幼儿每一组搭建一个建筑物 , 最后全班组合成一个小花园等;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共同抬桌子活动、互系扣子活动、共卷工作毯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合作的机会。通过相互合作,让幼儿感受合作带来的快乐。

2.2.2营造一个合作生活、学习的环境氛围

我们在混龄班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合作群体,要求在生活、学习活动中,老大、老二、老三互相照料、互相监督 , 促使混龄班幼儿在不断的交往中产生合作行为,增强合作意识,强化合作精神。如在日常活动中,每天有一个家庭为全班幼儿准备加餐水果,家庭中的三位成员老大负责切,老二负责洗,老三负责装盘,三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区域活动中,一百板的操作一个人完成需要很长时间,一人整理数字,一人把数字分类,一人完成排序,三人合作不仅提高效率而且互相学习;户外搭建游戏中,三个人商讨方案,准备材料,合作完成。

2.3引导幼儿掌握合作方法

2.3.1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

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进行蒙氏工作、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等。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引发合作行为的产生。

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着许多培养幼儿合作意识的机会。语言教育中,可以与同伴一起讲述故事、续编故事、表演故事;数学教育中,可以让幼儿相互交换材料、相互检查、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例如邮票游戏、金色串珠、数棒合作、投塞子、写数字等活动中,都是有利于幼儿合作的。就拿金色串珠来说,幼儿之间相互合作摆串珠,然后一起填写。文化教育中可以通过合作操场操场从V进行拼图,三段卡对应等;美术活动中可共同创作连环画或艺术作品等。 模拟

生活活动中交往合作机会更多。值日生是幼儿为班级服务的一种形式,为了让每个幼儿都有锻炼的机会,我园各班根据幼儿能力,以两个混龄家庭为一组开展值日生工作,刚开始时,常发生争抬桌子、抢发勺子、筷子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把值日生工作做好。讨论中大家明白了,按各自能力分工合作可以使值日生工作有条理,而且做得又快又好。从此,争抢的现象明显减少,轮到哪组幼儿值日时,幼儿能按照协商好的办法,分头去做。值日生工作让幼儿养成了劳动习惯和责任感,更让幼儿学会了合作。又如幼儿午睡起床时,床挨床,地方小,孩子们常为谁先叠被子而发生争吵,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让幼儿自己讨论“怎样做才能使我们的被子叠得又快又好?”讨论中孩子们说:“应该互相谦让”,“两个人一起叠,互相帮助”等。后来,因叠被子而发生争吵的现象不见了。

区域游戏中,在使用材料的初期,孩子互不熟悉,有时会出现不知如何使用、盲目争抢等负面行为。而在家庭式的结伴模式中,因为彼此认可,孩子们常常会采用“大孩子攻坚、小孩子搬运”的合作方式来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发现,小龄幼儿更喜欢生活区的活动,大龄幼儿更喜欢探索性的活动。教师要引导孩子们变争抢为交换、变占有为分享、伸手之前先商量、好办法大家试、有困难来帮忙……幼儿的合作水平自然会日渐提升,合作的策略也会越攒越多。

2.3.2及时肯定幼儿的合作行为

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不合作现象和行为给予恰当的引导,发现幼儿的合作行为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赞扬。如启航班的几何镶嵌板工作中,老大笑笑和老二微微两人合作蒙眼拿镶嵌板,老三甜甜告诉老师, 他也想去玩,老师引导甜甜去问哥哥姐姐愿意不愿意和他一起工作,笑笑和微微同意后,三人进行合作,两人变换图形位置,一人来找图形,他们合作得非常开心。在蒙氏教室中,任何教具、学具幼儿都可以拿,但不会出现争抢的现象,因为我们要求一个工作完成后才可以去拿新的工作,这样可以使幼儿知道相互谦让、轮流、共同使用教具的好处; 又如鼓励老大主动帮助老二老三,做他们的小老师, 这样幼儿之间就出现了交往、合作;引导幼儿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个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如区域活动时让孩子在操作过程中相互交换材料;户外活动组织各种如翻花绳、炒黄豆等民间游戏;艺术活动中合作歌舞表演、绘画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去尝试合作。

幼儿的合作能力就这样在活动、游戏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教师引导的话语、赞许的目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舞,会使幼儿更自觉地做出合作的行为。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帮助他们获得情感上的体验,让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知道怎样合作。

2.4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

家庭环境对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家人的言行举止无论对错,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我园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的形式向家长介绍合作的意义,如合作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好处,对于孩子的成长和今后的发展会有那些影响和帮助。其次,让家长尽量多给孩子创造与小伙伴在一起玩耍、游戏的机会,讓孩子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体验矛盾冲突和协商解决冲突的感受。我们还向家长提供了一些亲子合作的游戏方案来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建议家长不要吝啬对孩子进行赞扬、鼓励,幼儿得到家长的肯定、赞扬时,在情绪上产生快感,心理上得到满足,精神上得到鼓励,从而增强自尊、自信和上进心。

总之,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适时地进行合作教育,掌握简单的合作技能,将为今后合作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对家庭式混龄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探究,我们发现幼儿在合作能力方面有显著提高,能主动与同伴分享玩具,攻击行为明显减少,告状的情况下降,能学着去控制自己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共同遵守活动规则,在交流中协商解决问题,合作能力及集体责任感得到了增强。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第三幼儿园)

猜你喜欢
同伴学会游戏
学会分享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落地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